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與《傅雷家書》在一起的日子| 2020

公元2020年12月29日獲悉,傅雷之子傅聰因新冠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就在此刻,在淄博,還是漫天飛雪。我因這則消息,莫然神傷,片片雪花把我帶到了和《傅雷家書》在一起的日子。

在《傅雷家書》以前,應該說,我是很少讀書的。後來,因為孩子上學,有時才看一點兒。在這以前,記得就讀了一本《華為十年》,因為與公司的業務開拓有些類似。

另外,就是看些人雲我亦雲的書了,比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類書。直到有一天,在嶽父家裡,我發現了那本略帶焦黃的《傅雷家書》,才開始慢慢知道我應該讀什麼書。

一個人先讀什麼書,往往是從最感興趣的、與自己生活休戚相關的開始。而我當時,正苦于找尋一本與孩子共讀的書。傅雷與兒子傅聰的點滴,正好切合了我。

當時的情況放到現在來看,說實話,我覺得我和孩子都不适合讀。原因是我還沒有一定文學積累,更不能了解傅雷,那種對文藝的深刻解讀,特别是鋼琴獨到見解。最後我僅能了解的,是他和傅聰那說話口氣,還有書中的大道理,像極了我和孩子的對話。于是,在這種前提下,我和孩子一起讀了起來。

讀第一遍的過程中,看到隻是一些觀點。現摘抄一下,看是否能打動您:

對于人的完美,他是這樣說的,人最主要的還是

“本質的善良,天性的溫厚,開闊的胸襟。有了這三樣,其它都可以逐漸培養。”

《傅雷家書》

對于寫作他說:

“一個人的思想,不動筆就不大會有系統;日子久了,也就放過去了,甚至于忘記了,豈不可惜!”

《傅雷家書》

對于自己的人品,他說:

“因為我一生做事,總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坦白。繞圈子,躲躲閃閃,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實話實說,隻要态度誠懇,謙卑,恭敬,無論如何人家不會對你怎麼的。”

《傅雷家書》

對于怡志閑情的培養,

“蕭然意遠,曠達恬靜,不凝于心的境界,隻有從自然界中獲得,“ “隻有不斷的與森林,小溪,花木,鳥獸,蟲魚和美術館中的傑作親炙的人,才會永遠保持童心,純潔與美好的理想。”

《傅雷家書》

還有對中國文人的總結,

“在中國,一個真正受過良好教養和我們最佳傳統與文化熏陶的人,在不知不覺中自然會不逐名利,不慕虛榮,滿足于一種莊嚴與崇高,但物質上相當清貧的生活。”

《傅雷家書》

看到這些你會想些什麼呢?而這些隻是他的邊邊角角。但就是這零星一點,已經從做人、寫作、修身、養性,還有中國文人等諸多方面,都給了我們明确的概念。

當然,肯定還有更多的内容,等待我們去挖掘,為什麼這麼說?我試着總結了幾點,如下:

第一, 像我前面所說,這是父與子的對話。從父親的角度出發,他應該是把他的肺腑之言,以極大的愛心說給傅聰聽。這是作為一個父親的本能。是以,值得借鑒。

第二, 針對傅聰的鋼琴學習,在他的心智方面進行全面培養,他傾注了太多心思。不單單自己有很好的文藝基礎,在中西文化研究上,他不象二十世紀初大多數新思潮的人那樣,大多是拿來主義。是以,他的一些觀點及做法,對現在的我們仍然值得深思。

第三, 在書中,對于文學、藝術、及好的作品,他舉薦了非常多。如了解西方文化的,丹納的《藝術哲學》、他翻譯的《約翰.克利斯朵夫》、羅素的《幸福之路》、《卓别林自傳》等。

學習中國文化的有《世說新語》、《人間詞話》、《宋詞選》、《中國文學發展史》等等,還有太多太多他薦的好書。這些書對那些沒有方向感的讀者,可選擇的餘地很多。可以這樣說,它是人生文化學習的一部小百科全書。

第四, 《傅雷家書》幾十年的跨度,雖然我們不是他,但一些事的處理方式,如夫妻間、父子間、妻兒間、公婆媳間的關系,還有與社會其它人發生的關系,都用真切的筆墨告訴我們,做人先修已,要不難服人。每個人用十分努力還不行,更不用說象傅雷這樣,充滿智慧的大家了。是以,學習永遠在路上。

對于我個人講,我已經讀過三遍了。無論是我自己的性格,還是對我和孩子的影響來說,已經有所顯現。我讀了很多《傅雷家書》裡面提到的書,對我個人修養也有所變化,他說:

“要是你不在乎好好選擇字眼,長此以往,思想就會變得混沌,單調、呆滞、沒有色彩、沒有生命。再沒有什麼比我們的語言更能影響思想的方式了。”

《傅雷家書》

逝者如斯夫!傅聰的離世,證明“時光像河水一樣流去。”的無情。就在2020年的歲末,曾經的書中主角最終謝幕了。他們離我如此遠,又離我那麼近,略帶唏噓時,更多的是對他們父子的感激。

希望他們能夠知道,在遠方,在淄博有一對父子,會記住他們倆,曾經在世上,留下了最溫暖的父子之光,這光正溫暖世界的寒冬,直達未來。

2020/12/29傅聰離世有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