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昨天到今天,#徐峥#話題和與之相關的#TST#話題,已經挂在熱搜榜一天了。
但始終未見回應。
不過張庭和她的TST已經确定“傳銷”無疑。
此時不回應,也不代表就沒關系。
據天眼查顯示,徐峥關聯企業有10家,均為存續狀态。
雖然從個人關聯企業來看,徐峥與張庭夫婦公司無直接股權關聯。
但徐峥這些年來多次被張庭及TST相關人員公開描述為:
“明星股東”、“TST的老闆”、“峥酒特邀宣傳大使”
據中國基建報消息,“TST庭秘密”曾經注冊多個“峥玖”商标,也涉獵國際分類酒、啤酒飲料。
2019年TST官方微網誌賬号曾釋出一張徐峥的海報,配文寫道:
“一分鐘了解TST峥玖系列,峥玖品牌特邀樂享大使,著名導演徐峥。”
TST庭秘密官網也被曝出曾寫:
“徐峥是我們TST的老闆,峥酒(TST峥玖·酙玖)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字樣
不過截至目前已無法搜尋到相關資訊。
此外,網上一張截圖顯示,傳銷代理們,經常說:
“徐峥是影帝、是導演、是慈善家,還是我們TST的老闆。”
還有《我不是藥神》上映時,出現了大量加入徐峥肖像及電影元素的TST宣傳海報,如:
“看完藥神一起喝峥玖”“我不是藥神,是酒神”等。
雖然據極目新聞記者查詢,《我不是藥神》的出品公司、宣發公司名單,以及電影片尾的感謝字幕中,卻沒有出現與TST相關的企業。
但多年來,徐峥并未對這些“标簽”予以正式否認。
是以,尴尬了吧。
想起徐峥曾說,“我願意做一個電影匠人,回到做電影的初心,做自己擅長的部分,做自己最喜歡的那個部分。”
如果沒有這趟渾水,徐峥真的有望成為話劇圈裡最會做生意的電影人。
1972年,徐峥出生于上海。18歲考入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進入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有表演天賦,加上刻苦訓練,徐峥很快在上海話劇界嶄露頭角。
1998年,26歲的他曾憑借話劇《股票的顔色》,獲得象征着話劇演員無上榮譽的白玉蘭戲劇獎最佳男主角獎。
隻是他拿獎的時候,昔日同學已經在橫店實作了财務自由。
不少人還接到了以萬計的廣告代言費。
這是演1000場話劇的收入總和。
計算這個結果時,徐峥正在台上給觀衆表演“癱瘓”。
一個人面對數百觀衆,表演了40分鐘植物人。
最後觀衆看懵了,徐峥“康複”了。
“文藝腔特别害文藝青年,它讓你接不上地氣,你隻能傳遞一種小衆的東西。藝術應該是一種手段,個人那些東西,應該放到後面去。”
放到後面去。徐峥不再裝腔,一頭紮進了電視劇裡。
不過雖然榮譽在身,但起初拍戲并不順利,出演的都是配角。
一直到一個叫範小天的導演拿着《春光燦爛豬八戒》的劇本找到他。
女主演是叙利亞大馬士革國際電影節、華表獎、金雞獎“三料影後”陶虹。
至于劇本,範導沒敢細說。
畢竟這部純靠想象而寫成的劇本講出來跟笑話一樣。
出演龍王的李立群就評價說:“以我拍戲多年的經驗,也無法預測這部劇播出後,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當然,對還沒有名氣又不演主角的徐峥,也不用多說。
結果,還是瞞不住了。
拍攝沒幾天,導演範小天就給劇組開了個會:劇本太荒誕,資方跑了,你們誰想演主角,誰就出錢。
徐峥一聽果斷出錢,雖然是個豬,但好歹是男一号。
這可能是最早的帶資進組。
也是徐峥人生中的第一筆投資,他選擇了投資自己。
而徐峥對自己的投資,可以說是最劃算的投資。
2000年1月,古裝神話劇《春光燦爛豬八戒》正式播出,在黑龍江平均收視率高達31%;在山東收視率30.87%......
