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京建邺有個保險科技朋友圈,最近火了保費大省為何不是創新大省?行業“東風”何時吹起?創新藍圖如何落到實處?

文 | 陶魏斌

劉懋難的“朋友圈”火了。這幾天行業裡很多許久沒聯系的老朋友紛紛給她點贊,而微信通訊錄裡不停地跳出新的好友申請。

劉懋難是江蘇福懋控股的董事長,現在她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南京建邺·保險科技創新産業園營運方負責人。

7月6日下午,南京建邺·保險科技創新産業園開園暨金魚嘴每日路演“保險科技專場”在南京舉行。

活動安排在建邺金魚嘴基金街區最大的一個活動廳舉行,但場地還是顯得“局促”了點。“當天有關上司就來了十幾個,都很重視,後來我把活動新聞發了個朋友圈,北京的很多朋友都來向我了解我們園區的情況。”劉懋難介紹說。

如果我們了解有關保險科技行業的一些背景,大概就不會意外南京這個創新産業園為什麼一開園就能獲得如此關注。

某種程度上說,南京建邺這個保險科技創新産業園——也是全國第一個以衆創空間形式營運的保險科技行業的園區,就像一顆石頭丢進了水池裡,不僅現在能激起水花,若幹年後或許還将改變這個行業的生态。

江蘇是名副其實的保險大省,去年,江蘇省的保費收入超過5000億元,幾乎占到全國保費總收入的十分之一,在全國僅次于廣東省,排名第二。事實上,這幾年,全國保費收入的第一名,經常在廣東省和江蘇省之間輪替。

但這樣的一個保費收入大省,卻稱不上是保險“強省”——除了保險相關企業數量不多之外,也鮮有在行業内有影響力的大公司,并且這幾年,很多行業内的創新也基本上沒有江蘇的身影。

南京建邺有個保險科技朋友圈,最近火了保費大省為何不是創新大省?行業“東風”何時吹起?創新藍圖如何落到實處?

“這和中國金融行業發展的整體環境相關。”一位資深金融人士介紹說,“保險是金融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來說,北上廣深具有先天優勢。”

比如北京是國家宏觀經濟決策和金融管理部門所在地,政策資訊密集,溝通便捷高效,有利于金融機構提升營運效率,降低合規成本。而在最新一期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上海以740分的得分位列全球第4。

除了先天優勢不足之外,“産業規劃起步較晚”、“缺乏行業龍頭企業帶動”、“和地方資源結合度不夠”等,都是目前江蘇發展保險産業,甚至金融産業面臨的相同挑戰。

保險作為金融行業的一部分,産業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代表一個區域的金融發展水準和實力”。

從另一層面來說,保險行業還是經濟發展的“減震器”和社會的“穩定器”。

如何把江蘇的保險行業甚至金融業拉升一個台階?答案是借助“科技”力量,這也是所有業内人士的共識。

南京建邺有個保險科技朋友圈,最近火了保費大省為何不是創新大省?行業“東風”何時吹起?創新藍圖如何落到實處?

所謂金融科技是指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通過運用人工智能、大資料、雲計算、物聯網等資訊技術,改造和創新金融産品、經營模式以及業務流程,進而幫助金融行業“提質增效”。

這一點也得到了政府層面的認同。在去年南京建邺區區委全會上,當地政府就提出“加快建設一批金融服務中心和金融衆創空間,大力培育金融科技企業”。

沒有一座高樓大廈是建在沙灘上的。地方政府發出的“大力培育金融科技企業”決心,也有其自身發展的優勢。

首先是科技創新能力強。最近4年,南京市委1号檔案都是聚焦“創新”,這說明政府層面對創新的重視,相應的,南京的創新生态也在不斷優化,創新的主體不斷增加。資料顯示,這些年來,南京累計培育新型研發機構超過了400家、孵化招引科技企業超過6000家、獨角獸企業有17家。

其次,南京的金融增長勢頭很足。“十三五”以來,南京金融業增加值年均增長超過了10%,金融總資産達到了8萬億元,金融市場規模大緻能占到全江蘇省的20%。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裡,南京在全世界排名89位,在内地入選城市中排在第7。

南京建邺有個保險科技朋友圈,最近火了保費大省為何不是創新大省?行業“東風”何時吹起?創新藍圖如何落到實處?

