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的處理崇祯皇帝朱由檢的做法無疑是正确的,“葬以帝禮,祭以王禮”,這就是李自成的做法,可能崇祯皇帝至死都不會想到,厚葬自己的竟然是李自成,這個将自己逼死的人!

01
其實崇祯帝原本是不用死的,但是無奈骨子裡留着朱氏的血,崇祯一生勤政,恢複明朝的輝煌之心非常強烈,奈何這搖搖欲墜的燭火最終還是沒有護住,被李自成吹的一點火星子都不剩。
李自成兵臨城下,當時的翰林學士李明睿說:“皇帝如果想要保全性命,那就遷都南京吧!”
崇祯何嘗不想這樣,可是南下又得征兵,現如今明朝兵力大多都用來鎮壓那些起義軍,征兵也意味着要花錢,可是戶部沒錢,自己又沒錢,于是有的大臣獻計,說可以将太子留在京城,自己帶着官員前往南京定都,說不好還可以和南宋一樣,再混個百來年。
李自成劇照
問題就出在這裡,崇祯一心想要恢複國力,可是大臣并不這樣想,他們思念家鄉,隻有少部分人願意遷都跟着走,大部分都打着小算盤,就算失敗了自己也不至死,頂多也就損失一點利益。外面戰火紛飛,朝堂之内互相争論,一番辯論之後,崇祯最後也沒有走成,孤家寡人一個,這個時候不會再有人為他着想。
02
崇祯決定以身殉國,但是在自缢煤山之前還有幾件事要做。
一是勸周皇後自殺,周皇後作為一國之母,理應光彩節烈的死去;
二是下令讓嫔妃和懿安太後自盡,不能毀壞皇祖爺國體;
三是叫三個兒子逃跑,讓他們先想辦法逃走,如果能活命記住一定要給自己報仇;另外還想親手了結女兒長平公主的性命,以免落入敵人手裡。
說完這些,崇祯回到坤甯宮,看見周皇後已經上吊自盡,不由得說了一句“好”!随後又說:“如果李自成能夠放了朕的百姓,朕的屍體随便他處置!”
公元1644年3月18日的後半夜,崇祯和太監王承恩來到煤山(景山),在壽星亭附近的一顆大樹下上吊自盡,王承恩看見主子自盡,随後自己也在這棵樹上上吊自盡了。
03
李自成進了城,不知崇祯皇帝下落,甚至很多大臣都不知曉,直到22日才被發現,然而李自成并沒有鞭屍更沒有不敬,他看見大臣們都和崇祯的屍體以及周皇後的屍體離得遠遠地,很明顯是要劃清界限,唯獨李國祯趴在崇祯皇帝的屍體上失聲痛哭,李自成親手将其扶起,并下令以天子之禮厚葬崇祯,李自成還親自前去祭壇去憑吊崇祯帝,在梓宮四拜,淚流滿面。
當然李自成這樣做很可能是為了收買人心,但是李自成卻做的不徹底,他沒有聽崇祯的,善待百姓,而是大肆殺戮百姓,因為李自成認為這些人都無情無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