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協委員姜楠(左)和市政協委員孫學峰(中)做客《兩會直播間》。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李曉哲
加快既有優勢旅遊項目建設,加強旅遊大項目引進,打造滿足多樣化需求的精品旅遊線路,搭建旅遊大資料平台,面向國内外精準營銷,打造一流濱海度假旅遊勝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旅遊的内容有很多。如何進一步擴大青島旅遊産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1月12日,市政協委員、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新聞出版與版權管理處副處長姜楠和市政協委員、青年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長、青島市導遊協會會長孫學峰做客《兩會直播間》,就青島旅遊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對旅遊的定位更加精準
青島作為著名沿海旅遊城市,一直是國内外很多遊客向往的旅遊目的地。每年夏天的旅遊旺季,青島會迎來大量遊客,旅遊經濟的發達為青島整體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動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加快既有優勢旅遊項目建設,加強旅遊大項目引進,打造滿足多樣化需求的精品旅遊線路,搭建旅遊大資料平台,面向國内外精準營銷,辦好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青島峰會,打造一流濱海度假旅遊勝地。加強内部挖潛和外部引進,盡快做大會展業規模。
在市政協委員姜楠看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旅遊的定位更加精準,“發力到了點子上”。“現在很多城市都是千城一面,城市可識别度逐年縮小,‘連鎖城市’、‘此處即彼處’将使旅人喪失出行興趣。而青島作為全國知名的旅遊城市,在經濟發展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應吸取部分城市在發展中大拆大建的痛心教訓,突出城市可識别度,利用好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和環境,并做強做深。對此,報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姜楠說。
讓市政協委員孫學峰印象深刻的是報告中提到的搭建旅遊大資料平台,面向國内外精準營銷。“精準營銷讓我感觸很深,每年政府都會針對青島旅遊進行城市宣傳,到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去營銷,讓世界各地的遊客對青島的旅遊有更深入的了解,這些都對青島的旅遊有很好的拉動作用。”孫學峰說,此外,報告中提到,要打造滿足多樣化需求的精品旅遊線路。“這是旅遊的本,遊客要去一個城市旅遊,首先要調研去看什麼?什麼旅遊線路有吸引力?是以旅遊産品的設計是首位。”孫學峰認為,如何能挖掘新的旅遊資源,打造多元化、高水準的旅遊産品,吸引廣大遊客來青島消費,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内容。
用老建築串起文化之旅
青島旅遊行業的興衰,直接影響到整體經濟的發展,青島旅遊淡、旺季的差異,也是遏制旅遊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在訪談中,兩位政協委員都提到,雖然目前青島的旅遊業發展迅速,但是仍存在很多的短闆。姜楠認為,青島目前應該還屬于“候鳥旅遊城市”,“一到夏天,遊客們都一猛子紮過來,到青島來消暑度假。到了冬季,遊客就立馬銳減。究其原因是,淡季我們沒有更好的旅遊産品和項目吸引遊客。”姜楠說,但是青島本身并非沒有這方面的資源。在今年市兩會期間,姜楠就送出了一份關于以人文旅遊推動青島西部老城區發展的提案。他認為,除了打好海洋牌,利用好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還應珍惜百年滄桑記憶,整合人文旅遊資源,以此推動西部老城區複興發展。
