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世民敢向李淵造反,而朱棣卻為何不敢反朱元璋,問題到底出在哪?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有強大的勢力集團,朱棣雖是藩王,其實是空架子。這跟他們的曆史環境差異有關,從唐朝到大明過了七百年,藩王勢力呈直線下降趨勢。這跟宗法制沒落有很大關系,随着士族階層的崛起,藩王勢力作為皇權第一防範的勢力,受到越來越嚴格的控制和打壓。

兩者情況完全不一樣,不能簡單類比!從個人能力上來說,李世民十幾歲随父征戰,是李淵的左膀右臂;朱棣則是在對北元征戰中,才慢慢嶄露頭角,是朱元璋誅殺功臣的遺毒。李淵本質上是政治家,而朱元璋不光是政治家,還是出色的軍事家,朱棣想造他爹的反,沒拿本事。

最重要的是,李世民一直有自己的勢力集團,足以控制大局。朱棣所處的環境根本沒那條件,他自己除了一點王府護衛,根本就沒有兵,更别說文臣武将班底。

李世民敢向李淵造反,而朱棣卻為何不敢反朱元璋,問題到底出在哪?

李世民與朱棣的實力對比

李世民十七歲從軍,十九歲就作為父親的核心成員,為大唐建立四處征戰。雖然李世民大量篡改了曆史,誇大了自己的功勞,但不可否認,李世民少年英雄的事實,也不能否認,他是李唐建立的最重要勳臣。

大唐建立和統一戰争中,幾次重大的戰役,李世民都是首功:淺水原之戰平定隴西;并汾之戰,消滅宋金剛、劉武周;虎牢關之戰,滅王世充、窦建德;統一中原,滅劉黑闼、徐元朗。

完成這一系列功勳的李世民,此時也不過二十四歲!

李世民敢向李淵造反,而朱棣卻為何不敢反朱元璋,問題到底出在哪?

朱棣則不一樣,朱元璋雖然很注重對兒子們的教育,但是從來不讓他們上戰場。朱元璋打天下,靠的是淮西集團和浙東集團,兒子們基本隻管讀書。

朱棣接觸軍事,實際上是朱元璋誅殺功臣的後遺症,也跟他的封地靠近北元有關。洪武十三年,朱棣就藩北京,此後他才開始随軍參與對殘元勢力的軍事行動。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包括秦王、晉王、甯王和燕王在内,他們獲得了更多的軍事參與機會,藩鎮的軍事實力也相對突出。但要說朱棣的個人軍事才能,還沒有機會讓他盡情發揮。

也就是說,直到朱元璋去世,朱棣的軍事成就,跟李世民相比,那是天地之别,而這時,朱棣已經三十九歲了!李世民在這個年齡,都已經當了十一年的皇帝了。

朱元璋的軍事實力遠非李淵可比

即便朱棣想造反,恐怕他也會哆嗦!他老爹的實力,遠不是他能比的。朱元璋從一個赤貧的流浪漢,一步一步登上皇位,除了出色的政治才能,其軍事才能冠絕天下。

李世民敢向李淵造反,而朱棣卻為何不敢反朱元璋,問題到底出在哪?

事實上,如果不是朱允炆用非所人,朱棣不可能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連朱元璋刀下餘生的蝦兵蟹将,朱棣打起來都用盡了吃奶的勁,跟活閻王朱元璋扳手腕,他再吃幾筐鹽也未必行!

李淵本質上是政治家,至少他的軍事才能不突出。跟朱元璋靠武力起家不一樣,李淵更多的是依靠政治勢力。李淵家族是北魏八柱國,南北朝以來,門閥集團左右皇權,李淵正是利用家族優勢,獲得了大佬們的支援。本質上講,李淵得天下,軍事第二,政治第一。

朱元璋不一樣,窮得都沒聽說過政治,練一身肌肉腱子搶吃的才是第一要務。朱元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實打實的玩命拼出來的。是以,朱元璋的第一個标簽是軍事家,然後才是政治家。

造反沒有過得硬的軍事實力,一切都白談!李世民的軍事才能,李淵不服不行;朱元璋的軍事實力,甩朱棣幾條大街,沒法比!

朱棣不具備李世民的曆史條件

到了明朝,藩王基本完全堕落為寄生蟲,除了混吃等死,啥也幹不了,明初隻是瞬間的反彈,不是主流。

李世民敢向李淵造反,而朱棣卻為何不敢反朱元璋,問題到底出在哪?

李世民當時有天策府,儀同三司,有自己的政治班子,就像一個小朝廷。而且,李世民利用開國征戰的過程,收攏了一大批驕兵悍将,以及像房玄齡杜如晦這樣的治國之士,他們分别控制了大唐帝國的各個機要。

史書将玄武門之變描寫得那麼驚心動魄,其實政變沒開始,李世民基本就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了。李淵的内部,很多人早就投靠了李世民,這就是政變當天,李淵很快繳械的原因。甚至李世民連最壞的結果都準備好了——萬一玄武門失敗,就逃往洛陽,薛萬徹已經替他守住了最後的落腳地。

是以,除非政變過程有意外發生,否則李世民不可能失敗!

朱棣有什麼?除了藩王的招牌,和少量的親衛,什麼也沒有。别以為朱棣經常領兵北伐,軍權大得很,其實,隻有戰時,他才能憑皇帝的兵符調動軍隊,其他時候,軍隊根本不聽他的!相反,駐紮在北京的軍隊,卻是懸在朱棣頭上的一把刀。

别說朱元璋在世,即便朱允炆時代,若不是出現用人失誤,朱棣不會有任何機會。即便如此,朱棣還多次面臨危機,有一次絕望得差點抹脖子!

李世民敢向李淵造反,而朱棣卻為何不敢反朱元璋,問題到底出在哪?

李世民登基後的文臣武将,大多是他在天策府的舊班底,朱棣的團隊沒法比!不一定是能力問題,而是當時的環境,就沒給他創造獨立生長的空間!

李世民和朱棣造反的出發點不一樣

李世民造反是處心積慮,多年準備的結果。别看曆史說得那麼冠冕堂皇,所謂被李淵、李建成所逼,全是扯蛋。

朱棣不一樣,他造反更多是被逼上梁山!本來朱棣就不具備對抗朱允炆的條件,如果不是削藩事件,直接威脅到了他,朱棣很難下定決心。

朱允炆削藩後,朱棣一直想辦法避禍,朱允炆如果方法得當,首先拿朱棣開刀,朱棣毫無還手之力。或者削藩不過激,不把朱棣逼上絕路,恐怕朱棣就會在左右權衡中喪失機會!

李世民敢向李淵造反,而朱棣卻為何不敢反朱元璋,問題到底出在哪?

是以,李世民造反是必然事件,即便不造李淵的反,也要造李建成的反!朱棣則是被動行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事件!朱元璋在世,朱棣根本不可能有這個心思。朱允炆如果能給他出路,他也不大可能走上造反之路!

獻周世宗

三年耀武群雄服,一日回銮萬國春。

南北通歡永無事,謝恩歸去老陪臣。

上一篇: 贻耀州将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