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年成为影视圈人的淘宝平台,剧本超市都做了哪些事?| 王鹤鸣

文/程梦玲 编辑/津平

三年前,王鹤鸣留个外人的印象更多的是一个演员,而如今这一标签在他的身上似乎越来越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制片人,剧本超市的创始人,剧本行业推动者等。

这一转变的发生源于其三年前创办的剧本交易平台——剧本超市,从创立之初的不被看好,到推动了一部部闲置影响项目的启动以及剧本交易,王鹤鸣和他的剧本超市开始被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肯定。

三年成为影视圈人的淘宝平台,剧本超市都做了哪些事?| 王鹤鸣

演员刘涛评价他--王鹤鸣是一个敢想敢干有思想有凝聚力的一个人,剧本超市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因为它可以连接很多好的剧本,编剧,导演,制片人,以及演员,给大家创造更多好的机会。

导演协会会长李少红--王鹤鸣和他的剧本超市以平台的思维来整合编剧资源和剧本资源是非常聪明和具有前瞻性的举措。

国内最早的互联网企业经营者宫玉国--鹤鸣在国内率先打造了编剧经济和剧本超市的业务模式。

对于当初为何选择走这条无人问津的道路时,王鹤鸣的理由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源自他想做第一人心理,而另一方面是其确确实实发现了编剧行业存在的痛点,以及对于影视行业的影响。”

随着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政策的日益完善,影视行业经历着繁荣发展,中国电影票电视剧、网大、网络剧内容的市场规模仍在持续增长,而与影视行业取得辉煌成就对比,影视项目的根基——剧本行业的发展则似乎备受委屈。

三年成为影视圈人的淘宝平台,剧本超市都做了哪些事?| 王鹤鸣

以每年播出14000集电视剧,700部电影,6000集网剧、500 ~600部网大,以及一些央六题材电影、动画片等的情况看,王鹤鸣按照剧集单集剧本投入平均5万元计算,电影单部平均20万~30万元计的标准算了一笔账,根据二八定律得出了一个数字:400亿元,中国每年影视项目的闲置资产至少为400亿元。

编剧行业的的贡献量被打了八折,呈现出来,而众多被闲置的影视项目中,也并不缺一些好的内容项目没有被挖掘,停滞被浪费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畸形发展?带着问题麻辣娱投(malayutou001)对王鹤鸣进行专访。

1

“影视公司其实全是做天使开发的”

Q.这么多的闲置影视项目是如何形成的?

A.因为影视行业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导致资源断裂,而资源断裂导致闲置资产。

先分析影视行业都在干嘛?大家都在做内容,没人做平台交易,一个影视公司拿到剧本后,他会自己找演员,找导演,把它包装成一个项目,然后找资本投钱去拍。好比你自己开发了一块地,你会把地卖出去吗?所以从投资逻辑上讲,每一个影视公司全是做天使轮的,将剧本一个种子轮项目进行包装,然后拉投资,最后实现收益。

而目前的影视市场,导演可以一家公司,演员也可以成立一家公司,发行也可以成为一家公司,投资可以成为一家公司,各种资源都可以成为一家单一的公司,都可去做项目。但一个剧本从项目开启到最终的影视作品呈现,要经历投资方的资金注入,导演、演员班底的搭建,服化道团队、后期制作以及宣发公司等的执行,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有可能带来项目的停滞。

可项目启动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存在资源断裂,有平台的没有内容,有内容的找不到投资,导演找不到演员,投资找不到项目,这个导演开发了三个项目,成了一个,这个演员自己开发了三个项目,折了一个,那个编剧手里的剧本没人知道,每一家公司总有闲置资产,大量的闲置资产就是这么形成。

三年成为影视圈人的淘宝平台,剧本超市都做了哪些事?| 王鹤鸣

Q.剧本超市如何去撬动四百亿闲置资产?

A.这些闲置的影视项目包括种子轮的剧本,天使轮的项目,这些项目没有启动,它们在影视公司、公司以及编剧手里,而我们只需要搭建一个平台,从编剧的手里好剧本,向影视公司收好项目,汇集到一起,再向资本以及各方去对接,这样一些搁置的项目就能重新启动。

像我们去年发起的一个类似于叫寒冬计划,绑定300多家影视公司,除了帮助一些项目去融资,给到一些影视公司合适的项目让他们去投资,还可以把他们一些好的资源拿出来去共享,比如说这家公司制作能力比较强,那家公司有拍摄基地,那家公司可能推政策,那家公司可能是特效化妆,那家公司是导演,那家公司是演员,最大程度实现资源的互通。

剧本超市做了一个影视圈的淘宝

Q.面对影视行业信息不对称这一问题,剧本超市如何解决呢?

