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之前,她最多是一個農村姑娘,在彈丸之地,鮮為人知。
而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召開,讓她走了好運,不但讓她美名遠揚,成為世界級網紅,名利雙收,而且越來越神秘無比。
關于她的過去,一位77歲的老人畫了32幅畫,徹底揭穿她的老底,讓你知道她以前是什麼樣子的。
這位老人叫吳蓬,原名吳士龍,1941年生于桐鄉石門,喜歡彈古琴,現居京城。
通過他畫的這個32幅畫,來看看她的過去是什麼樣的。
她的名字叫烏鎮。

▼1、【白蓮塔】
又稱西寶塔,建于北宋崇甯年間,曆代維修重有十多次,近期重建于西栅原址。
▼2、【白娘子橋】
白娘子橋在烏鎮北栅,據說橋墩有一家豆腐店,其女兒喜穿白色衣衫,其淳秀婉媚,人稱白娘子,故橋随之呼也。
▼3、【鮑廷博知不足齋】
烏鎮東郊四五裡處有楊樹灣,其地村落農家綠水環門,青山入窗,桑麻竹樹,彌望一色,其藏書數萬卷,為乾隆間著名藏書家。
▼4、【财神灣】
烏鎮東栅之财神灣,乃當年集市繁盛之地,其後東北隅即是孔家花園,孔家敗落後,即賣給孫家,成為當代藝術家木心先生之故居。
▼5、【訪盧閣】
在烏鎮中市應家橋南堍。傳說為陸羽茶聖訪盧同。
▼6、【放生橋】
在烏鎮西栅中段之石佛寺北,臨河有放生橋,常有悲慈之士,在此放生水族。
▼7、【分水墩】
原址在烏鎮北栅瀾溪塘橫泾港,與市河交彙處之河中央。明萬曆初,在宋代羅星舊址,拓寬築石埠建閣,上供文昌君,下塑龍王像,萬曆九年落成。清鹹豐十年毀,光緒廿三年重建。文昌閣西畔有秦太師橋,裡人稱其為佗師橋。據說宋代秦儈夫人王氏為烏鎮人氏。
▼8、【浮瀾橋】
是橋在烏鎮南栅,為明代宣德年間,邑人浮瀾先生壺敏所建,正德十三重建。
▼9、【孔另境故居】
孔另境乃茅盾夫人孔德沚之弟,為現代著名文學家、革命家,于光緒三十年出生在烏鎮東栅财神灣西北之孔家花園,雅稱庸園。此園乃孔另境祖父孔慶增所建,此處素稱烏鎮園林之精華,現已廢圮
▼10、【李樂故居】
李樂,字彥和,号臨川。生于明嘉靖十一年。三十四年中舉,隆慶二年進士。任江西新塗知縣,後升遷禮科給事中。為人剛正不阿,退居後在自家老宅開辟一園,名拳自園。掘荷花池,築餐英館、青蓮居,有長嘯、聞吟二亭,其自詠詩雲:與水風波不起,拳石意趣常嘉,主人有此樂地,何須再問桑麻?
▼11、【立志書院】
立志書院于清同治四年,由邑紳嚴辰盧小菊等創辦,光緒三十年改名立志國小,著名文學家沈雁冰為第一批學生。其處在烏鎮觀前街。
▼12、【林之翰故居】
林之翰,字甯伯。清康熙間,烏鎮西栅人。初學舉子,業年既壯而學醫。因号慎庵,精求醫理。十年成為浙北一代名醫。晚年著《四診抉微》《瘟疫論》《發炎論》《臨症元機》等書,其所著《咳證知原》之抄本現存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13、【六朝遺勝】
明萬曆間,湖州府同知金廷訓,為紀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與尚書沈約而建,位于烏鎮市河西岸。
▼14、【盧學漙故居】
烏鎮盧氏,原籍東陽縣,祖父盧小菊。同治十二年舉人,曆任青鎮立志書院山長學漙。出生于富紳書香之家,光緒廿八年中舉,民國元年出任奉天教育廳,十六年曆任南京中國銀行監察、交通銀行董事長兼浙江實業銀行常務董事。早年曾捐資修葺烏鎮壽聖塔、分水墩古迹,民國廿二年續修烏鎮青鎮志,曆時三年,耗資萬餘元。
▼15、【陸以湉故居】
陸以湉,字敬安,号定圃。清道光十二年舉人,十六年成進士,以知縣分發湖北後,改就教職選輔,台州府學教,授以湉精醫術,重視辯論,亦善詩文,有詩鈔詞鈔數卷。
▼16、【茅盾故居】
文學巨匠茅盾,原名沈雁冰,其故居在烏鎮觀前街。茅盾之胞弟沈澤民是我國早期的革命活動家與革命文學家,可惜英年早逝。
▼17、【沈泊塵故居】
