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大師分析《我不是藥神》,從中學習包含的商業知識1、創業的出發點是使用者的痛點2、信任,沒有信任就沒有買賣3、使命、願景、價值觀4、激勵的方式要因人而異5、團隊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人善用6、底線

最近看了謝春霖推出的《你真的看懂<我不是藥神>了嗎?電影裡還有哪些細思極恐的事情?》

在這個短視訊中,謝春霖分析了電影的主人公程勇從一無所有到創業成功,其中包含的商業知識。

他分别從使用者、産品、營銷、管道、團隊5個方面對程勇的創業活動進行了分析。

我從下面幾個方面談點自己受到的啟發。

看大師分析《我不是藥神》,從中學習包含的商業知識1、創業的出發點是使用者的痛點2、信任,沒有信任就沒有買賣3、使命、願景、價值觀4、激勵的方式要因人而異5、團隊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人善用6、底線

經常,我們會因為具有别人不具有的優勢或者管道,可以取得更便宜的産品資源,從取得成本低,取得容易的角度出發,建立自己的商品庫,然後去推銷這個産品,就像影片中程勇開始賣的印度神油一樣,有獨特的貨源,但是銷售收入一般。

這兒,謝春霖提出創業的出發點是使用者的痛點,而不是使用者的需求。

我們經常把需要和痛點看成是一樣的,事實上,痛點不是沒有被滿足的需要,而是使用者的害怕和恐懼。

就像短視訊中所舉的口渴的例子一樣,渴是人們的痛點,喝水是需求,當然了,也可以喝可樂。

解決渴這個問題的辦法有好多,比如,喝水、喝飲料,甚至其他的辦法,都能解決這個問題。

針對一個痛點可以有很多解決辦法,就是說會産生很多的需求。

解決痛點是根本,提供需求是工具。

先找到痛點,再找到解決痛點的辦法。解決痛點的辦法有很多,适合的能達到辦法才是有用的。

看大師分析《我不是藥神》,從中學習包含的商業知識1、創業的出發點是使用者的痛點2、信任,沒有信任就沒有買賣3、使命、願景、價值觀4、激勵的方式要因人而異5、團隊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人善用6、底線

影片中,程勇剛開始賣藥的時候,把外面要幾萬塊錢的藥5000元賣給醫院的病人,沒有人買他賣的藥。為啥,就是因為沒有信任。

後來,他找到了qq群的群主,有了qq群主的代言,給他帶來了更多的患者,也帶來了更多的信任和買賣。

就像現在的明星代言、網紅經濟就是信任轉移的具體表現。

那麼怎樣持久地建立信任?視訊中謝春霖分析了程勇建立信任的底層邏輯。

一是真心對他好,二是有能力對他好,三是一直對他好。

信任,是需要長期維持的,尤其是在出現特殊情況的時候。如果不能真心地為客戶着想,以前維護起來的信任就會随時坍塌。而如果在出現特殊情況的時候,還是一心想着客戶,客戶也會回報你更多的信任。

就像影片中遇到格列甯因為采購管道造成采購價格上漲的情況時,程勇還是堅持按原價把藥賣給了病友。

信任從這兒加深,病友把他真的當成了朋友。

看大師分析《我不是藥神》,從中學習包含的商業知識1、創業的出發點是使用者的痛點2、信任,沒有信任就沒有買賣3、使命、願景、價值觀4、激勵的方式要因人而異5、團隊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人善用6、底線

曆來我們總是覺得使命、願景、價值觀,是講給大公司的,在視訊中謝春霖分析了程勇團隊的使命、願景、價值觀。

程勇團隊的使命是救人,有了使命,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在每一個時刻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了方向和意義。

程勇團隊的願景是不要被抓住,還能賺點錢。

程勇團隊的價值觀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兩句話什麼意思?第一,救人比賺錢更重要,第二,做這件事是有可能被抓起來的,隻要能救人,我願意被抓起來。

使命、願景、價值觀,一直是被認為是虛頭巴腦的東西,是日常管理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個幾個人的小團隊,踐行了他們要救人的使命,是這麼的真實。

用錢是無法打造出一支有戰鬥力的團隊的,隻有用使命、願景、價值觀才能将團隊的力量聚在一起。

在這兒我想到了曾經有人分析過八路軍能打勝仗的原因,和國民黨部隊的差別,是因為八路軍有統一的使命和價值觀。

看大師分析《我不是藥神》,從中學習包含的商業知識1、創業的出發點是使用者的痛點2、信任,沒有信任就沒有買賣3、使命、願景、價值觀4、激勵的方式要因人而異5、團隊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人善用6、底線

在視訊中,謝春霖分析了程勇給團隊中人獎勵時,是包了一個小紅包和兩盒藥,而讓ktv男經理唱歌時,給的是大把的現金。他說,程勇給團隊中人獎勵時,發的那兩盒藥是救命的藥,是他們所需要的,而發給男經理的是錢,是男經理所需要的。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真實的事情,在我原來的機關中,有一個技術非常牛的人想從機關跳槽到其他機關,工資、獎金基于公司的薪酬體系,不可能給到他太多,老闆還想把他留下來,于是老闆給他說,幫助他在行業期刊上發表論文,給他申報勞動模範,他留了下來。除了物質上的獎勵以外,精神上的獎勵更能打動人心。

認真地去了解團隊中的每一個人,了解他們真正的需要,滿足他們最核心的需求,才會有更好的激勵效果。

給不同的人不同的激勵方式,給他們需要的激勵方式。

看大師分析《我不是藥神》,從中學習包含的商業知識1、創業的出發點是使用者的痛點2、信任,沒有信任就沒有買賣3、使命、願景、價值觀4、激勵的方式要因人而異5、團隊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人善用6、底線

唐僧西天取經,程勇銷售團隊,4個人、5個人的小團隊,每個人都有優勢,也都有缺點,發揮每個人的優勢,知人善用,即使再小的團隊,也一樣可以幹出一番大事業。

再好的項目,也不能觸碰法律的底線,哪怕你已經封神。

以上,是我看謝春霖解說《我不是藥神》中的商業邏輯的一點啟發。

各位朋友,你有不同看法嗎?

看大師分析《我不是藥神》,從中學習包含的商業知識1、創業的出發點是使用者的痛點2、信任,沒有信任就沒有買賣3、使命、願景、價值觀4、激勵的方式要因人而異5、團隊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人善用6、底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