徐峥一夜爆紅,身價倍漲。
戲外,徐峥也成功娶到了陶虹。還是先結婚,後談的戀愛。
同時徐峥也把還不懂傳銷但已經做起成人色情網站生意的張庭,介紹給了陶虹。
不知道徐峥會不會後悔。
反正當時新婚燕爾的徐峥正被張庭的勵志人生吸引,打算野心勃勃幹事業。
因為影視圈一直存在一個鄙視鍊,那就是混電影圈的演員,要比混電視劇的“進階”。
徐峥自然是羨慕那些被劃進電影圈的演員。
很快,機會出現了。
當時還是個新人導演的甯浩要籌拍《瘋狂的石頭》,他給陶虹寫了封信,請她演其中一個角色。
徐峥得知後,不要錢也要求參演。
最終,借着“馮董”一角兒徐峥算是拿到了電影圈的門票。
此後有了2007年的《愛情呼叫轉移》和2009年的《夜·店》。
以及2010年的《人在囧途》。
徐峥的導演才華也展露出來。
在拍《愛情呼叫轉移》時,徐峥建議用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來制造尴尬情境,讓片場為之驚歎。
《人在囧途》裡,徐峥又設計了光着身子,還打呼噜,磨牙,放屁,說夢話的另類“床戲”。
還為《人在囧途》想好了續集——“把蔥油餅賣到泰國去”。
不過拍完《泰囧》的徐峥,已經多了一個比10億導演更耀眼的身份——真樂道的公司老闆。
這家為促成《泰囧》鋪路的公司到今天,做“出品”“聯合出品”“發行”的電影至少有13部。
除去《囧媽》,餘下12部電影(資料截至2022年1月14日)累計票房合計超過了157億元。
僅按分賬比例,徐峥身價已超6億港元。
再加上2014年,張庭在電視節目中曾提到的:
她不光自己炒樓,還帶着陶虹、徐峥一起炒樓,賺了上千萬元。
還有2015年,徐峥又和甯浩、董平一起搞了一個上市公司歡喜傳媒。
從演員到導演再到商人,徐峥完成了三級跳。
值得一提的是,歡喜傳媒獨家鎖定了,包括甯浩、徐峥、陳可辛、王家衛、張藝謀等8位頂尖中國導演,未來6年的作品。
這麼論,張藝謀去年還在為徐峥打工。
等到《港囧》時,徐峥又開創了“上市公司提前買斷票房淨收入收益權”的玩法。
簡單說就是,徐峥提前押底,拿走收益,此後票房高,他可以再分。
萬一賠了,影響也不大。
到了2020年,徐峥的商業頭腦達到巅峰,他直接繞過院線,把《囧媽》搬到了網絡上。
據說《囧媽》的售價是6.3億元,少了院線分賬,後續分成更多。
但在觀衆眼裡,這部明明可以更好的電影,到底是摻和上了資本的爛味。
徐峥對此也很清楚。
在接受采訪時,他多次這樣說道自己的沖突人生:
為什麼要拍一部電影,它和你生命的聯系是什麼……如果隻是為了商業,那麼這(對我來說)是負面的。
是以,你說他眼中隻有錢吧,但他也一直在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你說他文藝吧,他親口跟TST這種東西扯上了關系。
可能徐峥對于藝術與商業,現實與理想,道德準則和人情世故,還是沒有做好完全平衡吧。
就像當年,徐峥曾對許知遠說,自己“很不喜歡這個字”,但誰讓它成功了呢,“不得不運用一下”。
而這種“不得不”的邏輯,最終讓徐峥喝下了“毒酒”:
當然,無論現實和理想,都是徐峥自己的選擇。
至于選擇所帶來的的問題,就得具體問題交給具體部門分析了。
一切還是等相關部門調查吧。
反正,有些事不為錢也要做,有些事不為錢也能做。
個中差別就是,一個合格的選擇者不僅會敏銳洞悉到價值,也會時刻考慮并肩負起社會責任。
無論何時,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終。
-完-
圖檔及資料來源:
《徐峥,一個商人》,市界,2022.01.16
《喝了張庭的“毒酒”,徐峥深陷TST風波》,鹽财經,2022.04.23
《熱搜第一!徐峥也卷進去了?》,極目新聞,2022.04.22
《徐峥的變形記:從演員到導演,再到商人》,李依珂,20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