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淩晨出場!“公募一哥”張坤最新重倉股來了,傅友興、馮波……這些知名基金經理買了什麼?

作者:中國證券報

易方達基金披露了易方達藍籌精選、易方達中小盤等基金二季報,“公募一哥”張坤重倉股浮出水面,二季度,張坤降低了食品飲料等行業的配置,增加了計算機等行業的配置。

此外,廣發基金傅友興、易方達基金馮波等知名基金經理管理産品的二季報也相繼釋出。傅友興增持了輕工、紡服等行業中估值成本效益較為合理的股票,馮波主要配置了網際網路、消費、新能源、家電、tmt、汽車等股票。

張坤:增加計算機等行業配置

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和易方達中小盤二季度股票倉位均有所下降,易方達藍籌精選股票倉位由一季度末的93.61%降至二季度末的90.17%,易方達中小盤股票倉位由一季度末的93.93%降至二季度末的70.36%。

重倉股方面,易方達藍籌精選前十大重倉股分别為香港交易所、招商銀行(a股+港股)、五糧液、騰訊控股、貴州茅台、泸州老窖、洋河股份、美團-w、海康威視、愛爾眼科。易方達中小盤的前十大重倉股分别為通策醫療、貴州茅台、恒生電子、華蘭生物、天壇生物、美年健康、五糧液、百潤股份、蘇泊爾、中炬高新。

張坤在季報中介紹,二季度組合對結構進行了調整,降低了食品飲料等行業的配置,增加了計算機等行業的配置。個股方面,依然長期持有商業模式出色、行業格局清晰、競争力強的優質公司。

張坤表示,疫情後,随着全球流動性的放松,全球股市都有了顯著上漲。對于一些市場公認長期有成長空間行業(科技、醫藥、消費、新能源)中的優質公司,除了業績增長的驅動,估值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面對越來越高的市盈率水準,對企業的估值方法也越來越多采用遠期(如2025年甚至2030年)市值貼現回當年,似乎隻有這樣,投資者才能獲得一個可以接受的回報率水準。

他認為,這樣的環境對投資人判斷正确率的要求是很高的。“我們發現,對于一些公司,在各種假設都兌現的情況下,可能未來5年能賺取貼現率或者比貼現率略高的收益率水準,但是一旦錯誤,可能就要面臨30%甚至50%的股價下跌。”在這種情況下,要麼在熱門行業進行深入研究,試圖獲得更高的機率确信度,要麼在不那麼擁擠的行業,稍微犧牲一些機率,承擔多一點不确定性,獲得更佳的賠率回報。“我經常這樣審視組合,如果股市暫停,5年後恢複交易,每個企業能帶來多少的預期複合收益率,從目前的判斷來看,未來幾年預期回報率下降可能是難以避免的。”

易方達藍籌精選前十大重倉股

淩晨出場!“公募一哥”張坤最新重倉股來了,傅友興、馮波……這些知名基金經理買了什麼?

來源:基金公告

易方達中小盤前十大重倉股

淩晨出場!“公募一哥”張坤最新重倉股來了,傅友興、馮波……這些知名基金經理買了什麼?

馮波:配置網際網路、消費、新能源等闆塊

馮波管理的易方達競争優勢企業今年1月發行時,認購規模達2398.58億元,創下公募基金曆史上單隻基金認購規模最大的紀錄。

馮波在二季報中介紹,易方達競争優勢企業二季度逐漸增加股票倉位,至期末達到63%。行業方面,主要配置了網際網路、消費、新能源、家電、tmt、汽車等。個股方面堅持從中長期次元選股,買入核心競争力強、估值合理、可能提供長期穩定回報的個股。

易方達競争優勢企業前十大重倉股

淩晨出場!“公募一哥”張坤最新重倉股來了,傅友興、馮波……這些知名基金經理買了什麼?

馮波表示,今年以來企業的估值出現了劇烈的分化,投資者對一些快速增長的行業和個股很慷慨地給予了高估值。從長期來看,高估值下股票的預期回報率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投資者預測的準确性。假設投資者對每一年企業增長預測的準确性為90%,那麼五年後對企業增長預測的準确性就變成了59%,可見預測的時間越長,準确性越低。二是行業或企業的增長超預期的機率。在高估值水準下,投資者的預期本身也是較高的,要超預期很難。但值得注意的是,處于快速成長期的行業或企業的增長往往是非線性的,而投資者的預期大多是線性的,這為超預期提供了可能性。從曆史上看,一些企業從0到1的過程,一些行業滲透率從10%到50%的過程中都曾經出現過非線性增長的情況。

從長期來看,投資者識别行業和企業超預期的能力,可能是高估值情況下,擷取超額回報的關鍵要素,這也對研究的前瞻性和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傅友興:尋找低估資産難度加大

廣發基金金牛基金經理傅友興管理的廣發睿陽三年定開二季報顯示,二季度,該基金股票倉位小幅下降。股票方面,持倉中的食品、機械、保險等公司的經營情況低于預期,基金相應做了減持;同時,基金增持了輕工、紡服等行業中估值成本效益較為合理的股票。

具體來看,廣發睿陽三年定開的重倉股包括羚銳制藥、貴州茅台、分衆傳媒、人福醫藥等公司。

廣發睿陽三年定開前十大重倉股

淩晨出場!“公募一哥”張坤最新重倉股來了,傅友興、馮波……這些知名基金經理買了什麼?

傅友興在季報中表示,目前,滬深兩市總市值合計約86萬億元,“市值/gdp”比值處于a股過去十年的中高區域。在此情況下,尋找低估資産的難度加大。從二季度的股市表現看,前期市場一緻認可的核心資産走勢出現分化,景氣度繼續保持的行業如新能源汽車、醫藥研發生産外包等公司的股價和估值再創新高,而景氣度或經營情況低于預期的公司似乎迎來戴維斯雙殺,短短幾個月内經曆了較大幅度的下跌。

曆史證明,個股由于其經營的趨勢變化偶爾會永久性地改變股價走勢,但均值回歸的規律在行業中往往屢試不爽。未來管理人将堅持審慎、嚴謹的态度,認真評估組合的安全邊際和風險收益比,努力為持有人實作基金資産的穩健增值。

編輯:王寅

淩晨出場!“公募一哥”張坤最新重倉股來了,傅友興、馮波……這些知名基金經理買了什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