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傅雷:曾無比深情地給兒子寫家書,自盡前卻悲歎兒子是“叛徒”傅雷、傅聰和《傅雷家書》的故事入籍英國,傅雷夫婦飽受折磨後說出生了個叛徒

作者:史大顆

很多人國小和國中的時候,都會學到一個人的文章,那就是傅雷的《傅雷家書》,裡面包含了一位作家對孩子的期望和忠貞愛國的教育,原本這樣一個文學家是一定會受到人民尊重的,但是沒想到傅雷最後卻自盡了。

1966年9月,上海的一個保姆報警了,她說她家的男女主人分别自殺。

警察趕到後提驗證物發現,這兩個人就是傅雷和夫人朱梅馥,兩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卻做到了同年同月同日死。

傅雷:曾無比深情地給兒子寫家書,自盡前卻悲歎兒子是“叛徒”傅雷、傅聰和《傅雷家書》的故事入籍英國,傅雷夫婦飽受折磨後說出生了個叛徒

根據保姆交代,昨天晚上兩個主人還交代了她一些事情,比如說明天的菜不要買得太多,還讓她早一點休息,但是第二天起來叫他們起床的時候卻……

說到這裡保姆幾度哽咽,她回憶道:傅雷先生和夫人都是很好的人,不知道為什麼會想不開。

其實,在保姆的心中應該一直有一個答案,因為前不久傅雷先生回到家中後大發雷霆:音樂學院要來砸,砸就讓他們砸,打不了兩條命!

那一年開始,傅雷就遭到了數之不盡的批鬥,由于他身份和地位再加上遠在國外的兒子傅聰,那些自以為正義的人拿着莫須有的罪名逼他下跪,這對于一個有着铮铮傲骨的作家來說是緻命的侮辱。

但今天我們不談傅雷的死,我們着重談談傅雷和兒子的關系。傅雷生前曾無比深情地給兒子傅聰寫家書,自盡前卻悲歎兒子是“叛徒”,這是怎麼回事呢?

傅雷是我國現代享負盛名的文學家和翻譯家之一,在他的作品裡面涵蓋了無數名家的經典之作,羅曼羅蘭、巴爾紮克都是他生命中的過客,可以說他把全世界優秀的作品帶到了中國,帶給了中國的青年。

1934年,傅雷和妻子朱梅馥總算是孕育了愛情的結晶,随着呱呱墜地,傅聰來到了這個世界,開始了他不一般的人生。很快傅聰就長到了四五歲,細心的傅雷很快發現自己的這個孩子似乎對音樂具有極大的興趣,他很開心,因為音樂可以澆灌一個人的心田,幫助人快速成長和完善自己的人格。

傅雷:曾無比深情地給兒子寫家書,自盡前卻悲歎兒子是“叛徒”傅雷、傅聰和《傅雷家書》的故事入籍英國,傅雷夫婦飽受折磨後說出生了個叛徒

到了七歲,傅雷終于做出決定要讓傅聰學習鋼琴,過了一年傅雷就把傅聰從學校接到了家裡,開始自己的教育。

鋼琴對于年幼的傅聰來說并不是主要學習的東西,隻不過是傅雷嫌棄學校的教育太過于落後,是以讓孩子回家把文化和藝術一起結合學習。

傅雷擔任的是慈父和國文老師的角色,他把中國古代傳統的四書五經和一些經典著作當中有趣的寓言、警句單獨拿出來,結合生活講解給傅聰聽,培養他的國文功底,之後又給他欣賞古代詩人傑出的詩詞作品,培養了他的詩詞人生。

其他的英語、數學和鋼琴就到外面花重金請老師來教導他,可以說當時傅聰接受到的教育絕對是全國獨一份的,就連他平時的考試、作業都是傅雷親自設計好的,是以這樣情況下成長起來的傅聰必然是一位優秀的孩子。

傅雷:曾無比深情地給兒子寫家書,自盡前卻悲歎兒子是“叛徒”傅雷、傅聰和《傅雷家書》的故事入籍英國,傅雷夫婦飽受折磨後說出生了個叛徒

青幼年的時候傅聰對音樂還是不溫不火的狀态,真正讓他走上職業音樂道路的是1953年,那一次他獲得了一個選拔的機會,而選拔出來的孩子就可以代表中國去到羅馬尼亞參加“聯歡節”的鋼琴比賽,很顯然服從成功了。

一炮而紅後,傅聰被重點培養,在第二年就前往了波蘭繼續參加比賽,經過一段時間的特别備戰後,傅聰一舉斬獲了“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的第三名,為了更好的職業發展,傅聰就開始留在了波蘭求學,但是這卻成為了最終害死傅雷的一根導火索。

就在傅聰在波蘭求學的時候,國内的政治局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十年的動蕩正悄無聲息的發生,對階級的革命和批鬥每一天都在上演,這也導緻了傅雷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為此,傅雷的很多好友都奉勸傅雷趕快承認錯誤,争取獲得寬大處理。

根據他的功績國家是肯定不會為難他的,但是傅雷身上有着常人少有的文人品質,讓他無罪而認錯簡直比殺了他還要艱難。

傅雷:曾無比深情地給兒子寫家書,自盡前卻悲歎兒子是“叛徒”傅雷、傅聰和《傅雷家書》的故事入籍英國,傅雷夫婦飽受折磨後說出生了個叛徒

有一天,傅雷被一幫戴着紅袖章的人從早上拉出去一直到半夜才回來,回來的時候傅雷一臉鐵青,想必是遭受到了無比屈辱的事情,他長歎一口氣對着妻子朱梅馥說:要不是還有個孩子在國外,我就自殺算了。

這件事情過後不久,傅聰收到了國内喊他回來的消息,傅聰明白自己的父親已經遭受到了什麼樣非人的待遇,如果自己現在回去,那将面臨的就肯定是父子想殘、互相舉報的場景,傅聰根本接受不了這種事情的發生。

為此,傅聰做了這輩子最後悔的決定。他不顧駐波蘭大使的阻攔,擅自離開了波蘭,前往了英國,要知道當時的波蘭對我國來說是比較友好的朋友國家,而英國則是已經撕破臉皮的敵對國家,傅聰的這種做法就像是叛逃!

