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趣說杜審言:詩聖杜甫的爺爺,說話很狂的段子手!1.唐代近體詩的創始者2.名門之後3. 他還是個段子手4. 說話太狂,遭至禍患

【本文原創,點選右上角“關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趣說杜審言:詩聖杜甫的爺爺,說話很狂的段子手!1.唐代近體詩的創始者2.名門之後3. 他還是個段子手4. 說話太狂,遭至禍患

杜審言畫像

提到杜審言這個名字,知道的人也許不多,但是他有一個很有名的身份:詩聖杜甫的爺爺。

杜甫之是以能夠成為唐代偉大的詩人,跟家學淵源具有一定聯系,就像中國古典詩詞專家葉嘉瑩先生所言:

一件事情的出現,一個天才人物的完成,往往是由種種機會、種種因素促成的。杜甫之是以成為唐代的一個最重要的作者,我以為這與他的家學有很密切的關系。

趣說杜審言:詩聖杜甫的爺爺,說話很狂的段子手!1.唐代近體詩的創始者2.名門之後3. 他還是個段子手4. 說話太狂,遭至禍患

杜審言詩作《和晉陵陸丞早春望》

杜審言本身就很有才華。史書上稱他“雅善五言詩,工書翰。”因為詩名在外,後來被召入宮中當官,負責校理圖書。陽春三月,他還有幸跟随皇帝老兒一起遊玩宴飲。

因為擅長五言律詩,杜審言還是唐代近體詩的創始者之一,與李峤、崔融、蘇味道三人并稱為“文章四友”。

杜甫在寫一首寫給友人的詩歌裡說道:吾祖詩冠古。“吾祖”,指的就是杜審言,可見他以爺爺為榜樣,也為之感到自豪。

趣說杜審言:詩聖杜甫的爺爺,說話很狂的段子手!1.唐代近體詩的創始者2.名門之後3. 他還是個段子手4. 說話太狂,遭至禍患

西晉名将杜預

杜甫之是以能寫出沉郁頓挫的詩歌,跟他所處的時代環境具有重要關系。

他生活在唐代先天元年到大曆五年之間,那時候,大唐盛世已經成為過去。

可以說,杜甫是走出盛唐的人,在唐朝的衰敗過程中,在因戰亂流亡的過程中,他不僅看到了各地百姓的民不聊生,更是親身經曆了苦難生活。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歎息。”

秋風吹走了他家屋頂上的茅草,刮得到處都是。村裡的兒童欺負他年老力衰,搶走他的茅草。杜甫喝止也沒用,隻有拄着拐杖歎息。

是這樣一番“來日大難,口幹舌燥”的人間世。

誰又能想到,百年前,他的爺爺——杜審言那一輩人,在長安時,因為出生名門而無限風光。

往上追溯,杜家最有名望的先祖,是西晉時期的名将杜預。杜預不僅是出生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名學者,著有《春秋釋例》。

是以,杜審言在長安時候,社會上流傳一句話:城南韋杜,去天尺五。韋,就是韋應物所在的韋家;杜,就是杜審言所在的杜家。

趣說杜審言:詩聖杜甫的爺爺,說話很狂的段子手!1.唐代近體詩的創始者2.名門之後3. 他還是個段子手4. 說話太狂,遭至禍患

在杜審言身上,比文采和名門背景更有名的是他的自負脾性。

大概憑着自己具有過人才華,加上名門之後的背景,他平日總是表現得有點恃才傲物。

有一次,杜審言預選官員,相當于現在的面試官吧,接受面試的人當中就有與他并稱“文章四友”的蘇味道。

面試結束,旁人問他結果如何,他說了一句:味道必死!大家為之詫異,更不明白其中緣由,又問原因。杜審言回答:他見到我的判詞,應當羞愧而死!

——杜甫他爺爺,原是這樣的冷幽默,這樣的段子手。

為此,史書給他一個評價:

矜誕。

趣說杜審言:詩聖杜甫的爺爺,說話很狂的段子手!1.唐代近體詩的創始者2.名門之後3. 他還是個段子手4. 說話太狂,遭至禍患

詩聖杜甫

都說人如其名,其實也未必。

名叫“審言”,卻毫不審慎,口不擇言。

杜審言說話很狂,對文采很是自負。他曾說過這樣的話:“吾文章當得屈、宋作衙官,吾筆當得王羲之北面。”在他眼裡,屈原、宋玉一流的文采都在他下面,而他的書法都可以作為王羲之的老師。

看看,這口氣多牛!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像杜審言這樣口無遮攔的做人風格,早晚會惹禍。

果然,他後來因事獲罪,被上面降至,貶到吉州當司戶參軍。

在那裡,還是因為太過耿直,喜歡趁口舌之快,得罪了兩位同僚。這兩個人看杜審言不順眼,将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于是合謀起來誣陷杜審言,讓朝廷定了他死罪。

就在杜審言等着秋後問斬而萬念俱灰之際,他的次子杜并,年僅13歲的少年,萌生出為父報仇的念頭,并且付諸行動。

有一天,杜并伺機混進誣陷父親的官員家宴中,在賓客推杯換盞的時刻,拔出匕首刺向仇人。護衛聞聲趕來,亂刀将杜并坎殺。而那位誣陷杜審言的官員,最終因為傷勢過重身亡。

這一血案震驚朝野,杜審言的案子也是以被重新審查,最終還他清白。這清白,讓口無遮攔、說話狂妄的杜審言付出慘痛代價。

趣說杜審言:詩聖杜甫的爺爺,說話很狂的段子手!1.唐代近體詩的創始者2.名門之後3. 他還是個段子手4. 說話太狂,遭至禍患

杜審言墓碑

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杜審言并沒有因為兒子的慘死而變得低調内斂一些,他到死還是自視甚高。“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這話說的好像就是他爺爺。

病重臨危時,幾位朋友前去看望,他對他們說道:“甚為造化小兒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壓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見替人。”意思是說,我這輩子受盡造化小兒的苦,沒什麼可說的,但是我隻要活在世上,你們就出不了頭。如今,我快要死了,卻遺憾找不到接替我的人呀!

如果杜審言知道,百年之後,自己的孫子成為名垂千古的“詩聖”,寫出的詩歌被成為“詩史”,想必他也能含笑九泉了。

趣說杜審言:詩聖杜甫的爺爺,說話很狂的段子手!1.唐代近體詩的創始者2.名門之後3. 他還是個段子手4. 說話太狂,遭至禍患

【作者簡介:江徐,80後女子,十點讀書簽約作者。煮字療饑,借筆畫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詩情誰與共》。點選右上角“關注”,收看更多相關内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