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的珍貴照片——緬懷洋基隊、比諾、姚學軒、田濤

作者:團結報黨派e家
抗戰的珍貴照片——緬懷洋基隊、比諾、姚學軒、田濤

這張照片之是以珍貴,是因為這張照片是在抗日戰争期間拍攝的,照片中的四個人,後來成為新中國文學界的重要人物。這張照片,從左到右,是碧烨、姚學軒、洋基、田濤。畢烨右手叉腰,左手扶着井架站立,旁邊姚學軒右手拿着一根枯枝蹲在井邊,旁邊洋基一家和田濤并排坐在井邊,從他們的眼神中,我們看到的是毅力和毅力。

  照片的來源

  這張照片拍攝于 1940 年初夏,位于老河口的南郊,現在是漢賓村的河邊。據《中國日報前線》研究會顧問何樂先生介紹,五戰區的印刷廠《中國前線日報》就位于羅漢寺。旁邊是一家服裝廠,一家槍支修理廠。再往南是楊林堡戰區幹練團的所在地。當時,洋基隊、姚學軒、比諾等都是《中國前線日報》的"特寫",田濤是該報副刊《台爾莊》的編輯,比諾剛從第一戰區趕來不久。當時,幾位年輕作家本應在郊區見面,在印刷廠取風或校對,他們遇到了日本人轟炸的舊河口。警戒解除後,幾個來自塵土隐蔽處的年輕人,互相關心,珍惜搶劫後的重逢。随行的軍事攝影記者提出要給他們拍一張照片,他們一拍,就拿到了這張珍貴的曆史照片。

  洋基隊一直被珍藏在這張照片中,當《洋基隊詩歌選集》出版時,他将其獻給了照片旁邊的銘文:1940年日本飛機在湖北省舊河口被炸後。比諾的小說《烏蘭海浪之夜》在《七七茶館》中完成,作者在其中拍攝了這張照片。

  對抗友誼

  1939年10月,武漢淪陷後,第五戰區司令官經過幾次曲折,遷往老河口。舊河口一度成為E、Yu和Yu抵抗前線的主要中心。中共長江局局長周恩來、董必武、五戰區司令員李宗仁談判成立最早的統一戰線組織之一第五戰區文化工作委員會。

  成立之初,中國共産黨的合作還處于和諧時期。共産黨員錢俊瑞邀請了顔克佳、姚學軒等進步作家參加。随後,一群文化名人來到了五戰區。在文化工作委員會,特别是洋基隊、姚學軒等人的上司和發起下,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日救助群衆運動,鑼鼓、歌曲、口号、口号、口号覆寫了大地。新華社多次報道舊河口的抗日文化工作。美國記者石門特勒在周恩來的介紹和推薦下一次專訪這次采訪中,稱贊它是"文化戰區""模範戰區"。

  1938年6月,當"保衛大武漢"的口号落雲端時,燕科佳、田濤、畢夜等一群血淋淋的文壇青年在武昌海馬巷的一家小客棧相遇,抗日戰争把這些血淋淋的朋友聚集在一起。武漢淪陷後,他們為之奔波,但從未失去聯系。

  田濤是洋基家族和比諾的"左翼聯盟"成員,1931年9月18日事件期間,他參加了北平學生愛國運動,在冰雪中遊行,在鐵軌上睡覺,攔截火車和在南京上訪,是一位活躍的年輕活動家。田濤是五戰區的"文化團體反日宣傳者"。在1940年1月31日的《中國前線日報》上,田濤向《大公報》《全國新聞周刊》和10多家報刊雜志出售手稿,介紹了抗日戰争前住在北平海灘附近一間小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裡的自己。