還有一點是,南京的高端人才供給足。衆所周知的是,高端人才供給和科研開發能力是金融科技發展的基礎性要素。南京的大院大所數量在全國都排在前列,同時還建有一批國家級科技平台載體。

衡量一個城市人才供給水準的名額是“每萬人在校大學生、研究所學生數量”,南京排在全國第二,入選“雙一流”建設的高校和學科數量、在南京工作的兩院院士數量,南京位居全國第三。

南京還有一個優勢是金融資源要素比較全。在傳統金融企業方面,南京有各類法人銀行及銀行分支機構51家;保險機構的數量在全國名列前茅,幾乎所有全國性的重要保險公司都在南京設立分公司,各類保險公司總部及地方性總部達到了108家。

南京建邺有個保險科技朋友圈,最近火了保費大省為何不是創新大省?行業“東風”何時吹起?創新藍圖如何落到實處?

事實上,南京的金融創新有自己得天獨厚的土壤。大力發展金融科技,目前來說似乎是“萬事俱備”,那麼,“東風”又在哪裡?

來自杭州的米數科技是一家依托專業ai團隊和大資料,實作大健康和保險行業的跨界融合的創業公司,這家公司負責人參加過很多次的路演,但在南京建邺的這次金魚嘴每日路演“保險科技專場”路演,讓他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内容。

而從當地政府的角度來說,像米數科技這樣的創業團隊也是地方希望引進的。因為金魚嘴基金街區所在的建邺高新區,正選擇從保險科技賽道切入金融科技領域。

一方面,保險科技市場規模巨大,保險科技的應用場景也很廣泛,具有非常大的潛力。江蘇現在人均保費在全國排第一,南京的保險業在江蘇也是全省的領頭羊,另一方面,建邺區聚攏了大批保險機構,包括保險代理、保險銷售、保險公估、保險經紀等多種類型。

在7月6日的路演現場,除了米數科技之外,還有幾家來自北京、深圳和南京本地的保險行業的科技企業。

南京建邺有個保險科技朋友圈,最近火了保費大省為何不是創新大省?行業“東風”何時吹起?創新藍圖如何落到實處?

要引鳳,先築巢。這次落地金魚嘴金融街區的保險科技創新産業園,就是很好的一個樣本。而根據建邺高新區的規劃,未來要打造具有“金魚嘴特色”的保險科技産業園。

高新區希望通過金魚嘴基金街區的創投賦能,在實體空間與産業協同上,對這個保險科技産業園産生雙重集聚效應,進一步推動保險科技行業在南京、乃至江蘇的落地生根與轉型更新。

在未來,當地政府計劃設立金融(保險)科技的專項基金,創新貸款科技信貸産品,建立風險補償機制,多層次扶持保險科技創業公司,并最終形成金融科技企業的集聚效應,形成“金融+科技”、“基金+産業”的協同發展。

南京建邺有個保險科技朋友圈,最近火了保費大省為何不是創新大省?行業“東風”何時吹起?創新藍圖如何落到實處?

“作為全市金融業的重要承載區和增長極,建邺将舉全區之力高品質建設東部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區,其中,把握好金融科技這一金融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戰略高地是重中之重。”建邺區委常委、建邺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楊波介紹說。

很明顯,落地金魚嘴基金街區的保險科技産業園,絕不僅僅就是簽約幾家創業公司——高新區的雄心在于,要把這個産業園打造成全國性的保險和科技融彙發展的源泉之地。

“我們會定期舉辦行業内的沙龍,一邊邀請保險公司來釋出産品應用場景,一邊邀請科技公司來提供場景解決方案,同時我們也會安排監管部門來做前沿的保險業務趨勢探讨,真正把保險科技行業裡最新的應用方案和創新産品,從我們這裡走向市場。”作為保險行業的“老人”,劉懋難對自己新開辟的工作方向感到興奮。

未來,圍繞金融科技的前沿方向,金魚嘴基金街區還将不斷發力,一方面更多對接投資機構與項目資源,另一方面協助建邺區發揮好政府母基金投資與引導作用,為保險科技企業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