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曉天空之藍的人啊》畢竟是岡田麿裡(下稱岡媽)參與編劇的第若幹部動畫電影啦,也是超和平busters的第三部作品,當然依舊是那熟悉的味道和那熟悉的“藥量”了。一次次讓觀衆揪心與胃痛的對青春與愛戀的細膩情感描寫被愛好者們戲稱為“岡藥”,這也是超和平busters對作品企劃的宣傳賣點,不過在本次作品中,過大的藥量可以說是有些拖垮電影的節奏了嗯……有點早熟卻十分可靠的阿嗣在後半段中的戲份可以說是戛然而止了,這是十分遺憾的。
本次的舞台依舊是岡媽故鄉埼玉縣秩父市,若抛開那幾近傳統的“岡藥”元素,本次的故事是圍繞着“小小故鄉與大大都市”展開的。比起以往的校園舞台,本次面向的閱聽人年齡層也許要更大一些,是面向畢業在即或已畢業而想要在大城市中追逐夢想的年輕一代,以及與岡媽一樣,已經步入中年但仍然懷揣着對夢想的熱情之人。
夢想與都市
最近熱度頗高的b站mv《入海》展示的是即将步入社會的人們總是認為未來有着無限的可能,對未來抱有憧憬與希望,躍躍欲試的想要躍入人海,想要開辟出屬于自己的風雨燦爛。就像慎之一樣,就像岡媽一樣,就像我們一樣。
“都市”相對于“故鄉”是“外面的世界”,是未知的場所,是充滿無限可能性的地方,是人人向往的任何夢想都可以實作的名為“犍陀羅”的烏托邦。許多時候在我們的故鄉中是找不到通往我們所憧憬的夢想或其高度的階梯的,越是高度細化的專業越是如此。慎之所希望的音樂人是如此,擅長小衆特殊的飲食品的廚師是如此,桌遊店電影院等消費群體狹窄的服務業也是如此。同樣的,在人口規模與密度的制約下,小衆的愛好與與之比對的生活方式難以找到興趣相投的朋友,在興趣愛好中取得成就的喜悅亦無人得以分享。是以慎之離開了故鄉前往東京,是以岡媽“'躲進了'外面的世界”,是以我們中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願意擠進都市當中,甘願忍受一個很低但尚且看得見足夠多梯級的階梯的起點。即使在階梯裡爬的并不算高,但年輕人總是會有夢想的。

現實與故鄉
“旅行總是開始之前最快樂,狗兒總是狂吠之時最恐怖,女子總是背影之姿最美麗”,希望也是在追逐之前才是最璀璨的。剛剛畢業充滿理想與活力的年輕人躍入人海為夢想而忙碌,匆匆十餘年年少芳華轉瞬即逝,卻發現幾經風雨波折卻也往往無法攀登到自己曾經夢想的高度,經曆過這殘酷的現實反而是現代社會人的常态。這是慎之介的感受,是岡媽自身在自傳式的紀錄片《不能去學校的我到寫出【未聞花名】【心在呐喊】》中所流露的縮影,也是許許多多仍未能抓住夢想便已沒有多少“青春”剩餘之人的心理曆程。
不僅都市對将夢想寄托于它的人不留情面,孕育了一代人的故鄉偶爾也會産生強大的引力想要将他們束縛在此。或是選擇了不同道路的戀人;或是需要照顧的至親;亦或是熟人社會下左鄰右裡的七言八語。掙脫束縛鼓起勇氣擠進都市卻未能抓住夢想之人,回過神來卻已經難以在故鄉中找到那原本屬于自己的位置,于是那些本應熟悉又令人安心的環境也将變得乏味而令人厭惡。最終懷揣的夢想腐化為躁動的戾氣,自己變成曾經最不願意成為的人,就像慎之介那般,對着尚且攀上的高度妄自尊大,對同途的後來者咄咄逼人。
“小小的故鄉與大大的都市”
岡媽在秩父市長大,秩父市位于山谷環繞的盆地當中。
“盆地這玩意,說穿了就是将我們圍起來的高牆吧,我們都被關在一個巨大的牢籠裡,總之我要從這裡出去。”妹妹葵眼中的故鄉不過是束縛自身的牢籠。對于曾經因被霸淩而産生了自卑與社交障礙,進而在故鄉中難以找到容身之處的學生時代的岡媽來說,故鄉大抵也是如此。最初,故鄉是要逃離的場所。
