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段伯宇爸爸與蔣介石是同學,他在國軍是少将,專向我軍提供情報

1949年,蔣介石敗退台灣之際,曾悲歎道:“是段氏兄弟毀了我東南半壁江山。”

這裡的段氏兄弟,指的正是段伯宇、段仲宇二兄弟。為什麼蔣介石會發出如此感歎呢?原來在蔣介石敗退台灣之時,是段伯宇在中間多次利用職務之便拖延了老蔣将物資運到台灣,并且還向我軍多次送來物資武器和重要情報。

可以說正是段伯宇的無畏精神,在蔣介石敗退台灣之時,才為我軍留下了許多物資與情報。如今段老已經逝世多年,謹以此文緬懷70多年前段老驚險曲折革命經曆。

1904年7月9日,段伯宇出生在河北省蠡縣孟嘗村。其父親段雲峰曾追随孫中山先生,在河北保定軍校就讀時與蔣介石是同學,并且還是同桌。

因為段雲峰年齡要長于蔣,遂蔣介石稱他為師哥。直到有一天,段家傳來喜事,段雲峰趕回家中,看到妻子生個大兒子,心中十分高興。

傳回軍校後,将這一喜訊告訴了蔣介石。蔣說道:“恭喜恭喜,祝賀你喜得貴子,不知師哥有沒有給兒子起名?”段雲峰回:“還沒有。”

随後蔣介石便給段嶽峰長子起個段伯宇的名字。宇的意思就是宏大的意思,寓意将來段伯宇可以有遠大的理想與作為。

後來在段伯宇七歲的時候,被送到學校讀書。在學校裡,段伯宇從來都是問題最多的學生,對于什麼不懂得,他都要刨根問底。

當時正趕上辛亥革命爆發之前,河北一帶活動比較頻繁,段伯宇的老師進也參與其中。段伯宇見到老師總是神神秘秘的,便詢問到是怎麼回事?老師原本是不想告訴他的,但七歲的段伯宇卻追問到底。

老師告訴他實情後。七歲的段伯宇卻說道:“光把皇帝拉下馬還不行,還要把封建制度給徹底鏟除,将那些剝削人民的貪官污吏全部鏟除。”

段伯宇的話讓老師十分驚訝,沒有想到剛剛七歲的孩子就有如此覺悟。從此以後,老師便把段伯宇當做重點培養對象。後來在段伯宇進讀中學的時候,就參加了革命組織。

然而段伯宇的志向卻不隻隻是在書本上救國,他決定要從軍。然而他認為前線的軍人實在是太苦了,還非常危險,他便想着學醫然後去前線當軍醫。

在1923年,段伯宇考入保定的河北大學醫學專業。段伯宇在這裡結識了地下黨員戴培元,并且有幸的了解到中共的有關曆史,段伯宇認為隻有中共才是真正的救國。

段伯宇爸爸與蔣介石是同學,他在國軍是少将,專向我軍提供情報

不過遺憾的是,戴培元因被出賣被迫離開了學校。段伯宇想要入黨的願望沒有實作。但他仍然積極組織帶頭反抗封建、并且進行一系列的愛國運動。然而在進行愛國行動之時,段伯宇并沒有荒廢學業,在大學畢業之時,還是醫學專業的優秀生。

後來在他父親朋友的推薦下,段伯宇來到國軍第三十二軍做了一名軍醫。當上軍醫後的他逐漸的發現,蔣軍内部實在是太腐敗了,很多将領都是以個人利益為上,段伯宇認為這樣的軍隊沒有前途。

直到1936年雙十二事變之後,他看到中共才是以民族利益為主,國家利益為上的部隊,非常敬佩中共上司人的心胸與作為。再加上抗日發生之後,中共八路軍創下了平型關大捷,再看下蔣軍屢戰屢敗的戰績成了鮮明對比。

段伯宇心中産生了想去延安參加中共的想法。後來在1938年2月,他以探親名義請了長假,從廣東輾轉來到了延安尋找中共組織。

段伯宇爸爸與蔣介石是同學,他在國軍是少将,專向我軍提供情報

延安革命組織

到達延安後,段伯宇積極參與到抗大學習,在這期間他還與中共許多上司人會面。并且還受到了毛主席的親自接見。

随後段伯宇表示要參加入黨。主席說:“你是第三十二軍的軍醫,我們在友軍中發展黨員非常謹慎。周恩來負責這方面的工作,你還是到重慶找一下他,他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複。”

