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慶特産傳說(569) | 傳承了80多年的金角老四川牛肉幹,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味道鮮美,深受大家喜愛。作為美食之都的重慶,當然少不了國民小吃牛肉幹了。重慶是我國重要的畜牧業省市之一,山地為牛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尤其是盆周東北和東南的山區,是牛的主産區。好吃的重慶人有各種将牛肉做成爽口小吃的方法,既保持了牛肉耐咀嚼的風味,又能久存不變質,而且人體所需的多種礦物質和氨基酸在牛肉幹中恒久不變。

重慶特産傳說(569) | 傳承了80多年的金角老四川牛肉幹,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是以,重慶各地出産的牛肉幹,帶着重慶特有的香辣味和嚼勁,在全國牛肉幹大家庭中都享有美譽。今天,小編要介紹的,便是發源于重慶綦江,傳承了八十多年的中華老字号金角老四川牛肉幹。

重慶特産傳說(569) | 傳承了80多年的金角老四川牛肉幹,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生産金角老四川牌牛肉幹的重慶金星股份有限公司老廠房,始建于20世紀30年代,位于綦江區古南街道新山村社群80号。廠區座東向西,占地面積為7676平方米。2017年,《重慶市工業遺産保護與利用規劃》确定的96處工業遺産名錄中,金星公司的老廠房名列其中。

重慶特産傳說(569) | 傳承了80多年的金角老四川牛肉幹,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金角老四川牛肉幹的創始人叫溫文伯,牛肉幹初創于1937年。據1984年6月編纂印制的《重慶金星糖果廠志》介紹,當年溫文伯隻是在重慶雞王街(現在的民國街)上擺了一個賣鹵牛肉的小商攤,因為他的鹵料配方和鹵肉技術都是祖傳秘方,加上精選牛肉食材,是以他賣的鹵牛肉香味迥異,肉質綿長,在鹵肉行業獨具特色。

溫文伯每天隻鹵十多斤,是以要想買到他的鹵牛肉,要麼是提前訂制,要麼就是一大早就去店門等候。因為他姓溫,食客們就稱其為“溫牛肉”。“溫牛肉”的鹵牛肉味道巴适好吃,人們口口相傳,久而久之便名聲鵲起,方圓幾百裡的食客都慕名前往購買。

為了滿足食客們的需求,1937年春節後,“溫牛肉”擴大了鹵牛肉生産,他不但請了幫工,還收了粟超銀、陳光年、潘福生、蔣自革等幾名徒弟,并在配方上作了改進,味道品種上也逐漸增多。生産擴大了,品種增多了,鹵牛肉的保存期限又成了問題,特别是夏秋高溫季節,保鮮保質成了一大難題,這時候就有人提出來,把鹵牛肉做成牛肉幹。因為牛肉幹水份少,更宜于保質。“溫牛肉”試着生産了一批牛肉幹,沒想到的是,牛肉幹比鹵牛肉更受食客歡迎。從此以後,“溫牛肉”的鹵牛肉逐漸變成了牛肉幹。

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重慶成了陪都,大量逃難的外地人湧入重慶,重慶人口大增,“溫牛肉”的生意更加紅火。10多人的作坊,變成了60多人的民福食品廠,“溫牛肉”的家變成了廠房,每天生産200多斤牛肉幹還會供不應求。同時,“溫牛肉”還開發了“多味果汁”、五香、麻辣、煙熏、咖喱、燈影等十多個口味的牛肉幹,遠銷武漢、沙市、九江、上海、杭州等地。

據《重慶金星糖果廠志》,1951年6月,民福食品廠由私營企業變為合作企業,廠名改為:合技聯合。并成為一個擁有先進生産裝置,有120多名職工的中等規模食品企業。1954年,該廠作為首批合營企業進入國營行業,更廠名為:金星糖果廠。1965年,重慶市糕點公司将金星糖果廠搬遷到綦江,與原綦江怡心園糖果廠合并,成立了綦江金星糖果廠。企業搬到綦江後,糖果廠主要以生産糖果、糕點為主,牛肉幹為輔。後來牛肉幹熱銷,供不應求,就以牛肉幹為主,逐漸放棄了糖果糕點生産。食品廠的地方變了,但牛肉幹的品質沒有變,産品仍然擁用較好的市場和食客口碑。

1990年,廠方注冊了“金角”“老四川”兩個商标,金角老四川牌牛肉幹逐漸成了一個響亮的品牌。

重慶特産傳說(569) | 傳承了80多年的金角老四川牛肉幹,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金角老四川牛肉幹,以其特有的味道獨領食品市場風騷80多年,曾榮獲中商部優質産品、國家旅遊優質産品、國際品牌食品等稱号,可謂家喻戶曉,享譽全國。目前有五香牛肉幹、香辣牛肉幹、五香牛肉片、燒烤牛肉、山椒牛肉、鹵汁牛肉、禮盒牛肉等10多個系列100多個品種,系列産品以五香牛肉幹和麻辣牛肉幹最為著名。

重慶特産傳說(569) | 傳承了80多年的金角老四川牛肉幹,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重慶特産傳說(569) | 傳承了80多年的金角老四川牛肉幹,帶你走進小時候的記憶

來源:重慶地理地圖微信公衆号、綦江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