這個消息對于當時的中國來說無比勁爆,但是傅雷卻并不知情。這件事情還是傅雷的好朋友周煦良告訴傅雷的,那天周煦良不告而來,傅雷還很驚訝。但周煦良始終說不出口,直到傅雷問起傅聰的時候,周煦良才把印有“傅聰出走英國”幾個大字的報紙遞給了傅雷。

傅雷看完後呆若木雞,很明顯,他怎麼樣也想不到自己花了無數精力,教育他要愛國、要忠誠的傅聰竟然會選擇去到了敵對國家,這下傅雷心中仿佛有着無數把尖刀,将親情和國家割裂了開來,無比刺痛。

傅雷:曾無比深情地給兒子寫家書,自盡前卻悲歎兒子是“叛徒”傅雷、傅聰和《傅雷家書》的故事入籍英國,傅雷夫婦飽受折磨後說出生了個叛徒

整整兩天兩夜,傅雷一口飯、一滴水都沒有攝入。毫無疑問,他驕傲的孩子傅聰給予了他一次重大的打擊。

為此,父子倆整整有一年的時間沒有進行聯系,一年後傅雷才第一次寫信給傅聰,在信件中傅雷表達出了自己最真摯的愛國情感和對孩子的期盼:你沒有忘記祖國,祖國也沒有忘記你……祖國永遠為你打開大門……為了祖國的榮譽,你一場演出都不能落下。

而這個時候的傅聰已經到了一個晚上驚醒好幾次的地步了。

在傅雷的認可中,藝術雖然沒有國界,但是藝術家是有的,傅聰無論如何都是讓人驕傲的中國人,雖然傅聰出走英國給他帶來的負面影響讓他身心疲憊,但是他還是以滿腔熱情教導着傅聰要愛國愛家。

1964年,傅聰為了能夠更好地留在英國學習,宣布加入英國國籍。早在此之前傅雷就給傅聰立下過三大誓言:不入英國國籍;不去台;不說不利于祖國的話,不做不利于祖國的事。

而傅聰的做法給了傅雷結結實實的一巴掌,傅雷遭受到的第二次打擊就來源于此。

就此以後,傅雷也算是了卻了支撐着自己活下去的唯一念頭,他在給傅聰的信件中也愈發的悲觀、嚴厲,很顯然作為一個父親和一個中國人的内心深深的被傷害到了,這種傷害是沒有辦法愈合且長期持久的。

1966年,上海音樂學院的人就因為傅聰的事情找上了門,他們搜出了傅雷和傅聰所有的信件,但是拆開後他們才發現,原來傅雷一直以熱忱的愛國之心教育着傅聰,可是被沖昏頭腦的他們根本不管這些,就拿着莫須有的罪名逼着傅雷下跪認錯。

這最終導緻了悲劇的誕生,傅雷和朱梅馥約定雙雙自殺。

傅雷:曾無比深情地給兒子寫家書,自盡前卻悲歎兒子是“叛徒”傅雷、傅聰和《傅雷家書》的故事入籍英國,傅雷夫婦飽受折磨後說出生了個叛徒

一個月後,傅雷留下了最後一頁家書,上面寫着自己财産的最後配置設定,其中包括給保姆的工資以及她過渡時期所需要的金錢,由此可見傅雷夫婦是有多麼的善良。而在最後,傅雷終于承認了錯誤,他寫道:光是教育出一個叛徒傅聰來,在人民面前已經死有餘辜了!

其實,這不是傅聰的錯,更不是傅雷的錯,傅雷夫婦自殺的消息傳到英國後,那些有心媒體想要利用此事來讓傅聰發表對祖國不利的言論,但是傅聰謹遵教誨,至始至終都沒有抹黑祖國,傅雷夫婦被平反後,傅聰還受到了國家的邀請,幫助祖國發展音樂事業。

傅聰在父母的墓碑後面如此評價到自己的兩位老師、朋友、親人:

傅雷:赤子之心、剛正不阿,朱梅馥:寬厚仁義,賢良淑德。

傅聰對父母的評價無比的飽含深情,或許曾在無數個夜晚他也在無比的指責,或許自己當時能夠回來為父母分擔一點,那麼也許他們到現在還會健在,不過這歸根結底都不是他們的錯。

傅雷:曾無比深情地給兒子寫家書,自盡前卻悲歎兒子是“叛徒”傅雷、傅聰和《傅雷家書》的故事入籍英國,傅雷夫婦飽受折磨後說出生了個叛徒

不過一切都太遲了,如今剩下的,隻剩下《傅雷家書》中傅雷對兒子的真摯感情了。

《傅雷家書》裡面涉及親子關系、教育方式以及人格養成等等,這對于我們廣大的孩子和家長都具有無比重要的意義,或許通讀這本書,我們能更深刻地了解傅雷的一片真心,了解親情。

如果感興趣,推薦大家讀一讀這本書。

傅雷家書 傅雷著 風靡35年 受千萬人追捧! ¥38 購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