就這樣,段伯宇來到重慶與周總理會面。後來在周總理的引薦下,段伯宇正是加入了共産黨。并且指出要他長期潛伏在蔣軍内部,密切關注蔣軍動态。

段伯宇毫不猶豫的接受了這一任務,并且傳回到第三十二軍。離開部隊半年的段伯宇非但沒有遭到處分,反而還升了職,這其中離不開他父親的關系,可以看出在蔣軍内部關系紐帶的腐敗。

傳回部隊内的段伯宇,決心為中共做些工作。後來他多次自己花錢購買槍支,并且親自送到組織手中,前後共兩次,一共送來了240餘把手槍。

直到1943年,段伯宇被送到重慶陸軍大學進修,在這裡他接觸到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且還都是蔣軍内部的重要将領。

段伯宇爸爸與蔣介石是同學,他在國軍是少将,專向我軍提供情報

段伯宇在陸大期間,努力刻苦學習,對中外戰争史進行着嚴謹的理論研究。由于段伯宇身上出色的軍事才能,在1946年陸大第七期畢業時,段伯宇被以優秀學員的身份被邀請到主席台上。

并且在這裡與蔣介石見到了面。蔣介石詢問道段伯宇:“你就是段雲峰的大兒子?”段伯宇回道:“你怎麼知道我父親的名字?”

蔣介石說:“我是你父親的同學,你的名字還是我取得,你弟弟叫段仲宇,他還在我侍從室裡當少校參謀,他的名字也是我取的,你父親沒有告訴你吧?”段伯宇一下子驚住了。

段伯宇爸爸與蔣介石是同學,他在國軍是少将,專向我軍提供情報

有了這一層關系,段伯宇很快便被蔣介石調到了身邊工作。經由将軍進階将領錢大鈞的推薦,段伯宇成為了蔣介石侍從室的進階參謀。

為此蔣介石還誇贊道:“你們段家父子三人都是陸大畢業,實在是黨國柱梁。”然而此時的蔣介石怎麼也不會想到,段伯宇會是中共黨員。

直到1947年,段伯宇由于工作出色,被晉升為少将高參,主要負責情報工作,屬于蔣介石罪要害的機密機關。

成為少将高參後的段伯宇,在當時軍風腐敗的蔣軍内部,的确算的上是清廉之人。并沒有像其他高官一樣,每天吃喝玩樂,轉移資産。而是一心放在如何救國、救民。

直到1949年的3月,蔣軍經曆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失敗,所有人都知道蔣軍敗亡是早晚之事。而人民解放軍渡江戰役馬上開始,段伯宇為了能出一份力,他向上司請了病假,借口要外出療養。

然而實際上他是穿梭在南京、杭州之間,準備着組織起義的事情。段伯宇以做生意的名義入住嘉興東吳飯店,并且與蔣軍第三十七師的賈亦斌取得聯系,他們原是陸大的同學。

段伯宇爸爸與蔣介石是同學,他在國軍是少将,專向我軍提供情報

賈亦斌

段伯宇說:“現在局勢已經明顯,解放軍在全國頻頻勝利,蔣軍也走向下坡路,你覺得我們該怎麼辦?”賈亦斌說:“我認為有機會就自己抓武裝,同蔣介石公開幹。”

他們二人研究了一個通宵,決定召開起義大會,并且将時間定為4月7日。随後在段伯宇的組織下,一場震驚全國的嘉興起義在1949年4月7日淩晨爆發了。

蔣介石得知消息後,氣的頭昏眼花,癱坐在椅子上,下令道:“讓駐守上海的湯恩伯組織十萬人馬,堵截段伯宇、賈亦斌一夥人。”

下午5時,起義部隊在浙江桐鄉與蔣軍相遇,形勢十分危急。然段伯宇與賈亦斌等人并沒有慌,而是沉着指揮突圍。

段伯宇爸爸與蔣介石是同學,他在國軍是少将,專向我軍提供情報

渡江戰役

最後在付出了近一半的兵力傷亡之後,起義部隊才突圍成功。而此時,我軍也已經渡過長江。

建國後,周總理曾對段伯宇與賈亦斌說道:“我軍之是以能順利過江,與你們策反,組織大起義,牽制蔣軍守江兵力是分不開的。”1949年之後,被委任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行政處長。最後段老于1998年9月23日逝世于北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