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上最有血性的傀儡皇帝死前隻說十四字,可敬而可歎,下場極凄慘

在中國封建社會史上,存在過的傀儡皇帝不計其數。強勢集團的淫威,逆賊奸臣的操控,讓“九五之尊”徹底淪為被人利用的統治工具,成為政治舞台上被迫表演的玩偶。前台的風光不再,背景的忍辱偷生。他們的人生結局各色各異,卻都有着悲慘的相同點:沒有哪個人甘願成為他人傀儡,更不願自己遭人控制。

史上最有血性的傀儡皇帝死前隻說十四字,可敬而可歎,下場極凄慘

北魏帝國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第一個王朝,是漢化的鮮卑族在北方建立的政權,堪稱中國曆史上一個偉大的時代。然而,任何一個王朝似乎都逃脫不掉盛極而衰的曆史規律,而北魏帝國自然也并不例外。公元398年,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時,為了避免外戚幹政緻使國家衰亡,而實施了一種“立子殺母”的殘酷皇位繼承制度。後宮中的嫔妃隻要誕下皇子,并被立為太子時便要被處死,以此舉來避免母以子貴、擅權幹政的情況發生。這種看似不甚人道的制度一直延續一百餘年,直到北魏宣武帝元恪駕崩時,卻并沒有賜死太子元诩的母親胡太後。豈料,正是宣武帝這一“善舉”,卻恰恰給北魏帝國招來一場巨大的災劫。公元528年,在北魏帝國首都洛陽,胡太後為了能長期把持國家權力,竟狠心地毒死了親生兒子孝明帝元诩。随後,她便另立3歲的元钊為帝。駐紮在太原的柱國大将軍爾朱榮素來便有政治野心,便以為孝明帝報仇為借口趁機發難,率領大軍一路南下,向都城洛陽步步緊逼。

史上最有血性的傀儡皇帝死前隻說十四字,可敬而可歎,下場極凄慘

爾朱榮兵向京師,欲謀廢立之事,便擁立孝明帝元诩的堂叔元子攸為君,是為孝莊帝。不久,洛陽便陷落于爾朱榮大軍之手,而胡太後和她剛剛擁立的小皇帝元钊一起,都被爾朱榮裝進竹籠,投進黃河中溺死。而爾朱榮更是以到城外迎接新皇帝元子攸為名,将北魏百官全都誘到黃河邊,再驅使騎兵大開殺戒。至此,北魏兩千餘名文武官員和皇室貴族皆被其屠戮殆盡,這便是史上著名的“河陰之變”。随後,爾朱榮本想自立為帝,但一方面要穩定人心,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自己羽翼尚未豐滿,便正式迎接元子攸入洛陽登基,改元建義。就這樣,爾朱榮和他控制的傀儡皇帝元子攸,一個大權獨攬、橫行朝野,而另一個則不甘受制、欲圖自主,兩人間的沖突日漸尖銳而鋒利。曆史告訴我們,暗鬥遠比明争更加可怕,而心勁的較量也遠較劍拔弩張的對峙更加兇險。

史上最有血性的傀儡皇帝死前隻說十四字,可敬而可歎,下場極凄慘

雙方沖突的徹底激化是源于一次普通的人事變動,而這次正面交鋒也鮮活地展現出孝莊帝的強硬個性。爾朱榮控制了北魏朝政,能随心所欲地自由安插心腹到朝中做官。然而,在變動河南諸洲的官員時,他名義上的頂頭上司孝莊帝卻堅決沒答應。對此,爾朱榮的爪牙元天穆曾對孝莊帝說道:“既然柱國大将軍護國時曾立有大功,就算是換遍天下的官員,恐怕陛下也不敢違背他的意思,卻為何這幾人偏偏不用?”元天穆說這話時語氣傲慢、意帶威脅,竟根本就沒把孝莊帝這位“九五之尊”當一回事。孝莊帝的脾氣也是耿直而倔強,聞言便立即反唇相譏道:“柱國大将軍要是不想當臣子了,我這個皇帝也可以取而代之。但若是還想當臣子,便沒有換遍天下百官的道理,這事不用再說了!”面對爾朱榮及其爪牙的咄咄逼人,孝莊帝雖然内心激憤卻又無計可施。但是,年輕氣盛的他卻并沒有苟且偷安,而是很快便痛下決心,召見中書舍人溫子升,告知即刻将除掉爾朱榮之事。孝莊帝欲效仿東漢朝廷剪除奸賊董卓之事,便詳細向溫子升詢問其中經過。待溫子升一五一十地禀明經過後,孝莊帝終于按耐不住,發出了“甯為高貴鄉公死,不為常道鄉公生”的豪邁呐喊。

史上最有血性的傀儡皇帝死前隻說十四字,可敬而可歎,下場極凄慘

這位傀儡皇帝的話裡提到了兩個人,卻偏偏都是史上出名的傀儡皇帝。高貴鄉公指的是魏文帝曹丕的孫子曹髦,年僅20歲的他不甘受司馬昭的宰割,竟不惜以卵擊石、發兵突襲。最終雖死于成濟之手,卻敗亡得轟轟烈烈,無愧于曹魏祖先的英靈。而常道鄉公則是指曹髦之後的傀儡皇帝曹奂,他十五歲時便成為司馬家的傀儡,二十歲便已退位。其一生都對司馬家唯唯諾諾,緻使自家的江山淪陷于賊手,卻錦衣玉食、無憂無慮地一直活到57歲。通過孝莊帝這擲地有聲的兩句話,便讓一個高大的血性男兒形象躍然紙上。這是一位甯可像男人一樣死去,也不願像豬狗一樣委曲求存的傀儡皇帝,可敬而可歎。至此,他一面麻痹爾朱榮,打消他的警惕性。而另一面則加緊部署,以皇後生子為借口,請爾朱榮這位外祖父入宮探望,并事先将一柄利刃藏于膝下,終于親手殺死了逆臣爾朱榮及其爪牙元天穆。不幸的是,孝莊帝最終卻還是被爾朱榮的從子爾朱兆勒死,死時隻有二十四歲,在位也才三年時間。但是,他的氣節卻令人拍手稱道,堪稱史上最有血性的一位傀儡皇帝。

史上最有血性的傀儡皇帝死前隻說十四字,可敬而可歎,下場極凄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