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夢玲 編輯/津平
三年前,王鶴鳴留個外人的印象更多的是一個演員,而如今這一标簽在他的身上似乎越來越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制片人,劇本超市的創始人,劇本行業推動者等。
這一轉變的發生源于其三年前創辦的劇本交易平台——劇本超市,從創立之初的不被看好,到推動了一部部閑置影響項目的啟動以及劇本交易,王鶴鳴和他的劇本超市開始被越來越多的行業人士肯定。

演員劉濤評價他--王鶴鳴是一個敢想敢幹有思想有凝聚力的一個人,劇本超市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存在,因為它可以連接配接很多好的劇本,編劇,導演,制片人,以及演員,給大家創造更多好的機會。
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王鶴鳴和他的劇本超市以平台的思維來整合編劇資源和劇本資源是非常聰明和具有前瞻性的舉措。
國内最早的網際網路企業經營者宮玉國--鶴鳴在國内率先打造了編劇經濟和劇本超市的業務模式。
對于當初為何選擇走這條無人問津的道路時,王鶴鳴的理由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源自他想做第一人心理,而另一方面是其确确實實發現了編劇行業存在的痛點,以及對于影視行業的影響。”
随着政府管理部門的重視和政策的日益完善,影視行業經曆着繁榮發展,中國電影票電視劇、網大、網絡劇内容的市場規模仍在持續增長,而與影視行業取得輝煌成就對比,影視項目的根基——劇本行業的發展則似乎備受委屈。
以每年播出14000集電視劇,700部電影,6000集網劇、500 ~600部網大,以及一些央六題材電影、卡通片等的情況看,王鶴鳴按照劇集單集劇本投入平均5萬元計算,電影單部平均20萬~30萬元計的标準算了一筆賬,根據二八定律得出了一個數字:400億元,中國每年影視項目的閑置資産至少為400億元。
編劇行業的的貢獻量被打了八折,呈現出來,而衆多被閑置的影視項目中,也并不缺一些好的内容項目沒有被挖掘,停滞被浪費掉。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畸形發展?帶着問題麻辣娛投(malayutou001)對王鶴鳴進行專訪。
1
“影視公司其實全是做天使開發的”
Q.這麼多的閑置影視項目是如何形成的?
A.因為影視行業的資訊不對稱,資訊不對稱導緻資源斷裂,而資源斷裂導緻閑置資産。
先分析影視行業都在幹嘛?大家都在做内容,沒人做平台交易,一個影視公司拿到劇本後,他會自己找演員,找導演,把它包裝成一個項目,然後找資本投錢去拍。好比你自己開發了一塊地,你會把地賣出去嗎?是以從投資邏輯上講,每一個影視公司全是做天使輪的,将劇本一個種子輪項目進行包裝,然後拉投資,最後實作收益。
而目前的影視市場,導演可以一家公司,演員也可以成立一家公司,發行也可以成為一家公司,投資可以成為一家公司,各種資源都可以成為一家單一的公司,都可去做項目。但一個劇本從項目開啟到最終的影視作品呈現,要經曆投資方的資金注入,導演、演員班底的搭建,服化道團隊、後期制作以及宣發公司等的執行,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有可能帶來項目的停滞。
可項目啟動的過程中有時候會存在資源斷裂,有平台的沒有内容,有内容的找不到投資,導演找不到演員,投資找不到項目,這個導演開發了三個項目,成了一個,這個演員自己開發了三個項目,折了一個,那個編劇手裡的劇本沒人知道,每一家公司總有閑置資産,大量的閑置資産就是這麼形成。
Q.劇本超市如何去撬動四百億閑置資産?
A.這些閑置的影視項目包括種子輪的劇本,天使輪的項目,這些項目沒有啟動,它們在影視公司、公司以及編劇手裡,而我們隻需要搭建一個平台,從編劇的手裡好劇本,向影視公司收好項目,彙集到一起,再向資本以及各方去對接,這樣一些擱置的項目就能重新啟動。
像我們去年發起的一個類似于叫寒冬計劃,綁定300多家影視公司,除了幫助一些項目去融資,給到一些影視公司合适的項目讓他們去投資,還可以把他們一些好的資源拿出來去共享,比如說這家公司制作能力比較強,那家公司有拍攝基地,那家公司可能推政策,那家公司可能是特效化妝,那家公司是導演,那家公司是演員,最大程度實作資源的互通。
劇本超市做了一個影視圈的淘寶
Q.面對影視行業資訊不對稱這一問題,劇本超市如何解決呢?
A.除了逐漸簽一些演員和導演,制作資源,比如影視制作,音樂等擴充人脈資源,開發編劇經紀人、編劇管家、劇本經紀人、劇本統籌、劇本分析師、劇本醫生等工種,布局行業生态外,公司還專注于研發,像影視項目路演平台,小程式等,我們研發了編劇直聘app,影視人脈圈,劇本衆籌,oa管理系統,劇本智能化評估軟體等、還研發線下模式,線下模式有什麼呢?有沙龍,行業分享,知識付費,影視項目創投會,影視咖啡廳,還有各個經紀人這寫都是我們為解決解決資訊不對稱研發的。
Q.能介紹一下影視人脈圈嗎?
