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嶽飛墓前跪像本來隻有2人,為何又增成5人,為何現在隻有4人

作者:張生全精彩曆史

在杭州西湖嶽飛墓前,有四個鐵鑄的真人般大小的跪像。一邊是奸相秦桧和他的老婆王氏,另一邊是奸臣萬俟卨和張俊。

嶽飛墓前跪像本來隻有2人,為何又增成5人,為何現在隻有4人

(網絡配圖)

正是這四個人狼狽為奸,互相勾結,為了迎合高宗的旨意,制造了殺害嶽飛的千古冤案。他們就此被永遠地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日日遭遊人唾罵。即便在他們的跪像旁邊,“請勿吐痰”的提示十分醒目,但依然無法阻止遊人向他們表達内心的輕蔑,他們的頭上,尤其是秦桧的頭頂仍然痰迹斑斑。

清乾隆時期的進士秦大士遊覽了嶽飛墓後,抑制不住内心的憤慨,寫下了“人從宋後羞名桧,我到墳前愧姓秦”的千古名聯。由此可見,這幾個陷害嶽飛的奸佞,在人們心目中的醜惡形象。

其實,最開始跪在嶽飛墓前的隻有秦桧夫婦,後來逐漸增加,直到人數變成了5人。那麼,這些人是在什麼時候跪在了嶽飛墓前的呢?第5人又是誰呢?為什麼現在又變成了4個人了呢?

衆所周知,嶽飛出生在風雨飄搖的北宋末期,目睹了中國曆史上最為黑暗的一頁。國破家亡,外族入侵,生靈塗炭,懦弱昏庸的徽欽二帝被虜,山河淪陷。年少的嶽飛,抱着“精忠報國”之志,立下“重拾舊山河”之願,毅然從軍,随抗金名将宗澤鎮守開封。後率軍在建康、襄陽、郾城等地大敗金軍,收複了大片失地。

嶽飛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一往無前的決絕勇氣,成了南宋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也成為了金人無法逾越的高山和夢魇。金人不免哀歎:“撼山易,撼嶽家軍難。”金人名将金兀術,也數次差點被嶽飛活捉。

正當嶽飛高歌猛進,欲直搗黃龍之際,以秦桧為首的投降派,火急火燎地把他召回了臨安。從此嶽飛被解除兵權,并遭到秦桧等人的誣陷,以“莫須有”的罪名,将他殺害。

嶽飛墓前跪像本來隻有2人,為何又增成5人,為何現在隻有4人

(嶽飛)

39歲的嶽飛壯志未酬就含冤屈死,鑄成了中國曆史上最悲痛的千古冤案。

嶽飛遇害後,“市人聞之,凄怆有堕淚者”。臨安的百姓,無不聲淚俱下,扼腕歎息。“獄卒隗順負其屍出,逾城,至九曲叢祠中。故至今九曲王顯廟尚靈”。1162年,嶽飛冤獄終于被宋孝宗平反,嶽飛改葬在西湖栖霞嶺。

一直以來,嶽飛墓前并無佞臣跪像。直到明憲宗成化十一年,常熟人周木來到杭州任浙江布政使時,出于對民族英雄嶽飛的景仰,重修了嶽飛墓。同時,他對百姓憎恨秦桧之情,感同身受,用生鐵鑄造了秦桧夫婦跪像,以供人口誅筆伐。

秦桧是陷害嶽飛的主謀,讓他跪在嶽飛墓前理所應當。那麼,為什麼秦桧的老婆王氏也會享受這樣的“待遇”呢?

雖然史書中對王氏的記載很少,但也不難從一些書籍中找到她和秦桧密謀陷害嶽飛的證據。《西湖遊覽志馀·佞幸盤荒》載:“桧之欲殺嶽飛也,于東窗下與妻王氏謀之。王氏曰:‘擒虎易,縱虎難!’其意遂決。”

據說秦桧死後,被打入18層地獄,他托道士轉告王氏:“可煩傳語夫人,東窗事發矣。”這就是成語“東窗事發”的由來。

至于萬俟卨,一生依附于秦桧,肆意捏造證據,誣陷嶽飛延誤戰機,虛報軍情及逗留淮西等罪,是幫助秦桧收集嶽飛“謀反證據”之人,也就是秦桧的爪牙和幫兇。

嶽飛墓前跪像本來隻有2人,為何又增成5人,為何現在隻有4人

(秦桧劇照)

是以,在明武宗正德八年,秦桧夫婦跪像因長期日曬雨淋​而破爛不堪後,浙江都指揮李隆用銅重新鑄了秦桧、王氏的跪像,并增加了萬俟卨。三具跪像皆雙手反剪,跪于嶽飛墳前。

張俊這個人,其實在曆史上曾經風光無限,也曾和嶽飛一道,在抗金前線奮勇殺敵。

但兩人的價值觀存在很大的差異。嶽飛忠心報國,主戰恢複河山。而張俊卻一味地“保全富貴,取媚人主”。徽欽二帝被虜後,張俊便迫不及待地“懇辭勸進”,勸說趙構登基為帝。

同時,張俊還嫉賢妒能,在嶽飛抗金捷報頻傳之時,他卻屢遭挫敗。心理失衡之下,對嶽飛懷恨在心,欲除之而後快。

在這種性格和心理的作用下,張俊最終依附秦桧,兩人狼狽為奸,想方設法排斥打擊嶽飛,直到合謀陷害忠良。

是以,嶽飛之冤死,張俊是罪孽難逃的。《秦桧傳》裡說:“飛之死, 張俊有力焉。”

明神宗萬曆二十二年,秦桧夫婦、萬俟卨3人的跪像被憤怒的百姓再次損毀後,浙江按察副使範涞再鑄秦桧、王氏、萬俟卨跪像,并增加了張俊的跪像。

嶽飛墓前跪像本來隻有2人,為何又增成5人,為何現在隻有4人

(張俊劇照)

第5個人是羅汝楫,時任殿中侍禦史,和萬俟卨一起阿附秦桧。“與中丞何鑄交章論嶽飛,罷其樞筦”。他數次上奏彈劾嶽飛,污蔑嶽飛在淮西時“逗留不進”等所謂的罪名。

其後,羅汝楫又想方設法罷黜了嶽飛的大批部屬,還将替嶽飛鳴冤的劉子羽等數名官員,全都彈劾。為秦桧迫害嶽飛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得秦桧賞識,“桧怒,風汝楫論罷之”。

後來,羅汝楫的兒子羅願擔任鄂州知事時,屢有政績,但因為父親的緣故,一直不敢入嶽飛廟。“一日,自念吾政善,姑往祠之,甫拜,遽卒于像前”。

那麼,羅汝楫後來又為何被去掉了呢?

這是因為在雍正年間,李衛任職浙江巡撫時,認為羅汝楫連跪在嶽飛墓前的資格都沒有,下令拆除其跪像,隻留下了其餘4個人。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幾百年來,嶽飛的形象日益高大偉岸,而嶽飛墓前的四奸佞,則注定長跪于此,世代向忠魂謝罪,,向世人謝罪。

(參考資料:《宋史》《西湖遊覽志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