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姚雪垠著的李自成第二卷第40章1

作者:東方晨曦園
姚雪垠著的李自成第二卷第40章1

李信在客廳中同一批等候他的近房長輩們略作周旋,便進了二門,向總管家和幾個管事的仆人詢問些話,做了些吩咐,然後往後宅同大奶奶見面。李侔的妻子正在陪嫂子落淚,忽聽女仆們說大爺進來了,趕快起身回避。

湯夫人為着李信兄弟被逼造反,已經一整天食不下咽。但她是一個秉性剛強的人,一向在李府中當家理事,是以不管她如何憂心如焚,甚至懷着絕望和輕生的念頭,有許多事還得她強掙紮着做出決定,對管家和男女奴仆們發号施令。聽說李信進來,她站起來走到簾子裡邊迎接,按照一向規矩,讓他在正中八仙桌左邊鋪有紅座氈的太師椅上坐下,自己坐在右邊,傷心地硬咽起來。李信見妻子眼泡紅腫,雲鬟不整,臉色憔悴,心中也覺凄酸,但是他勉強笑着說:

“我不是回來了麼?還難過什麼?你們婦道人家的眼淚真多!”

湯夫人又抽咽幾聲,深深地籲口問氣,揩揩眼淚,哽咽說:“多謝皇天保佑,我們夫妻倆還能夠重見一面!”

湯夫人的貼身大丫環叫做彩雲的,向站在屋中的丫頭和仆婦們使個眼色,大家趕快靜悄悄地退了出去。她自己也退了出去。李信望着妻子說:

“我知道你為我操碎了心。仇家和贓官并沒有将我害死,咱夫妻幸而又團圓了,你應該高興才是。眼下戎馬倥偬,我更需要你幫助我料理一些事兒。你要是想不開,哭哭啼啼,反而擾亂我的方寸。你向來深明事理,應該心中明白,我同德齊除造反之外,别無路走。你在書子中勸我們懸崖勒馬,歧路回車,全是空話。事到如今,已經是騎虎難下了。”

湯夫人說:“雖說紅娘子為救你破了城,劫了獄,殺了朝廷命官,你同老二都有大罪,可是我看還沒有陷入絕境。你兄弟隻要死不造反,亡命遠方,就不算背叛朝廷,罪猶可恕。你們逃走吧,逃走吧!你兄弟二人遠走高飛,由我拼着一條命在家頂着。抄家,坐監,我都不怕。拼着向各家親戚張羅,在京城和省裡花去十萬八萬銀子,打通關節,把大事買個沒事。你兄弟在外,隐名埋姓,或是找一個地方藏身,或是到處飄泊,望門投止①。天寬地廣,五湖四海……”

①望門投止——到處逃命,看見人家就要求投宿。這句話原出于《後漢書·張儉傳》。

李信趁她硬咽得說不下去,輕輕歎息說:“你真糊塗!”

“我想,”湯夫人接着說,“你兄弟沒有做虧心事,自有神靈保佑。茫茫天涯,到處可以藏身。等過了三年五載,是非水落石出,沉冤昭雪,到那時你們平安回家,縱然已經傾家蕩産,倒可以做安分守己的清白良民,了此一生,強似跟着紅娘子失身做賊,陷于大逆,不忠不孝。要知道你們是李府公子,又是舉人、秀才,非同細民百姓!”

李信憤然說:“你不看今日事逼勢迫,隻能同紅娘子一道率領饑民起義,破釜沉舟,有進無退,方可死中求生。倘若害怕造反,瞻前顧後,困于書本上的‘忠孝’二字,必将來手就擒。這道理至淺至明,旁觀者個個清楚,你卻糊塗如此!如今朝政昏暗,官紳橫行;民間有天無日,是非颠倒。如此世界,我們負屈銜冤,實在無路昭雪。要想等到是非水落石出,你就等吧,等到黃河清,日頭從西邊出來!你也沒有想想,既然破了杞縣城,殺了朝廷命宮,朝廷必然發海捕文書,畫貌圖形,懸賞緝拿我和二弟。我兄弟逃出之後,難免不露形迹,很容易落人毒手。你望我兄弟倆出外逃生,實是勸我們早日送死。唉,真真糊塗!”

下午李侔回來時,也勸說過湯夫人如今隻有跟紅娘子一起造反才有生路,但她不聽。由于她居于長嫂地位,李侔不敢多批評她的糊塗思想。她知道李作從來很聽哥哥的話,是以她一直盼望同丈夫見面,勸說他迅速決斷,偕同李作外逃。如今聽丈夫說出不能外逃的道理,又連着說她糊塗,她才如夢乍醒,覺得李信兄弟反對外逃是有道理的,同時也感到十分絕望。沉默片刻,她歎了口氣,說:

“可是忠孝大節……”

