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林梢雁
這不,周一上班我就體驗到秋高氣爽的感覺了。
天空也許和人一樣開心吧,要不怎麼會用它蔚藍遼闊的胸懷,将一朵朵零散的白雲全部擁入懷中呢。
天遼闊,心透徹,一整天人的腳步都是輕盈的,假若心情不好,天氣都不會答應。
下午下班,我在坐班車回家的路上,還欣賞到了久違的晚霞。
晚霞是這樣的:
霞光滿天,耀眼奪目。
看得出來,太陽把最後的一抹溫柔留給了天空。
沿途樓房樹木車流在霞光的映襯下,産生了逆光的美景,以至于我的目光一路追随着晚霞,連大氣兒都不敢喘。
好像一個不小心,晚霞就會被吓跑一樣。
如果此時身居海邊,那一定是半江瑟瑟半江紅的美景吧。
以前聽搞攝影的朋友說過,日落前的2個小時是逆光拍攝的最佳時間。
此時,光線柔和,色彩斑斓,随手一拍就是一張唯美的照片。
逆光會使照片意境更深,韻味更濃。
現在,網上都有售賣日落燈,目的就是幫助愛美的人們随時拍出日落大片兒。
我們的車子一路追着晚霞,在與晚霞的兜兜轉轉中我回到了家。
也許在很多人的記憶中,少年時代人們是跟着炊煙和夕陽回家的。
黃昏的時候,長輩們在田間地頭幹完農活,擡起頭看一下天。
然後,祖父牽着一頭老牛,慢悠悠走在田埂上,走在鄉間的林蔭小路上。
夕陽半落炊煙起。
一縷縷炊煙從各家房頂上袅袅升起,夕陽的餘晖灑在牛背上、樹梢上、房頂的炊煙上,仿佛是一副塗了金粉的田園油畫。
隻可惜,随着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年輕的一代迅速逃離了鄉村,鄉村被遠遠地抛在後面了。
記憶中的炊煙也隻能在夢中出現了。
炊煙不在,回故鄉的路仿佛也被阻斷了。
如今,在城市某一個角落,晚霞獨自承擔了對故鄉緬懷的任務,成為外面的世界和故鄉之間最老套的連接配接方式。
在人流如織的現代城市中,奔波了一天的人們仿佛沿襲了跟着炊煙回家的習慣,每個人猶如急待歸林的倦鳥,一邊沐浴在日落霞光裡,一邊跟着晚霞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