沈泊塵生于清光緒十五年,自幼喪父,兄弟仨皆得叔父沈善保資助成人。民.國初,赴滬因好繪畫,在上海各報刊作諷刺漫畫,一九一八年九月,與其弟沈學仁共創漫畫專刊《上海潑克》,此乃我國第一份漫畫刊物,其故居在烏鎮南栅。
沈泊塵之堂兄沈裕君為光緒秀才,善書法,精篆刻。時梅蘭芳辦畫展鬻畫亦邀其展出書法。建國後,任中央文史館館員,壽至百齡。此乃古鎮罕見之士。
▼18、【沈骊英故居】
沈骊英,原名家蕙。故居在烏鎮南栅。祖父善蒸,精曆算,曾掌教上海廣方言館。父親承怿,法國巴黎大學法學博士。民.國十年骊英畢業于上海神州女中,後留美研究植物學,立志獻身科學,從事說稻小麥品種改良研究,其著作二十二種,大半載于英美作物育種學和生物學雜志上,常為各國學者所印證。
▼19、【施曾錫故居】
施曾錫,字詠沂,号香草,又号借林。烏鎮人,清代著名學者。乾隆十二年,以經中副榜貢生。著有《青鑄軒詩集》《不遠後齋雜著》等書,其故居在西栅。
▼20、【石佛寺】
烏鎮西栅之放生橋南畔,昭明書館遺迹西,為石佛古寺。有詩雲:鼎立同根丈六軀,斫山工匠世應無。不知他日飛來意,較比鴻毛重幾铢。
▼21、【壽聖塔】
又稱東寶塔。在烏鎮東塔,菜市橋北隅。建于北宋慶曆二年,毀于上世紀五十年代。
▼22、【湯國梨故居】
湯國梨,生于烏鎮南栅宋堡弄,為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夫人。是謂民.國名媛,婦女解放運動先驅。
▼23、【王濟故居】
王濟穎敏好學,弱冠為諸生,以高資入太學,授廣西橫州通判,其高遠雅潔,刻意詩詞,庭中遍植湖竹,公暇吟誦不辍。
其孫德隆德明,萬曆進士,授江西袁州府推官,在任力除弊政,頗有才識。升南京刑部,陝西司主事,曆任充州知府、廣西桂平道參議等。
▼24、【烏将軍廟】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雲:烏鎮府東南九十裡。唐元和初,鎮海節度使李锜反,有将軍烏姓者力抗于此而死。鎮是以以名立,建廟。現此廟在西栅。
▼25、【烏鎮雙橋】
烏鎮西栅有此兩橋。通濟橋者跨西栅港,仁濟橋者跨市河也。兩橋相距三四丈,人稱橋裡橋。
▼26、【西栅關帝廟文昌閣】
烏鎮西栅雙橋西去,有此宏偉建築,此乃近期做建。
▼27、【夏薰故居】
夏薰,字汝翼,号沖寰,青鎮人,明萬曆十四年進士,授冀州知州,泰昌元年,奉神州宗遺诏,提升為工部郎中。其人智深而勇沉外和,而介于書無所不讀,而詩高淡,人以為有王孟遺風。
▼28、【蕭家幹故居】
蕭家幹,字嵩嶺,烏鎮西栅人。畢業于蘇州英華中學,五四運動後,立志實業救國,就讀上海複旦大學工商管理系。建立西湖乳評廠,為發展民族乳品工業屢仆屢起,艱苦備嘗。當新中國成立後,在杭州輕工業局任工程師。
▼29、【修真觀】
是觀位于烏鎮中市,建立于北宋鹹平元年,戲台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鹹豐十年毀于戰亂,同治四年重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全面整修。
▼30、【嚴長墨花吟館】
嚴長原名仲澤,字淄生。清道光廿三年舉人,鹹豐九年進士,重視文教建設,為鄉梓廣育人才,為人剛正不阿,關懷民生疾苦,其侄孫嚴獨鶴為民.國時期辦封包人,著有《嚴獨鶴小說集》。
▼31、【張藝城宅】
張藝城,名蘭先祖,自蘇州遷居烏鎮,購宅于中市南花橋北堍。藝城自幼喜愛醫術,少年時,從沈子威習醫,清光緒三十一年學成,開業設診所于烏鎮南栅新橋弄。其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著有《中醫脈案》。
▼32、【轉船灣】
此灣乃明嘉靖間,刑部侍郎沈應龍所鑿,在古鎮賣魚橋西去西栅之東端。
【陳洪标寫字說畫 | 原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