“城市百年滄桑記憶往往是通過建築來展現,青島西部無論是中山路、湖北路、沂水路還是八大關,都留存有豐富的歐式百年建築資源,這是中國其他城市所不可比拟的獨特的寶貴财富。”姜楠說,很多百年建築,遊客路過時都特别想進去看一下,但是根本就走不進去,隻能隔着牆在外面拍個照,但這樣不解饞。是以,他建議應在對其普查的基礎上,甄選部分人文積澱濃厚和外貌風格獨特的建築,個體發展,活化資源,串起一顆顆“珍珠”,以點連線,根據其自身特點制定重點項目,形成西部文旅發展規劃圖。
“當然,還需要協調整合資源,對外整體推介,打造人文旅遊品牌,打破季節性旅遊城市标簽。”姜楠說,随着出行的友善,青年旅行者來青遊玩時對海洋的興奮熱度會很快消散,往往更鐘情于休閑、創意、文化類消費場所,如成都寬窄巷子、北京南鑼鼓巷。建議青島打造如“好客山東”一類脍炙人口的青島人文旅遊品牌,有導向性地對外整體推介青島人文旅遊特色,塑造青島在旅人心中的文化氛圍,不再過度強化世人已知的青島是海濱城市的形象化概念,打破青島季節性旅遊城市标簽,做到青島旅行無淡季。
打造青牌工業旅遊
短暫的旺季人山人海,漫長的淡季如何提高人氣,是政府、主管機關及旅遊企業共同關注的要點。在孫學峰看來,吃、住、行、遊、購、娛是旅遊的六大因素,一個城市,如何能吸引大量遊客,六大因素起着決定性的作用。“首先,民以食為天。旅遊者來到一個城市,飲食的特色是提高城市知名度的重要環節,北京王府井小吃街、南京夫子廟小吃街、雲南麗江古城四方街、上海城隍廟、成都寬窄巷子等等,都是遊客到達此城市必去消費的目的地。但在我們青島,就缺這樣一條小吃街。”孫學峰建議政府牽頭,打造一條具有青島飲食特色的綜合小吃街,滿足遊客需求。
此外,孫學峰也非常贊同姜楠關于打造青島百年曆史建築的旅遊産品的觀點,“比如青島的八大關、天主教堂、康有為故居等,都是宣傳青島文化、曆史建築吸引遊客的最佳産品。”孫學峰建議在保護的基礎上充分開發出來,形成拳頭的旅遊産品,像廈門的鼓浪嶼,以此帶動青島淡季旅遊。同時,他還建議打造青島品牌工業旅遊,“青島有這麼多知名企業,如海爾、海信、青啤、雙星、青島港,其中青島啤酒博物館現在已成為遊客來青島的主要參觀點。是以建議政府聯合各著名企業,多打造企業旅遊點,規範接待品質及看點,通過企業的知名度來增加來青旅遊者的數量。”
建議
加快開發青島特色民宿
如今,青島的旅遊業也出現了很多新興産業,比如民宿、會展等。孫學峰認為,一個城市的會展經濟也是拉動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建議針對會展經濟,青島能出台更多的優惠政策,扶持城市會展經濟各産業鍊的各個行業,制定簡易明确的招展獎勵制度,以此推動青島作為會展目的地的引吸力,促進青島經濟大發展。
“現在很多同質化的旅遊項目,大家都不感興趣了,特别是既有閑又有錢的遊客,反而都喜歡追求極緻體驗。”姜楠認為,近幾年,随着群眾休閑意識越來越強,民宿成了休閑旅遊的“新寵”。“為什麼有的人來到一個城市旅遊,不是就來玩兒一次,之後就跟這個城市say goodbye,而是心中有再回去看看的情結?這其中不僅有鄉愁的文化情懷,也許還在這裡體驗到了當地最好的自然風景,吃到了當地最好的農産品等。”
姜楠說,在發展民宿方面,青島也有優質的生态資源以及依山面海的環境資源。比如崂山區的青山社群等漁港漁村,以及青島很多美麗鄉村和魅力小鎮等,都可以與民宿挂鈎聯系起來,應加快開發具有青島特色的民宿。
此外,在旅遊大項目方面,孫學峰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要利用郵輪母港優勢,大力發展郵輪經濟。”孫學峰說,青島作為國際船舶大港,郵輪母港的建成投入,為青島旅遊大發展增添了巨大活力。“但應該進一步挖掘和充分利用這一優勢,與國際接軌,吸引更多的國際遊客來青島落腳旅遊,同時也争取讓國内的遊客走上郵輪參觀。”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