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參加過南昌起義,建國後因犯錯被羅榮桓批評,差點沒有參加授銜

在我國的177名開國中将裡,有一位資曆很老,他曾參加過南昌起義,廣州起義,是從葉挺獨立團走來的,可是在1955年時,卻未參加授銜,原因是他犯了嚴重錯誤,後來,負責評銜的羅榮桓元帥嚴厲批評他後,還是主張授予他中将軍銜,因而在1956年補授。

他就是聶鶴亭。

他參加過南昌起義,建國後因犯錯被羅榮桓批評,差點沒有參加授銜

聶鶴亭安徽阜陽人,1905年出生,7歲時,他讀過私塾,後來由于家貧不得不辍學回家務農,2年後,在家裡的資助下,他再次前往國小讀書,16歲時,他考入了安慶皖江師範專科學校體育系。

也就是在安慶,他接觸了先進的革命思想,這一年,安徽鳳陽稅關監督倪道烺等人為了擴充軍費,強迫省議會削減本已決定增加的教育經費,省議會迫于他們的勢力,準備削減教育經費,安慶各院校的師生得知後,當即組織力量抗議,聶鶴亭參加了這次的示威,但是,他們的反抗力量弱小,很快便被強大的軍閥勢力鎮壓。

此事引起的“血案”震驚了全國,在全國輿論的譴責下,安徽省當局不得不将年度教育經費由92萬元增加至150萬元,雖然如此,罪魁禍首倪道烺等人卻是沒有受到任何的懲治。

從這件事中,聶鶴亭得知了一個道理,想要救國,讀書是不行的。

他參加過南昌起義,建國後因犯錯被羅榮桓批評,差點沒有參加授銜

1926年,聶鶴亭參加了國民革命軍,在葉挺獨立團當兵,幾次戰鬥後,聶鶴亭因作戰勇猛,升任了排長,同年底,他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大革命失敗後,聶鶴亭跟随葉挺部隊,參加了南昌起義,12月底,他再次參加了葉挺上司的廣州起義。

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以及廣州起義是我軍最為重要的三次起義,聶鶴亭能夠參加其中兩次,可以說,他在我軍的資曆是很老的。

廣州起義後,聶鶴亭撤到海陸豐工作,不久,他按照黨組織的指令傳回家鄉重建被敵人破壞的組織,1930年,聶鶴亭來到江西,尋找紅四軍。

毛主席得知來了一位參加過南昌起義的軍事幹部非常高興,立刻接見了他,半年後,聶鶴亭升任了紅軍副團長,第一次反圍剿戰鬥後,聶鶴亭升任團長,此後,他參加了中央蘇區的曆次反圍剿戰鬥。

土地革命時期,聶鶴亭曆任紅1軍團司令部作戰科科長,紅1軍團第1師參謀長等職,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圍剿戰鬥的失利,中央紅軍被迫長征,紅一軍團被任命為中央紅軍的先遣部隊,紅一師成為了紅一軍團的先遣部隊,這時,聶鶴亭被調任為紅1軍團第1師參謀長,關鍵時期,要聶鶴亭擔任如此職務,可見上級對他的信任和器重。

他參加過南昌起義,建國後因犯錯被羅榮桓批評,差點沒有參加授銜

遵義會議後,聶鶴亭回到了紅一軍團,繼續擔任作戰科科長。

紅軍到達陝北後,聶鶴亭被任命為紅一方面軍司令部第一科科長,抗戰全面爆發後,聶鶴亭被任命為軍委參謀部部長。

國共兩黨合作後,紅軍被整編為八路軍,南方諸省遊擊隊,則被整編為新四軍,在香港隐居的葉挺,成為了新四軍的首任軍長,他對于聶鶴亭這位老部下,還是非常器重的,因而在他就任新四軍後,當即向黨中央請示,希望能夠将聶鶴亭調到新四軍工作。

聶鶴亭得知葉挺要自己去新四軍,非常高興,毛主席同意了,同時,毛主席強調,說在他離開延安前,要他到自己那裡去一趟,聶鶴亭唯恐毛主席會出言挽留,就耍了一個“小聰明”,不辭而别,這次的不辭而别,也給他的一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後來他說:“當時自己實在太想去新四軍了,生怕毛主席變卦,不放他去新四軍,是以才……”

他參加過南昌起義,建國後因犯錯被羅榮桓批評,差點沒有參加授銜

後來,聶鶴亭曾多次想要和毛主席解釋此事,都沒有得到任何的機會,這也成為了他一生中的一個憾事。

抗戰時期,聶鶴亭曆任新四軍第4支隊“抗日軍政幹部訓練班”學員總隊總隊長,冀中軍區第4軍分區副司令員,晉察冀軍區參謀長等職。

抗戰勝利後,中央決定“向北發展,向南防禦”,随即抽調了一大批的幹部軍政人員前往東北,聶鶴亭就在其中,來到東北後,聶鶴亭被任命為松江軍區司令員兼哈爾濱衛戍司令員。

此後,他曆任遼吉軍區司令員,遼北軍區司令員,四野副參謀長等職。

沈陽戰役時,國民黨暫編五十三師在我軍發動前,曾向聶鶴亭提議要起義,聶鶴亭沒有請示上級,直接同意了,此事讓林彪,羅榮桓有些生氣,林彪認為,我軍兵臨城下,暫編五十三師見情況不對而起義,他們應該算是投誠,不算起義。

遼沈戰役結束後,四野揮師南下,作為四野的副參謀長,聶鶴亭參與指揮了宜(昌)沙(市)戰役,湘贛戰役,衡寶戰役、廣東戰役等。

他參加過南昌起義,建國後因犯錯被羅榮桓批評,差點沒有參加授銜

新中國成立後,聶鶴亭被任命為裝甲兵副司令員,他又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裝甲兵發展建設上,1955年,聶鶴亭軍功卓著,卻沒有參加授銜,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聶鶴亭發了牢騷,當時給他評為中将,他覺得低了,就去找了老上司羅榮桓,說是自己至少也應該是個上将,衆所周知,當時評銜除了軍功外,還有諸多原因,聶鶴亭的覺悟,讓羅榮桓很生氣,羅榮桓嚴厲的批評了他,

在《羅榮桓傳》中,有這麼一段話:有一位曾參加過“南昌起義”的老幹部,曆任重要職務,但在處理個人生活問題上屢有失當,進城以後,又犯有不服從組織配置設定的錯誤。羅榮桓曾經親自找他談話,批評了他的嚴重錯誤,嚴肅地警告他,如果不改,就要給他以嚴厲處分。但在評定他的軍銜時,羅榮桓全面分析了這位幹部的功過,還是主張授予他中将軍銜。”

他參加過南昌起義,建國後因犯錯被羅榮桓批評,差點沒有參加授銜

因而在1955年授銜時,聶鶴亭雖然并未參加,但是在1956年時,中央軍委為他重新補授為中将,此後,聶鶴亭曆任工程兵副司令員等職,1971年因病去世,享年66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