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買了一包貓耳朵零食,想起中華小當家當中特級廚師考評,其中一個題目就是面非面,感覺做的好像跟我們平時吃的零食好像不大一樣,專門查了一下。
貓耳朵亦作“圪團兒”,在中國北方地區,主要是晉語區,如山西省中北部、内蒙古西部、河北張家口等地,這種面食很常見,在當地被稱為“圪朵兒”或“圪團兒”、“圪卷兒”等。陝西關中人稱麻食(麻食子、麻什),陝北語“坨圪”、“圪咜”,甘肅叫窩窩面。
做法是用白面、荞麥面等和好後,切成小塊,用手的大拇指在案闆上一撚即成。清水煮後撈出,澆上菜或鹵等食用。因形如貓耳,且由于晉語本名令外地人感到生澀難懂,因而近年來也被稱為“貓耳朵”。
在一些地區也有用莜麥制成,蒸熟後食用。莜面有獨特的風味,較白面不易消化,是以抗餓。
看了一下圖檔,還得承認日本動畫做的還原度還是挺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