天天看點

皇帝簡史(62)北魏孝明帝——3歲登基一世傀儡,末世皇帝之殇

作者:映像思維
皇帝簡史(62)北魏孝明帝——3歲登基一世傀儡,末世皇帝之殇

姓名:元诩,5歲登基的幼帝,北魏開始全面衰落

生卒時間:510年―528年,年僅18歲;

在位時間:515年―528年,壽命不長,卻做了13年的皇帝;

出身:宣武帝元恪的第二個兒子,長子夭折,三歲就被立為太子。

如何上位:太子身份繼承皇位

如何死的:被母親下毒後身亡,皇帝也沒辦法完全保證自己的安全;

帝号含義:谥号孝明皇帝,廟号肅宗,一個被母親毒死的皇帝,竟然被谥以“孝”字,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年号含義:熙平、神龜、正光、孝昌、武泰,這些年号基本都是其母親胡太後意思,以期望和所謂的祥瑞為名。

主要輔政大臣:元叉、元雍、元澄,主要是元氏宗親子弟為主,主要還是因為其年幼登基,這些都是輔助大臣,是以未見漢族官員。進而也可以看出,經過其父宣武帝一朝統治,漢人官員已經開始失勢,王朝開始沒落。

生平:

元诩是北魏的第九位皇帝,從北方胡人政權的曆史來看,這是比較長壽的政權。主要是得益于鮮卑的一部分勢力當時有效的控制的北方草原大部,能經常打擊和驅逐草原霸主柔然,讓其無法騷擾中原。而這個政權的中心卻放在了中原,甚至成功遷都洛陽,能對中原地區實施有效的統治。在這種兩方面都能照顧、管理到的模式下,這個政權是延續了較長時間。其最後失控沒落,還是因為北方的鮮卑舊勢力不滿政權中心的利益配置設定,起兵造反,進而導緻王朝分裂和覆沒。

年幼登基:

元诩5歲登基,18歲就被殺,皇帝被殺也顯示王朝已經很混亂,中央政權和軍事已經處于失控的狀态了。這麼年輕登基、年輕被殺,基本沒有做出什麼政策,對王朝和曆史産生有效的影響。是以,對于元诩這位被谥為“孝明皇帝”的皇帝,隻能從其生平進行了解和叙述。

太後的來曆:

510年,元诩出生,母親叫胡仙真,具體名字也沒有确定的說法。對于這個胡氏母親的年輕時的經曆也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說胡仙真年輕聰明好學,之後出家為尼姑;而當時的皇帝元恪又是一個非常虔誠的佛教徒,不但大力支援佛教發展、建寺廟,還經常邀請高僧到皇宮講經。而這個胡尼姑因精通佛法,多次被邀請給元恪講經。而且還因為天生麗質,被元恪看上,成為元恪後宮佳麗之一,地位不高,連妃子都算不上。

另一說是胡仙真的姑姑是尼姑,經常入宮講經,經過姑姑的介紹胡仙真最後加入宮中,為“承華世婦”,地位并不高。隻是元恪所有之前生的兒子都夭折,這個元诩出生後,幸運的存活了下來。這是才被封為“充華”,位于後宮妃子的中等地位,直到其封為太子後,被封為貴妃。

512年,年僅2歲多的元诩因其父怠政,被封為太子,以庶出的身份、唯一的兒子的身份确定為皇帝的繼承人。因為有大臣力谏,而且元恪已經明确要廢除子貴母死的陋習,是以胡仙真沒有因為兒子被封為太子而處死。

瘋狂的太後:

515年,元恪逝世,5歲的元诩以太子之位登上帝位。元恪的皇後高氏被封為太後,生母胡仙真被封為太妃。沒多久,胡太妃就逼高太後出家為尼,然後自立為太後。從此胡太後開始垂簾聽政,走上幹政的道路。

接下來的時間,基本就是胡太後胡搞亂搞的時間。這種行徑的太後,估計在曆史上也是少有。她作為佛教的狂熱支援者,先是在京城大建寺廟。據說在其主政期間,單洛陽就一千三百多座寺廟,她捐建的一座,最高的佛塔高達90米,可以府覽全城。裡面有幾千的僧侶。全國僧侶200多萬,寺廟三萬多座。和現代的佛國印度、泰國都有過之而不及。