比諾當時是洛陽第一戰區《軍事靈魂》增刊的編輯。1939年5月,比諾在擔任編輯期間,"從第一戰區政治部秘書長的老式詩歌中退休,拒絕為使團政治處處長吳渤海少将的妻子送生日",冒犯了政治處處長吳渤海, 他被逮捕并被關押在監獄裡幾個月。被捕後,比諾繼續在獄中寫着他未完成的小說《南淮華》。後來因為王立喜作為重慶"作家代表團團長"通路洛陽,魏麗煌不敢問這件事,不好交代,才把比諾放行。1940 年 5 月,比諾收到集中營即将再次逮捕他的消息。比諾感到危險,決心離開第一戰區。後來,通過關系,蘇聯軍事顧問科利亞耶夫的軍用車輛,前往第五戰區。

  這一次,他們四人在老河口重逢,留下了這永恒的時刻。據1940年1月26日《每日新聞》報道,包括洋基隊和姚學軒、老舍、李偉、安宇、比諾等33人應邀為該報撰寫特刊,田濤擔任副主編", "台爾莊"。在這段時間裡,他們經常深入戰區,穿插着難民和受傷的士兵,冒着敵機轟炸采訪,在破碎的寺廟裡度過時光,躺在菜地裡寫作......激昂的文字像子彈一樣從筆端噴出,奮力趕走日本侵略者,他們也彼此結下了兄弟般的友誼。

  湖北綜合體

  新中國成立後,這四位作家仍然與湖北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其中,姚學軒、比諾和田濤住在中南文聯的家中,從事湖北文學工作。

  1963年7月,姚學軒調到武漢,擔任中南省作家協會(湖北省作家協會的前身)的專業作家。1978年2月中旬,姚學軒在湖北省第四屆文化代表大會選舉後當選為湖北省文化聯盟主席。在此期間,他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如"王昭君"。40年來,在毛主席等國家上司人的關心和支援下,曆史小說《李子成》的作者及相關創作講座已經完成。

  洋基隊被稱為當代中國的傑出詩人和著名作家。在五戰區工作期間,洋基隊多次與國家、濮陽、中鄉一起奔赴抗戰前線,出版了散文集《與龍同行》等多部人氣作品。後來,在北京擔任中共書記書記,但仍然沒有忘記"五戰區"之戰。

  1985年11月,老河口市舉辦了濮陽書院的繪畫畫展。在北京,洋基一家受邀舉筆,為他的第二故鄉老河口詩助:"田地漂流,濮陽打算留下來。在老年時來回回看,夢見自己的家鄉也感覺親近。"1991年5月,濮陽市舉辦的"玉陽孟昊詩社",接到邀請後,燕科家族的激情難以壓抑,心情高漲,樂于寫下詩《緬懷老巡遊》——為《渝陽市孟皓詩社》,詩中寫道:"兩個名城穿水,穿小滿周年紀念日。龍中古廟參加葛、村裡詩歌對浩然的崇拜。一年的黃昏往往通向過去,心靈突然冒煙。山川水色斑斓,我覺得自己路途艱難。他在題詞中說:"懷舊河口老遊泳的地方,驚奇地回想起,半個世紀過去了,和死水東走,記得那一年,煙熏,心狠狠,度假村小活,現在山的光和水的顔色應該勝過過去,人有雲老,腳氣充沛。"字裡行間,那一股強烈的懷舊和崇敬之情躍然紙上,這是老人對濮陽、老河口兩座城市的贊美和贊美。

比諾于1960年從新疆調到湖北省工作。曾兩次,近8年到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走訪江漢平原,寫成著名小說《丹鳳朝陽》,暢銷10萬冊。毛墩為這個頭銜寫了他一生中最長的旗幟。比諾一生創作小說、散文、報道文學等近1000萬字。2008年2月,比諾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終身成就藝術家"榮譽稱号。

  新中國成立後,田濤曆任中南文化聯盟編輯出版部副部長,長江文藝副總編輯,武漢市第三、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參與土地改革期間,他寫了《蘇水上遊》和《木船書》。後來參加反美援助北韓半年多,寫了《林錦河畔》。1954年,田濤參加武漢防洪工作,寫了《友誼》。1958年,田濤赴武漢鋼鐵廠,寫了《金光》和《現場總監》。1964年,他回到河北省文聯。(楊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