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零售能拯救傳統企業嗎?

◆未來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隻有新零售。

兩年前,時居中國第一、第四大的網際網路上市公司阿裡巴巴和京東分别牽手零售企業蘇甯雲商和永輝超市,從“電”到“店”的轉變,被外界看作是電商大佬向線下“進軍的号角”。

新零售是今年變革最大的行業之一,無論是阿裡巴巴對于銀泰百貨的私有化,還是盒馬鮮生的新模式,又或者是亞馬遜收購Whole Foods。全球最大的兩大電商都在加速布局線下零售。

什麼是新零售?

2016年10月13日,在阿裡雲栖大會上, 馬雲在演講中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馬雲斷言,“純電商時代很快會結束,未來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隻有新零售,也就是說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簡單來說,就是以資料為驅動,通過新科技發展和使用者體驗的更新,來改造零售業形态。

新零售到底新在哪裡?

一是便捷服務、提升消費體驗層面的技術

如在消費者端,新科技可以大幅提升消費者使用者體驗。移動支付、智能停車、電子價簽、線上訂單、智能試衣、AR/VR體驗等,再例如無人便利店、咖啡店等,不用排隊,也無需等待結賬,這些技術不可或缺,沒有或者滞後都會影響消費體驗;

二是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效率、助力供應鍊更新、精細化管理層面的技術

新科技可以幫助軟體和硬體系統更新,将所有的企業内部系統轉化為更便捷的雲端模式,如客戶管理系統,員工管理系統,貨品管理系統,各大門店管理系統(鮮老虎卡券大學)等。沒有這些,企業就難以适應新形勢下的競争。

三是新的商品,不管“去零售化”的調子喊得多高

那也隻能是一種傾向,既然叫“零售業”,就不可能真正跟商品絕緣,商品永遠是零售業的主角,商品力永遠是零售企業的核心競争力。跟新消費熱點總是動态變化一樣,熱銷的商品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線上線下一體化

傳統的超市,每天隻能提供賣了多少牛肉,多少鳕魚,多少薯片,多少可樂等。但是到底誰買了這些産品,他們并不知道。是以傳統零售要提高使用者忠誠度就比較難,要麼是利用實體半徑的優勢,要麼就是價格優勢。但是今天的無人便利店就不同。每一個使用者買了什麼,系統都是有資料的。使用者不能支付現金,必須下載下傳APP完成支付。這些資料能讓商家更準确知道使用者是誰,他們喜歡什麼。最終基于大資料,商家能精準推送使用者喜歡的商品,每一個人看到的商品都是不同的。

新零售行業的崛起意味着,使用者走進一場商場,就會自動收到符合他消費習慣商店的商品資訊提示。過去我們都希望使用者逛超市,逛商場的時間越多越好,這樣才會帶來大量的購買力。例如,當我們去宜家隻想買一個小花盆的時候,從進入、挑選到最終支付,按宜家的套路可能要花費一個小時以上。而未來,新零售希望使用者有最好的體驗,他們能夠迅速、精準的找到自己喜歡的商品,然後有更多時間去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傳統企業如何應對

未來不存線上下與線上的區分,其核心是以使用者體驗、場景粘性為中心的解決方案。傳統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場景為産品附能,産品即場景

新商業正在不斷從功能化走向體驗化,舊有的商業模式在電商和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沖擊之下越來越難以為繼。百貨之後的購物中心模式又開始疊代為主題式體驗廣場,北京僑福芳草地、深圳的萬象城都不同程式印證了這種趨勢。

場景解決方案将成為傳統産業産品研發的核心能力,對我們既往的産品思維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考驗。我們的思維和經驗長久以來受限于好産品本身。

是以在場景中,我們需要找到産品的核心(Inside)能力,然後不斷Plus出新的場景,即産品的功能屬性(Inside)+連接配接屬性(Plus)=新的場景體驗。找到産品對自身獨特标簽(Inside)的定義能力,并通過場景找到産品的Plus方向,這是今天豐富新産品的一個重要方法。

◆資料反向指導業務更新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使用者不斷在多屏間動态切換,這樣的多屏場景是客觀存在的。以人為中心的賬号體系保證了資料在各個場景次元中形成的相關性,最終也支撐了新的場景價值。資料流動性越強,生成的結構性越多,使用者關系越清晰,新場景的創造也越清晰。

在此基礎上,資料越來越精準地比對和場景越來越精心的設計,将會共同完成一次結構性的改變。經過整合結構化的資料,品牌可以通過精準化的管道去接觸核心使用者,這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諸多傳統企業轉型的機會,尤其是對體驗感空前重視的服務業和零售業來說。

原文連結:http://www.zsyncmall.com/html/xwzx/xydt/90.html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