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徽菜,徽州菜的簡稱,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發源于南宋時期。主要由皖南菜、皖江菜、合肥菜、淮南菜、皖北菜五方菜式組成了徽菜風味,其中以皖南風味的徽州菜為代表風味。
每一個菜系都有它的獨到之處,徽菜一步步的發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簡單來說,徽菜主要有以下四中特征:
一是就地取材,食材新鮮。徽地盛産各種山珍河鮮家禽,使徽菜有了就地取材的基礎。是以,徽菜的菜品不僅突出了地方特色,食物的鮮美更是瞬間抓住了食客們的胃。
二是善用火候,火功獨到。徽菜根據不同原料的質地特點、和人們對菜色的要求,潛心鑽研,分别采用大火、中火、小火進行烹調。因材适用,将食材的最佳狀态呈現在食客們的面前。給了食客極大的享受與滿足。
三是注重食補,以食養身。徽菜繼承了祖國醫食同源的傳統,講究食補。讓人們不僅在味覺上得到了很大的享受,同時滋養了身體,提高了身體素質。可謂一舉多得。
徽菜曆史上品種豐富,經過挑選鞏固和創新,如今還有許多菜肴是食客們的心頭好,其最為人們熟知的菜肴有:腌鮮鳜魚(臭鳜魚)、問政山筍、徽州毛豆腐、徽州蒸雞、胡氏一品鍋、無為熏鴨、毛峰熏白魚、炒蝦絲、符離集燒雞、李鴻章大雜燴、三河酥鴨、包公魚、吳王貢鵝、荠菜圓子、王義興烤鴨、八公山豆腐、奶汁肥王魚、清湯白玉餃、淮王魚炖豆腐等名菜佳肴。
在徽菜的發展過程中,凝聚了無數代名廚的辛勤創造、辛苦鑽研。随着時代的進步,這些徽菜傳承人們從來沒有懈怠,他們交流技藝,互相切磋、代代傳承,代代進步,使得徽菜逐漸從徽州地區的山鄉風味脫穎而出,成了食客們口中津津樂道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