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多數農民起義失敗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還是有啥客觀原因?

秦末陳勝、吳廣所上司的大澤鄉起義;王莽篡漢之後所發生了綠林、赤眉大起義;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隋朝末年著名的瓦崗農民起義,河北窦建德所上司的農民起義,以及江淮杜伏威、輔公祏所上司的農民起義等;唐末的黃巢起義;北宋末年,宋江以及方臘所上司的農民起義;南宋初年的鐘相、楊幺起義;明末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起義;清末的太平天國起義。

大多數農民起義失敗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還是有啥客觀原因?

這樣一番看下來的話,曆史上所有的農民起義,幾乎無一不是以失敗而告終的,成功的隻有劉邦、劉秀、朱元璋等極少數人,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呢?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還是有啥客觀原因呢?

首先,不得不說,目不識丁的農民素質還是要差一些的,他們不會真正指揮打仗,也不會挑選人才,甚至就連正常的人事安排都不會。

比如陳勝吳廣起義時,曾派吳廣率20萬大軍去攻打荥陽,卻怎麼也拿不下來,自己還損失了不少的兵力。陳勝根本就看不出來,他的好友吳廣完全就不是帶兵的料,讓他去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那簡直就是去送人頭。結果秦軍大将章邯,隻帶了十幾萬臨時武裝起來的囚徒,就将其打得大敗,然後又徹底消滅了陳勝的全部隊伍。

是以說,正規軍的将領,其軍事素質還是要強于揭竿而起的農民的。

而鎮壓了鐘相、楊幺起義的嶽飛,就更不用說了。農民起義軍不僅不懂具體的戰術,一般也不會搞戰略經營,像赤眉軍,竟然不知道應該先占領有利地盤,而是腦殘地去占了個沒吃又沒喝的長安城,最後敗給了饑餓,相比之下,讀過書的劉秀就很懂戰略經營,他所占據的地盤全都是重要的産糧區,有了吃的,打仗自然有底氣。

大多數農民起義失敗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還是有啥客觀原因?

其次,農民軍的紀律性和心理素質,也都明顯不如職業正規軍,一遇到比較殘酷激烈的戰鬥,心理防線立馬就崩潰了。

比如瓦崗軍,起先打了幾個大勝仗,不可一世,可後來打了敗仗,就立馬不願意堅持了,全體投降了隋朝。還有李自成的百萬農民軍,一遇到訓練有素的八旗軍時,也是一觸即潰,根本不敢戀戰。反觀正規軍的心理素質就要強太多了,嶽家軍可是堅持戰鬥到最後一人的。

再者,農民起義的領袖大多不是政治老手,不會籠絡人心,也不會選拔真正忠心且有才能的部下,是以就會經常出現内讧,衆叛親離等情況。

比如最早的陳勝,剛一當上首領就目中無人,結果導緻了隊伍的分裂。瓦崗軍的首領翟讓則是不會看人,竟然讓心懷不軌的李密接替他的位置,結果被其恩将仇報所殺害,而李密自己根本又沒啥才能,最後隻得葬送了瓦崗寨。反觀劉秀,就很會籠絡人心,并且識人才,是以大家都願意跟他一起幹。

農民軍領袖還有一點也不好,那便是大多氣度狹窄,得志便猖狂,經常迫害部下。

大多數農民起義失敗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還是有啥客觀原因?

比如黃巢,殘酷對待部下,結果導緻了猛将朱溫的叛變,後來還成了圍剿黃巢的一支重要力量。太平天國的洪秀全亦是如此,猜疑心太重,先是殺了最有才華的部下楊秀清,而後又懷疑石達開,導緻其負氣出走,後來又大量封王,就是想讓部下互相牽制,不會危及到自己的權力,結果使得太平天國内部誰也不服誰,彼此勾心鬥角。

李自成同樣如此,竟然殺害了有才能的部下李岩,從此少了一位出主意的人。

最後,便是農民起義軍領袖大多目光短淺,根本就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

比如黃巢,一進了長安城,看到國庫中堆積如山的珍寶,立馬就邁不動腳了,忘記了乘勝追擊,結果最終害死了自己。還有洪秀全,在進了南京城後也是不思進取,天下還沒到手就開始享受了,大造宮殿,廣納美女。李自成就更荒唐了,為了美人陳圓圓就忘記了還必須拉攏吳三桂,不但害了自己,還害了天下。

而真正的政治家,可是連自己的親生閨女都願意送去跟人和親的,比如漢朝的皇帝,就曾多次送公主給匈奴單于,換來江山穩固,百姓安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