李信截斷說:“倘若都按照書生愚見,死講一個‘忠’字;則自古至今就不會改朝換代,今日仍舊是夏桀王的子孫坐江山,不會有商湯、周武,也不會有從漢劉邦到朱洪武一流創業之主,天下永遠是一姓的天下。吊民伐罪正是頂天立地事業,何得謂大節有虧!倘若老百姓的心中不是另有一個是非,杞縣百姓斷不會一呼百應,幫助紅娘子破城殺官,救我出獄。倘若老百姓的心中不是另有一個是非,也不會紛紛投軍,願意随我起義。你千萬不要再存糊塗念頭,亂我方寸。我已決意造反,你别的話不用再說。紅娘子将我從獄中救出,她又是一軍之主,望你好生款待她,禮節上要隆重一點,千萬不可怠慢。”

湯夫人無可奈何地說:“我既然做你的妻室,禍福一體,生死都無二話。事到如今,我不再亂你的方寸就是。至于紅娘子,她救你出獄,我感激不盡。可是這一兩年倘若你不同她來往過多,被别人看在眼中,也不至于誣你與紅娘子同謀造反,還有種種難聽的話。我常聽你說紅娘子如何不是泛泛的女流之輩,早知今日,悔不當初……”

“當初怎樣?”

“我悔不該沒有早勸你納她為妾,也省卻别人亂說。大家公子,誰沒有三妻四妾?何況我自己素來多病,并沒有替你生兒養女!”

李信按捺着一股不舒服的感情,苦笑說:“我知道你的心神已亂,說出些不應該說的話。今晚我有許多要緊事等着料理,有些話咱們以後細談。此刻我望你隆重款待紅娘子,千萬不可因為她出身微賤,對她稍有輕視之意。”

湯夫人回答說:“我自從嫁到你家,身是冢婦①,不曾對親戚女眷有過失禮之處。何況我今日是李府内主,紅娘子是李府的救命恩人,更非一般女客相比,縱然我心亂如麻,也不會怠慢了她。你放心好了。”因丈夫起身要走,她向他深情地望了一眼,柔聲說:“你也該梳梳頭了,在班房中一定生了虱子。我叫一個丫頭來替你蓖蓖頭吧?”

①冢婦——長媳。按封建禮教,冢婦可以管理家務、主持祭祀、接待女客。

②大司馬第——意思是兵部尚書府。大司馬是上古中央政府中主管軍事的官名。明代士大夫喜歡拟古,稱兵部尚書為“大司馬”。

“此刻哪有閑工夫!”

李信走後,湯夫人即将男女管家喚到面前,吩咐他們準備以迎接貴客的禮節迎接紅帥。但是她在心中暗自說道:

“想不到家門不幸,使我這個名門大家的主婦屈身迎接一個江湖賣藝的繩妓!”

李府的兩個仆婦走在前邊帶路,打着兩盞舊的白紗燈籠,上有宋體朱書四字:“大司馬第”②。紅娘子的四名戎裝打扮的青年健婦跟在後邊,打着沒有字的白紗燈籠。一走近李府大門外邊,那站在兩旁石獅子跟前等候的仆人們按照迎接貴賓的老規矩,向院裡高聲傳呼:“紅帥駕到!”等候在二門口的仆人們又向裡邊高聲傳呼。裡邊是幾個婦女的聲音接着高聲傳呼。紅娘子擡頭向裡看,隻見大開儀門,兩行燈火輝煌,氣象森森。在兩軍陣上,紅娘子騎着戰馬,揮劍沖殺,血染衣袖,連眼也不眨一下,現在卻不由自主地感到呼吸有點短促,心頭怦怦亂跳,連她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緊張。李信和李作在二門迎候,陪着她走進内宅。一到第三進院門,李信兄弟向紅娘子一拱手,退了出去。紅娘子繼續由李府中較有頭面的丫頭彩雲和女管家引路前進。

大奶奶湯夫人和情婦奶劉氏已經在堂屋的階下迎候,背後簇擁着一大群丫環、仆婦。湯夫人懷着很深的階級成見,離很遠就暗暗打量着這個“江湖女俠”(這是從昨夜起她心中對紅娘子的稱呼)是否有輕浮舉止和習以為常的風騷神情。幾十個丫環、仆婦靜悄悄地站在東西兩廂的階上階下,都想看清楚這個能夠統兵打仗的女豪傑到底是什麼樣兒。在她們中間,有的想着這個敢揮劍殺人的女豪傑必定是一個膀寬腰圓、黑不楞敦①的母夜叉,有的風聞紅娘子生得不醜,但想着必是戲台上的山大王那種裝束,頭上插着一雙雉雞翎。在燈燭輝煌中,湯夫人和大家的眼睛猛然一亮,所有猜想中的影像全跑光了。

