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鹤鸣:杭州人居,从最早的“老十八家”房企说起

作者:浙江日报

2018-08-22 08:50 |杭州网络

王鹤鸣:杭州人居,从最早的“老十八家”房企说起
王鹤鸣:杭州人居,从最早的“老十八家”房企说起

1985年,大学路区改建

在七月的一个平凡工作日,走进王鹤鸣在光宇集团总部的办公室,看到中间有一张大画桌,不止一个人长,桌上有毛毡,还有各种画笔和墨水。

自2012年广宇集团移交给儿子王伟磊以来,王鹤鸣现为杭州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光宇集团名誉主席。除了工作,王鹤鸣的日常生活不仅仅是同一种画。

这次采访王鹤鸣,不仅因为他是市住房协会会长,更是杭州房地产行业资深人士。

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上城房地产开发公司,到光宇集团成立至今,经历了旧城改造、商品房市场启蒙、房地产产业化、房地产调控期到如今的房地产行业转型期,可以说王鹤鸣参与并见证了杭州商品房市场化30余年。

当我们发布《杭州美丽人居》专题报道时,作为房地产行业的资深大四学生,王鹤鸣向我们讲述了这些年来他眼光的变化。

最早的"老十八"

杭州市资质最老的一批住房企业,前身很多都属于省市建设办,主要责任是拆除改造危险性住房。20世纪80年代,全市各级政府和住房管理部门成立了住房管理公司,共有18家,他们是杭州房地产市场的第一批参与者。

像杭州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也就是现在的杭州房地产,早在1976年就成立了杭州市建设办的前身,1981年改为杭州市住房建设开发总公司。1996年8月,获批成立杭州市住房建设开发集团。2005年改制后,现已熟悉杭州地产。

光宇最早隶属于上城区住房建设开发公司。1984年,在杭州老城大规模改造后,新成立的上城住宅建设开发公司投资了第一个老城改造项目——大学路。

1989年,时任杭州市上城规划经济委员会主任、年仅40岁的王鹤鸣进入上城区住房建设开发公司担任总经理。2000年,光宇集团完成重组。2007年,深圳中小板挂牌,成为国内首家A股上市的民营房地产企业。

1992年以前,杭州楼市基本属于"公有住房时代","老18"国有住房企业承担了大量的城市开发建设任务。

1992年,一批中外合资企业获准,一批涉外住房企业建别墅和高档公寓,在杭州开通了房地产商品化的开端,一批老牌国有住房企业开始改制,同时一批优秀的民营房企上台。

随着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的启动,房地产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拐点。2000年后,越来越多的房企进入上市轨道,房地产市场迎来了资本竞争的时代,杭州市场已经不是铁了一块铁,仅限于本地房企的参与,越来越多的"外资"房企蜂拥而至。

如今,"老十八"国有住房企业已经部分淡出视线,仍活跃在市场上,除了杭州豪宅、光宇外,还有今天的松都集团(原江干区住房建设开发公司)、西屋(原西湖区住房建设开发公司)、人人地产(原杭州市建开发集团)等。

有意思的是,杭州人熟悉河滨集团,1992年6月由江干区成立了杭州滨江住房建设开发公司,虽然最早也是国有住房企业,但由于成立较晚,不在"老18"名单中。

最初的问题是"移动"。

1989年进入光宇的王鹤鸣是公司的第三任总经理。和当时其他国有房企一样,光宇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改造旧城,特别是光宇所属的上城是老城,不仅得不到新地块,而且改造老城的任务也相当艰巨。

从大学路区、观音塘区、钱巷区、华藏寺巷区出发...一路走下去,光宇通过改造旧城建成住宅建设,达到100多万平方米。

"20世纪90年代,土地开发,基本上由住房企业拆除、规划、设计完成。光宇在上城区,主要是在老城区,未开发的新土地不能被拿出来,搬家成了我们的一大难题。"喝一口茶,王鹤鸣的思绪也随着茶香飘走了,"当时,我们公司连拆迁办公室都已经了,最怕碰到钉子户。我还记得一个大姐姐,她拿着垫子和厕所,在我的办公室呆了半个月。"

或许正是因为上城开发新项目的难度大,1992年以后,光宇开始了"走出去"的发展模式。

1992年,滨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第二年,光宇与外商合作,荣获滨江花园住宅开发用地,成为河对岸开发的第一个别墅项目。同时还有河滨园林较知名的涉外项目,如中山花园、梦湖山庄等。

"与外国投资者合作就是引入一些先进的人类住区概念。王合明的例子是青台街的金龙花园,这也是光宇于1992年与港资投资者合作建造的杭州第一座高层住宅。

但新事物并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在4-6层的多层时代,第一座高层住宅楼出现了,但结果"卖不出去",但这并不影响光宇成为杭州人居建设中第一批寻路者。

大浪的沙子开始看到黄金。也秉承着不断发展、稳步发展的精神,光宇在过去30年的市场大潮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未来属于"田园"与"美好"

虽然辞去了光宇集团董事长的职务,但70多岁的王鹤鸣并没有离开房地产行业。在他看来,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是进城做田园,做小城镇,二是做精,比如医疗结合的健康社区。

大健康产业,是他目前"第二次创业"的重点。

"在我看来,'美丽栖息地'就是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不同需求。像新婚的年轻人一样,他们应该配备幼儿园。老年人重视中小学的资源。对于老年人来说,要服务健康老人的养老生活,不仅要跟进养老设施,还要促进文化养老。"

在谈到光宇多年来在健康领域的行动时,王鹤鸣一口气数出了很多:"以光宇安诺为例,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能够提供200多种家用养老用品和住宅建筑设备,客户覆盖开发商、医院、养老院舍和家庭。大到医院的整体淋浴房装修,小到一个家庭坐护设备,防滑地砖或把手,广裕安诺都能提供服务。"仅近两年来,为了发展大健康事业,王鹤鸣就对日本进行了不少于十次实地考察,并成功与松下握手。

今年3月,光裕安诺"健康、养老生活空间"城市展厅已开业,营业面积近1000平方米,一楼展厅展示各类家居护理用品和日用品,大到轮椅、担架,小到鞋、衣、护膝等,种类繁多,其中大部分都是从日本进口的, 考虑到老年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楼是全松下住宅产品展示,有四种实体生活空间模型,分别是年轻主题、家庭主题、高端主题和老主题。

王先生说,他想做的下一步是建立一所老年人培训学校,与日本机构和杭州机构合作,培养具有专业管理技能的院长或中层管理人员来管理产出。

同时,他也想在如何打造"健康家园"上做更多工作,加强与日本相关养老机构的合作,学习和引进国外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养老福利用品发展、养老机构管理等经验,以推动我国养老事业发挥一点余热作用。

银发王鹤鸣选择退休,但他的"退休生活"依然与房地产行业息息相关,为了推动人居优化不断努力,这或许是一位房地产行业30多年经验的热爱和责任,也代表了杭州当地很多房企创始人。

(原标题《王鹤鸣:杭州人居,最早出自"老18"房企》原作者金平。编辑:张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