A.除了逐步签一些演员和导演,制作资源,比如影视制作,音乐等扩充人脉资源,开发编剧经纪人、编剧管家、剧本经纪人、剧本统筹、剧本分析师、剧本医生等工种,布局行业生态外,公司还专注于研发,像影视项目路演平台,小程序等,我们研发了编剧直聘app,影视人脉圈,剧本众筹,oa管理系统,剧本智能化评估软件等、还研发线下模式,线下模式有什么呢?有沙龙,行业分享,知识付费,影视项目创投会,影视咖啡厅,还有各个经纪人这写都是我们为解决解决信息不对称研发的。

三年成为影视圈人的淘宝平台,剧本超市都做了哪些事?| 王鹤鸣

Q.能介绍一下影视人脉圈吗?

A.当时做影视人脉圈的起因,是发现影视人脉没有一个推广自己和推销自己的一个工具,而我想让更多腰部资源和外地的影视人能够进到人脉圈里去认识更多比较牛的头部资源,就做了这么一个圈层。

它最大的亮点就是利用大数据的方式去分析你的客户,比如说我是个演员,那这里面有多少个导演看过我?有多少个制片人看了我,在我的名片上停留了多少秒,谁转发了我的名片?收藏了我的名片?都能分析并显示出来,存在需求可以直接在影视人脉圈上取得联系。此外,它也可以根据需求推送,例如一个做后期的,看了多个导演?系统就能知道他现在需求导演,然后推荐出更多的导演信息过来。

影视人脉圈还一个人脉集市部分,每日海报中会有推荐的剧本,将来还可以是编剧,影视公司推荐等,大家可以通过打卡、名片裂变给他人、转发朋友圈等方式兑换积分,有了兑换积分就可以无限查看人脉圈里的资料,找人。在这里大家各自都是商品,也都是买家。

三年成为影视圈人的淘宝平台,剧本超市都做了哪些事?| 王鹤鸣

剧本超市的核心竞争力:

影视资源+剧本ppt策划

Q.剧本超市在推动剧本交易中具体做了些什么?

A . 除了提供影视资源,还有就是对剧本的PPT流程制作。

剧本交易不同于ip交易,因为ip已经具有了可以评估属性:流量和内容,对其评估可以依靠其c端市场,但剧本面对是b端的客户,它面对的都是导演,制片人,影视公司,投资方他取决于这些人的眼光。

但其实很多投资方是不看剧本的,他们投的是项目。所以剧本是需要包装的,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剧本需要包装成一个ppt,因为没有一个老板花两个小时时间去看你的剧本,这个ppt就包含的就会我们的工作,首次按我们会评判这个剧本适合做成体量多大的?然后是分拣,这个剧本是适合做央六,这个剧本适合做院线就做院线,这个适合做电视剧,适合做网剧。

在影视资源整合,存在一家公司拿到了好剧本,只认识很底层的导演,演员,比如90%的影视资源全在北京,众多好的导演,制片人,演员都在北京,其他的地方好多有投资却因为缺乏影视资源,项目无法很好的启动。

而剧本超市基本上目前有三千多家影视公司资源,中国头部的影视公司我们全部接触过,做剧本策划时,适合项目的的导演,演员以及制作方,等资源都会被嫁接到这个ppt,因此剧本发给影视公司就不是一个剧本,而是一个项目。

三年成为影视圈人的淘宝平台,剧本超市都做了哪些事?| 王鹤鸣

Q.剧本超市是怎样代理剧本的?

A.编剧的创作不能工业化产业化,编剧的创作是个体化和匠人的创作,但是编剧的运营和编剧的运作是可以产业化和所有化的。

我们建立了一个流程化的工作机制,拿到一个剧本,首先要去评估,我们有一个评估团队和评估机制(我们研发的剧本智能化评估软件),评估过了再进行代理,所谓代理跟经济挂钩的,商议剧本怎么跟你合作?这都是有一套具体的流程,包括代理的时候你有没有版权?

剧本之后会被录入剧本库,我们会把每年代理的剧本以关键词分层分类,根据影视公司的需求对接剧本,项目对接成功后,会配有编剧剧经纪人的跟踪服务,项目进展到什么阶段了?如果搁置,又是什么原因,将来有需要是否再启动。

Q.经纪人在跟踪这个过程中还负责哪些事务?会处理剧本纠纷吗?

A.会的,严格的说是我们一步一步做服务,虽然不能完全规避风险,但是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

出现纠纷,我们会分析是编剧还是甲方的问题?比如是甲方的问题,对于编剧的保证我们会争取,另外编剧写出来的东西是略微达不到要求,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和甲方甲方沟通,哪有问题?我们有专业的指导人员,会告诉编剧怎么去改?剧本医生,剧本分析师,也是我们去做的配套服务。如果是编剧的问题,我们退换拿取得居间费,用这笔钱继续再为甲方另找个编剧。

Q.可以总结一下剧本超市对于行业起到哪些推动呢?

A.第一个剧本超市是牢牢抓住内容资源,编剧资源,我们能够给这个行业源源不断的提供好的剧本,好的编剧,能够帮助编剧的这个弱势群体。

第二个剧本超市致力于解决影视行业的信息不对称,搭建一个这样的平台给各方提供所需要的资源,这个过程中,我们还会进行一些筛选评估,做第三方评估,努力将影视行业的风险降低。

(麻辣娱投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