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官員早朝前為何不吃早飯,而是統一含片人參?這是為何?難道是潛規則嗎

衆所周知,古代的官員是需要上早朝的,和皇帝一起商讨國家大事。若是沒什麼大事,很快就能退朝,若是有要緊的事情需要讨論,那就需要很長時間,是以退朝也沒有固定的時間。清朝官員都不吃早飯,上朝時間長了,也會撐不下去,不過官員們都會統一含片人參,這是為何?難道這是潛規則嗎?

清朝官員早朝前為何不吃早飯,而是統一含片人參?這是為何?難道是潛規則嗎

原來清朝規定的正常的上朝時間是早上5點到早上7點,但是作為絕大多數大臣來說,你以為他們可以四點半爬起來,然後做個地鐵五點鐘踩點來上班嗎?這是要殺頭的!

清朝官員早朝前為何不吃早飯,而是統一含片人參?這是為何?難道是潛規則嗎

首先是清朝的朝會制度。

清朝皇帝并不是天天上朝,是以官員們也并非天天開會,上朝的周期大概為10天一次。當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例外,這三位皇帝要求臣子天天上朝。而在上朝時,也并非所有官員都有資格觐見,隻有京官、三品以上的大臣,才有資格進殿奏事。

這麼早吃下早餐,又還要在朝堂裡等上兩個小時,這時候估計和晚上吃的東西一起都差不多消化完了,等到康熙還是乾隆開會開了兩個小時,還津津有味要繼續開下去的時候,你突然舉起手來說:報告大王,我要去出恭!

清朝官員早朝前為何不吃早飯,而是統一含片人參?這是為何?難道是潛規則嗎

這是什麼畫風啊?首先估計是其他大臣一個個忍着笑又忍不住笑,然後就是康熙大吼一聲:“拉下去,砍了!”就算是你忍住了不去出恭,萬一在朝堂上沒憋住放了個屁,那也是“大不敬”啊,誅九族的罪名!

是以考慮到這些因素,這些辛勤的大臣們索性就不吃早餐了,早餐可以一頓不吃,腦袋要是被砍了,那可就沒了。于是他們幹脆一個個餓着肚子去上朝。

清朝官員早朝前為何不吃早飯,而是統一含片人參?這是為何?難道是潛規則嗎

很多大臣為了上朝都是淩晨從家裡出發,一路車馬勞頓。到達宮門後,還要等皇帝兩三個小時。好不容易挨到上朝,還不一定幾點能下班。這般折騰,即使鐵打的身子也受不了。而且他們為了不在朝堂失儀都不吃早飯,是以為了能夠有充足的體力堅持到下朝,他們便口含人參片。皇帝雖然知道了此事,但考慮到朝臣的辛苦,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看不見了。由此可見,古代在京城當官有多不容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