A.當時做影視人脈圈的起因,是發現影視人脈沒有一個推廣自己和推銷自己的一個工具,而我想讓更多腰部資源和外地的影視人能夠進到人脈圈裡去認識更多比較牛的頭部資源,就做了這麼一個圈層。
它最大的亮點就是利用大資料的方式去分析你的客戶,比如說我是個演員,那這裡面有多少個導演看過我?有多少個制片人看了我,在我的名片上停留了多少秒,誰轉發了我的名片?收藏了我的名片?都能分析并顯示出來,存在需求可以直接在影視人脈圈上取得聯系。此外,它也可以根據需求推送,例如一個做後期的,看了多個導演?系統就能知道他現在需求導演,然後推薦出更多的導演資訊過來。
影視人脈圈還一個人脈集市部分,每日海報中會有推薦的劇本,将來還可以是編劇,影視公司推薦等,大家可以通過打卡、名片裂變給他人、轉發朋友圈等方式兌換積分,有了兌換積分就可以無限檢視人脈圈裡的資料,找人。在這裡大家各自都是商品,也都是買家。
劇本超市的核心競争力:
影視資源+劇本ppt策劃
Q.劇本超市在推動劇本交易中具體做了些什麼?
A . 除了提供影視資源,還有就是對劇本的PPT流程制作。
劇本交易不同于ip交易,因為ip已經具有了可以評估屬性:流量和内容,對其評估可以依靠其c端市場,但劇本面對是b端的客戶,它面對的都是導演,制片人,影視公司,投資方他取決于這些人的眼光。
但其實很多投資方是不看劇本的,他們投的是項目。是以劇本是需要包裝的,我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劇本需要包裝成一個ppt,因為沒有一個老闆花兩個小時時間去看你的劇本,這個ppt就包含的就會我們的工作,首次按我們會評判這個劇本适合做成體量多大的?然後是分揀,這個劇本是适合做央六,這個劇本适合做院線就做院線,這個适合做電視劇,适合做網劇。
在影視資源整合,存在一家公司拿到了好劇本,隻認識很底層的導演,演員,比如90%的影視資源全在北京,衆多好的導演,制片人,演員都在北京,其他的地方好多有投資卻因為缺乏影視資源,項目無法很好的啟動。
而劇本超市基本上目前有三千多家影視公司資源,中國頭部的影視公司我們全部接觸過,做劇本策劃時,适合項目的的導演,演員以及制作方,等資源都會被嫁接到這個ppt,是以劇本發給影視公司就不是一個劇本,而是一個項目。
Q.劇本超市是怎樣代理劇本的?
A.編劇的創作不能工業化産業化,編劇的創作是個體化和匠人的創作,但是編劇的營運和編劇的運作是可以産業化和所有化的。
我們建立了一個流程化的工作機制,拿到一個劇本,首先要去評估,我們有一個評估團隊和評估機制(我們研發的劇本智能化評估軟體),評估過了再進行代理,所謂代理跟經濟挂鈎的,商議劇本怎麼跟你合作?這都是有一套具體的流程,包括代理的時候你有沒有版權?
劇本之後會被錄入劇本庫,我們會把每年代理的劇本以關鍵詞分層分類,根據影視公司的需求對接劇本,項目對接成功後,會配有編劇劇經紀人的跟蹤服務,項目進展到什麼階段了?如果擱置,又是什麼原因,将來有需要是否再啟動。
Q.經紀人在跟蹤這個過程中還負責哪些事務?會處理劇本糾紛嗎?
A.會的,嚴格的說是我們一步一步做服務,雖然不能完全規避風險,但是可以有效的規避風險。
出現糾紛,我們會分析是編劇還是甲方的問題?比如是甲方的問題,對于編劇的保證我們會争取,另外編劇寫出來的東西是略微達不到要求,這個時候我們就會和甲方甲方溝通,哪有問題?我們有專業的指導人員,會告訴編劇怎麼去改?劇本醫生,劇本分析師,也是我們去做的配套服務。如果是編劇的問題,我們退換拿取得居間費,用這筆錢繼續再為甲方另找個編劇。
Q.可以總結一下劇本超市對于行業起到哪些推動呢?
A.第一個劇本超市是牢牢抓住内容資源,編劇資源,我們能夠給這個行業源源不斷的提供好的劇本,好的編劇,能夠幫助編劇的這個弱勢群體。
第二個劇本超市緻力于解決影視行業的資訊不對稱,搭建一個這樣的平台給各方提供所需要的資源,這個過程中,我們還會進行一些篩選評估,做第三方評估,努力将影視行業的風險降低。
(麻辣娛投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