①黑不楞敦——河南土話,精黑面粗壯的面孔。

她們看見這位巾帼英雄是高條身材,上身穿一件藕荷色緊身短襖(沒人想到她内穿綿甲),束一條鵝黃絲縧,腰系寶劍,外技紫羔皮猩紅鬥篷,頭戴紫紅貢緞出風風帽,字首一塊碧玉,腳穿黑絨雙梁雲頭粉底馬靴,面貌端莊,眉眼英氣照人,神态大方,步履矯健,與湯夫人和丫環、仆婦們原來所想像的人物大不相同。跟随紅娘子前來的四名健婦都換了新綢箭袖短襖,緊束戰帶,腰插短劍,背插寶刀,一律紅綢標頭,雄赳赳,精神飽滿,猶如英武的男兵一般。湯夫人和所有的内眷、仆婢們都感到十分新鮮,吃驚,兩廂有人不覺發出來輕悄的噴噴聲,而沒人不暗暗在心中肅然起敬。

按照當時社會上一般規矩,一個江湖繩妓見到像湯夫人這樣宦門公子的奶奶,應該跪下磕頭,才算夠禮。然而紅娘子在來時已經想過,她今日不再是卑賤的人,而是一個義軍首領,不能再那樣行禮,自損身份。出于對李信的一向尊敬,和初次同湯夫人相見,她以對等身份對湯夫人深深一“福。

湯夫人趕快還禮,說:“紅帥是我家的救命恩人。隻是因為我的身子有病,未能遠迎,務望恕罪。”她不再輕視對方是一個出身卑賤的江湖繩妓,懷着真誠的感情接着說:“倘你不嫌棄我這個無用之人,咱們就以姊妹相待。來,請賢妹受我一拜,以謝賢妹的救命之恩。”

紅娘子連說“不敢當”,慌忙還禮。湯夫人又介紹說:

“這是我家情婦奶,你們也對拜一拜。”

當紅娘子同李作的妻子對拜時候,湯夫人又将她通身上下打量一眼,不禁心中贊道:“長得這麼俊俏的女子并不少,可是從來沒見過女流中有這樣英俊的人!”她拉着紅娘子的一隻手走進上房,忽然想着自己和幾個貼身使喚的丫環們的手都是小巧、柔嫩、手指纖細,而紅娘子的手雖不特别大,卻使她感到十分健壯有力,似乎還有繭皮,又不禁心中說:“到底是一員在馬上拉弓舞劍的女将,手就不同!”

她将紅娘子讓進上房,重新互相一拜,分賓主坐下。李作的妻子緊挨着她的旁邊坐下。她吩咐把跟随紅娘子來的四個婦女叫進來讓她看看。她們向湯夫人和情婦奶磕了頭,并排垂手肅立,等候問話。她們全是高條身材,肩寬腰細,十分結實爽利,神态英俊,絲毫沒有年輕婦女們站在生人面前的忸怩态度。湯夫人随即問了幾句話,知道她們都出身貧賤,有的是大戶人家的粗使奴婢,有的是農家女兒,自幼就飽受折磨。她望一望她們的戎裝打扮向紅娘子笑着問:

“她們可精通武藝?”

紅娘子回答說:“她們都是跟随我起義以後才學會了一點武藝,如今不行軍的時候還繼續每日練功。”

湯夫人贊歎不止,叫丫環彩雲趕快取出來四匹上等汴綢和四兩銀子賞賜她們,又吩咐拿出二十兩銀子賞賜那沒有跟着來的男女親兵。四個健婦叩頭謝賞,退出上房。湯夫人又拉着紅娘子的手,将貴客請進左首房間,也就是她平日休息、睡覺、讀書和做點針線活兒的閨房。情婦奶也一起進來。彩雲獻上三杯茶,站在一旁侍候。

在同紅娘子見面之前,她曾經希望勸說她的丈夫離開紅娘子的義軍,偕李侔逃往遠方,過了幾年後事情緩和,平安歸來。連李信兄弟出外應該帶哪兩個忠實可靠奴仆,她都想好了。不意李信不聽她的“忠勸”,反說她糊塗。随後她将最後一線希望寄托在紅娘子身上,并且在紅娘子來到前做了準備。她望着紅娘子歎息一聲,噙着淚說:

“賢妹,雖說是初次見面,可是我同你就像是親姊妹一般。何況,我們李府上下都感激你搭救大公子出獄,我當然比别人更要感激。剛才承賢妹送給我同情婦奶幾樣重禮我們卻之不恭,隻好拜收。我也同情婦奶準備了一些薄禮奉送賢妹,一則是回報賢妹厚賜,二則對賢妹的救命大恩借表感謝之意。另外,也臨時準備幾杯淡酒為賢妹解乏,明日再治酒宴洗塵。至于有一些心腹之言,酒後再與賢妹一談彩雲,去将準備好的禮物取來。”

彩雲剛出去,轉眼間又輕腳輕手地退了回來,手中卻是空的。大奶奶和情婦奶都用疑問的眼光望她。她走到紅娘子面前低聲說:

“從老營來了一位姐姐,說她有要緊軍情禀報。”

紅娘子問道:“大公子、二公子都知道了麼?”

彩雲說:“大爺、二爺已經知道。二爺往寨外察看去了;大爺正在同阖族爺們商議事情,叫她進來禀報紅帥知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