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永彜家年豬送福
農曆年關将至,泸州市納溪區的傳統手工泡糖,用獨特的手工技藝和民俗文化,留住了年味,勾起遊子的思鄉愛家情懷。春節招待客人,納溪人的客廳中,少不了這一道香甜可口的美食。品一根道地的納溪泡糖,便可以讓泸州人回到甜蜜的童年,回味起那一抹濃濃的鄉愁。和納溪不同,泸州市叙永縣的彜家年豬文化,則通過少數民族獨有的“殺年豬”方式,為寒冬臘月帶來歡樂祥和的熱鬧氛圍。
殺年豬吃血旺期盼來年“越來越旺”
“血旺血旺,越吃越旺。”在泸州市叙永縣的水潦彜族鄉,“殺年豬”煮全鍋燙的時候,彜家人會反複念叨這一句話,期盼來年“越來越旺”。去年1月,叙永縣舉辦了首屆年豬文化節活動,上千彜鄉百姓齊聚一堂,殺年豬,吃全鍋湯,傳承傳統的農村彜族民俗文化。此後,彜家的“殺年豬”活動,便成了泸州最有特色的年俗活動之一。
每年春節前,叙永縣的彜家山村,空曠的幹田,原木搭建起平台,柏香、玉米、幹辣椒都會點綴出濃厚的彜家鄉土氣息。唢呐陣陣,鞭炮齊鳴,歡呼聲,歡笑聲讓原本寂靜的小山村年味盎然。殺年豬前,幹田裡設定的傳統的彜鄉娛樂項目轉轉秋,更是引來無數男女老少村民的激情參與,現場成了歡樂的海洋。
“殺年豬要先祭祭圈門神,再屠工祖師,才進行宰殺祭祀,并且還要進行年豬巡遊、年豬接福等。”當地村民李乾遠告訴記者,年豬文化在少數邊遠山區零星流傳,在叙永縣水潦彜族鄉雄光村,每到臘月時節,仍保持着殺年豬迎新年、祭祀神靈、祖傳方法制作臘香技藝,鄰裡鄉親聚在一起吃全鍋湯、嘗血旺以及體驗傳統農村娛樂這一傳統民俗。
做泡糖品鄉愁古鎮上的“家鄉味道”
“隻要你來了,就是我的客人。”春節臨近,泸州市納溪區天仙鎮樂道古鎮的牟大姐,邀請進店的客人品嘗納溪泡糖。“這是納溪的老手藝,很多老人還記得那香甜、松脆的感覺。”納溪泡糖源于清朝末年,1983年被中商部評為全國‘優質名特産品’”,其純手工的制作技藝成為幾代人的溫暖記憶。
近年來,納溪區挖掘和傳承手工技藝、民俗文化,把傳統手工技藝、民俗文化等諸多鄉愁元素植入“全域旅遊”中,打造特有的鄉村韻味遊,喚醒歲月的記憶,诠釋着地域文化的新底蘊,勾起遊子的思鄉愛家情懷。“小時候要吃塊泡糖,那得等過年。”汪先生離開納溪近半個世紀,回到樂道古鎮,因為泡糖和牟大姐聊了起來。“随着現代工業的發展,這純手工泡糖怕已經不多了。”
“氣溫高了,糖就要化,隻能選擇冬天做。”制作師傅鄒禮介紹。納溪泡糖選用上好的白砂糖、麥芽糖和芝麻,經過熬糖、冷卻、拉排等二十多道工序,産品定型時橫截面有大小孔共兩千多個,是泸州市獨有的特産。立足山村看世界,留住鄉愁年味濃。農曆年關将至,泡糖是一種鄉愁,更承載着濃濃的年味。
楊濤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曾業 攝影 楊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