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摘要:因為snap的上市,矽谷短暫松了一口氣,投資人和分析師們又對科技公司ipo樂觀起來,而本文作者分析,基于snap盈利模式不清晰、其他所謂獨角獸公司與snap之間也沒有可比性等原因,純粹因為snap上市就對2017年科技公司ipo充滿信心可能是錯誤和沒有根據的。
矽谷已經有好一陣子都笑不出來了。而uber無疑是最近的重磅炸彈。uber在一周内接連爆出性騷擾醜聞和一個涉及知識産權侵權的重大訴訟。而性騷擾在矽谷,已經早就不是首例。這也是為什麼snap上市當天矽谷終于松了一口氣。
根據renaissance capital的資訊,snap的ipo是繼2014年阿裡巴巴之後最大的ipo,也是過去15年來科技公司ipo中第三大的。snap總部位于洛杉矶,此次通過公開發行2億股股票籌集了34億美金。上市第一個交易日股票報收每股24.47美金,漲幅達44%。
科技領域的分析師們希望snap上市及股價表現預示着新一輪科技ipo潮的到來。renaissance capital負責人kathleen smith告訴記者:“snap的ipo真是振奮人心的消息。”而menlo ventures的董事總經理和國家風險投資協會主席venky ganesan告訴“聖荷西水星新聞”:“我預測2017年我們會迎來一波科技公司ipo潮。snap已經成功試水。”
業内如此興奮,部分原因來自于過去一年實在少之又少的科技公司ipo。根據pwc的資料,全美2016年上市的科技公司隻有16家。少于2015年的23家和2014年的37家。投資人們對snap情有獨鐘是因為它在社交平台領域的旗艦地位。截止至2016年底,snapchat的使用者達到1.61億,其中大部分人每天在snapchat上花費的時間超過25分鐘。而它的大部分使用者是年輕人,這也意味着公司将越來越賺錢。
但是,一家專門研究創業公司的機構cb insights的創始人和ceo anand sanwal卻發出警告,因為snap的春風得意就認為科技公司重回ipo黃金歲月的想法并不現實。他認為那些對ipo過分樂觀的投資人的錯誤在于,把snap和其他估值超過10億美金的所謂獨角獸公司混為一談。他在一封郵件中寫到:“snap是一家獨特的獨角獸公司,真正模式性感的消費類科技公司。而其他大多數獨角獸并不是。snap的市場表現的确不錯,但它多大程度上能作為其他科技公司ipo的晴雨表還非常難說。”
同樣引發争議的還有snap本身的财務問題。當facebook五年前上市的時候,已經擁有了清晰的盈利模式,與之不同的是,就目前來看,snap的商業模式依然模糊。snap公司2016年的淨虧損超過5億美金,其最近的證券交易委員會備案警告甚至指出它“可能永遠不會實作或保持盈利”。那snap為何還擁有如此樂觀的估值呢?2013年創造了“獨角獸”一詞的投資人aileen lee認為它的高估值來源于稀缺性。
随着矽谷的強勢影響,“獨角獸”一詞脫離了本意,很快讓創始人們和投資人們着迷,成為了衡量自我的一種标準。
2015年,一個線上二手車平台beepi的ceo說他計劃推出一個3億美金的輪次用來将生意擴張至全國。而就在18個月後,beepi關閉了加利福尼亞以外的所有業務,裁員180名員工。而另一家曾經估值達27億美金的英國公司powa去年初宣告破産。而在2011年就估值10億美金的電商網站gilt groupe,今年早些時候被收購時隻賣了2.5億美金。
當然也有例外。以airbnb為例,它在2016年首次實作赢利,今年的收入目标是28億美金。我們聊過的幾個投資人都認為,airbnb和dropbox以及困境中的uber可能是ipo的最佳人選。而想要迎來真正的科技公司ipo複興,投資人們必須學會從公司的基本業務發展前景而不是名氣來評估一家公司。
或許,當cloudflare,mulesoft,alteryx和okta等不被公認為模式性感的,而是軟體導向的公司走上上市之路,并保持好的市值,到那時候矽谷才真正有理由微笑。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