皇帝簡史(62)北魏孝明帝——3歲登基一世傀儡,末世皇帝之殇

然後就是排斥權臣,将輔助大臣元雍、元澄等都一一除掉。開始其一人獨霸政權的時代。獨霸政權都還是小事,最胡搞的是,她不但養面首,和相貌英俊的臣子私通亂搞;而且還引發全國的奢侈之風。有些大臣可以養幾百歌女、幾千奴才,一頓飯可以花費幾百萬錢。胡太後甚至荒唐到打開國庫,任其身邊支援她的王公、妃嫔、公主自由搬走,能搬多少就搬多少,導緻朝廷庫藏空虛。這種瘋狂,估計也是幾代富貴的人家,不知人間疾苦的人才能做的出來。因為所有的國家、财富、政治、社會的概念都統統沒有,有的隻是如何不被人束縛,然後自由行事的概念。

六鎮起義:

524年,元诩14歲,北魏最大的動亂發生。原來防備北方草原霸主柔然的北方軍事六鎮,也是鮮卑軍事貴族的根本,因不滿朝廷長期冷落軍人,糧饷供應不足、而且軍鎮的各個“鎮将”貪腐成風,不顧軍人死活,是以殺将造反。進而引發所謂“六鎮起義”,也就是六個軍鎮都起兵造反,有些是将領帶領的,有些是下面的軍人殺将造反的。

這是一場直接動搖北魏根基的動亂,而且還引發一連串的問題。先是軍鎮造反,也就是北魏最重要的軍事力量造反,朝廷根本無力平叛。最後需要靠原來的死對頭柔然的大漢,率領十萬草原騎兵才平定了叛亂。

皇帝簡史(62)北魏孝明帝——3歲登基一世傀儡,末世皇帝之殇

平定鮮卑内部的六鎮起義後,投降的兵民高達二十多萬,朝廷無力安撫,隻能将其安置在河南一帶。第二年又恰逢天災,糧食歉收,是以這些兵民再次造反,而且波及整個河南及周邊多個地區。朝廷再次陷入巨大的動蕩之中。平叛幾乎成為唯一的重要事情。

在這個過程中,幾乎每個朝代都會發生的事情也按例發生,那就是朝廷無力平定叛亂時,勢必會放權地方,讓各地自行組織軍事力量平叛,軍閥崛起就是必然。是以,後來北魏滅亡的關鍵軍閥勢力,爾朱榮及其家族子弟十幾人,就在這個過程中成長為北魏最大的軍閥勢力的。

滅族的爾朱榮:

在天下動蕩不堪的時候,洛陽還算太平,胡太後及大臣們的瘋狂奢靡生活也在繼續。元诩的一個妃子生了一個女兒,但胡太後為了以後鞏固權力的需要,竟然宣稱這是皇子,是要立為太子的。這時候元诩才明白,這個母親是多麼的不靠譜。對權力的迷戀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了。是以決定要聯合一個叫爾朱榮的軍閥,用武力收回權力,除掉太後。

可惜這個謀劃在聯系過程中又是因為洩密而導緻失敗,胡太後先下手為強,派人直接将元诩毒死。這一年,元诩才18歲。就這樣糊裡糊塗的結束了皇帝的一生,作為一個皇帝,這樣的結局,這樣的人生,并不罕見,但确實是太沒有意義。比普通人的一生也不見得好。

之後這個胡太後就真的将元诩的女兒慌稱皇子,然後擁立為帝,沒多久又殺死這個女孩,另立一個元氏子弟元钊為帝。到這裡,胡太後的惡行和毒死元诩的陰謀才被天下人懷疑和所知。是以,元诩原本想要聯絡的軍閥爾朱榮慌稱奉元诩之遺命,帶兵進攻洛陽,讨伐胡太後,還政元氏子孫。攻破洛陽後,爾朱榮大肆屠殺,将元氏皇族子孫兩千多人殺死,将胡太後、幼帝兩人沉黃河而死。史稱“河陰之變”。

最可怕的是,這個胡太後是北魏第一個兒子被立為太子後沒有被處死的太後,可見,鮮卑胡人“子貴母死”的規矩還是有一定的隐患的。胡太後的種種行為,确實加快了北魏的滅亡。

之後,爾朱榮作為權臣,因為朝中各大勢力不支援,他不敢自己稱帝,隻能擁立另外一個元氏子弟元子攸即位,是為孝莊帝。在位僅兩年,就在爾朱榮狂妄自大的情況将他引誘至宮中殺死。軍閥頭子被殺後,他的勢力卻沒有被清楚,之後,北魏又在陷入動蕩之中,各地的爾朱家的子弟紛紛帶兵造反,元子攸在殺死爾朱榮三個月後就被爾朱榮的弟弟爾朱兆帶兵攻破洛陽,俘虜北上,并将其缢殺于晉陽三級佛寺,年僅二十四。

之後,北方亂世全面開啟,各地軍閥不斷擁立元氏旁支子孫為帝。沒過幾年,一個原是爾朱榮的手下高歡的次子高洋成功篡得北魏的皇位,奪得北方控制權,建立北齊。北魏從此滅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