十三年光陰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十三年足以讓年少的身影變成疲憊的背影,足以讓慎之變為慎之介。在湧動的人海之中,慎之試圖弄清自己是何時起與夢想漸行漸遠,試圖弄清曾經充滿勇氣追逐夢想的自己是為何再也擠不出一絲勇氣回到故鄉。在這未曾減慢速度的人海湧動之中,還未找到答案卻已發覺自己變成了慎之介。漸漸的,故鄉成為了陌生的地名。
畢業後的茜放棄了進入都市實作夢想的機會,選擇了在故鄉駐足。即将畢業的葵認為自己是将姐姐困在牢籠裡的束縛,是以必須不能選擇留在故鄉,是以自己必須得去東京。“井底之蛙,不會知道大海的遼闊,但是會知道天空有多藍。”“要是知道天有多藍,鮪魚蛋黃醬怎麼還比得上昆布呢。”——茜對于她自己留在故鄉的選擇并不迷茫也不後悔,葵才不是她的束縛,那是她的驕傲——“将最珍惜愛護的妹妹健康地養育成人”這才是茜自父母不幸身亡後最大的願望,是無需寄托于遙遠都市的,紮根于故鄉本土的夢想。這是追求茜而不得的正道未能明白的事情。是以茜能夠不帶任何埋怨也不留任何遺憾的說出“迄今為止的人生,也都是我自己選擇,自己做下的決定。”——畢竟對于群山環繞的盆地來說,鮪魚是“外面的世界”才能找到的東西呢。
當慎之介表明他是不會放棄追求自己時,茜的第一個想到的人是葵:“三個人嗎,是這樣啊,葵已經和那時候的我是相仿的年紀了啊……下次,就試試做做鮪魚蛋黃醬的飯團吧。”——三個人,意味着葵是将慎之與慎之介作為兩個完全獨立的個體去看待的,那麼這背後所蘊藏着的情感也就不言而喻了——在這相仿的年紀裡,葵也做出了與自己曾經做出的選擇相似的決定。——葵原來已經不再是自己一直以為的那個每時每刻都需要悉心照顧的小孩了,她已經成長得率直又善良了呢。發覺願望已經實作的當下,也就是時候開始人生當中的下一個夢想了吧。
對葵來說,在察覺到茜姐的心意與面臨過抉擇的成長後,愛着茜姐也被茜姐所愛的她意識到對未來的不經思索是對茜姐的辜負,于是她重新考慮了升學的意願并最終選擇了升學。畢竟,故鄉已經不再是需要逃離的場所。
對慎之介而言,在回想起自己夢想的初衷後,在對已經精疲力盡卻仍未能實作最初的夢想與諾言的“失敗”釋懷後,亦在察覺故鄉其實仍然有自己的容身之處後,即使“青春”已經所剩無幾,他也不想放棄,他也願意用其再一次賭出一個未來,他再一次的前往了大大的都市,就像大多數逐夢的背影都會經曆的那樣。與最初不同的是,這一次,故鄉會成為心中的綠洲。
故鄉會成為心中的綠洲。這是自幼被霸淩而産生自卑與社交障礙,在逃離了故鄉躍入人海後,看不清目标亦想不起歸宿,在想要自暴自棄的最低谷時因機緣巧合回到了故鄉并是以重新出發的岡媽的心理曆程的結語。是對與之相似,在擠入都市、躍入人海之後迷失了方向與歸宿之人的祝福。
順便附上片尾曲《葵》的歌詞~
"我們所想象的未來一定是
就像小時候找到的石頭一樣圓潤
沒有奇怪的傷痕
就像“和平”這個詞語描述的那樣
珍貴而平凡的人追逐夢想離開了小島
在心中懷揣夢想奔向了茫茫大海
莫名地哭泣,雙眼變得渾濁
說着再見,說着下次再見,将石頭抛向了天空
被巨大的力量擊潰的
那份孤獨,那份毒藥,喚醒了這獨一無二的世界
魔法是存在的啊
再見了,曾幾何時的少年的身影
還會再會,還會重逢
我會留着能夠這麼說的場所
将湛藍天空映入眼眸的調色闆中
深深收藏,緊緊包覆
連眼淚也化作夥伴
我們創造的未來一定是
像是繪本那般有着玻璃鞋與飛舞的魔女的童話故事
沒有什麼特别的理由但卻一直深深相信
嘿你怎麼在如此荒謬的大笑
在汗水中長大成人
就像在不知不覺中被壓倒的幸福田野間綻放的花苗
請讓花兒綻放到凋零吧
讓那萬丈光芒得以照耀一切
再見了,那天少年心中的夢想
還會再見,還會重逢
你仍然能夠從容地這麼說出口嗎?
将湛藍天空化作心中的綠洲
遊向它,深潛其中
還會再回來的
是以現在就讓我們道别吧,年少的身影
将湛藍天空映入眼眸的調色闆
連眼淚也化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