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李典新材料産業園的盈德智能鋼構制造項目現場機器轟鳴、重卡穿梭,勞工們正忙着運輸材料、吊裝結構。“目前鋼結構已吊裝完成,分廠房也‘上梁’完畢,預計12月底就能主體封頂。”“盈德制造”項目負責人王穩進介紹。
作為李典鎮、同時也是廣陵區首批“拿地即開工”項目,“盈德制造”項目總投資1.5億元,将建成蘇中地區重要橋梁鋼結構智能制造中心,預計年開票銷售達2億元,納稅超1000萬元。“從坐在桌前簽合同到7月28日拿地開工,前後還不到一個月,這在廣陵區還是首次,可以說,各方面都超出了我們的預期。”王穩進由衷感慨。
“對企業而言,效率就是生命。項目早開工,就能早建成、早達效。今年以來,我們積極探索‘拿地即開工’項目建設新模式,在流程審批上做‘減法’,在服務效能上做‘加法’,實作了‘盈德制造’‘嘉和鋼鐵’等廣陵首批‘拿地即開工’項目建設加速跑,不斷重新整理項目建設的‘廣陵速度’。”李典鎮新材料産業園主任俞德松說。
“拿地即開工”速度之快,項目審批初見真章。前不久,李典鎮行政審批局、經濟發展局、住建局等職能審批部門創新工作機制,協調配合關聯,建構預審認定鍊,通過對多個審批流程進行合并辦理,改“串聯”為“并聯”,使項目建設手續辦理實作“秒批”。
“過去各項建築材料審批涉及面廣、情況複雜,光材料報送,企業就得來往各部門十餘次,還得商讨立項、方案規劃、施工許可等,最終走完所有流程用時1年都不稀奇。現在,企業隻需遞交材料、簽字确認、繳納資金‘開工三步走’,中間環節由我們上門協商服務,并聯審批,簡化非必要流程,不出1個月,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開工證等‘五證’即可‘火箭式’包辦到位,實作項目拿地即開工。”李典鎮行政審批局局長朱軍表示,如此開好頭、起好步,既縮短企業報建時間,又降低企業财務成本,項目建設才能真正赢在“起跑線”上。
同為項目推進的排頭兵,李典鎮經濟發展局積極發揮金牌店小二精神,啟動項目推進“直通車辦理”,提供幫代辦一條龍服務,“縮短建設時間就是為企業節省成本,不僅是審批上,建設過程我們也緊跟序時進度,一盯到底,通過個性化制定‘一企一案’,全方位減少疫情、環境、建築垃圾等外部因素影響,想企業所想、解企業所急,助力項目推進快上加快。”李典鎮經濟發展局局長朱道勇說。
疫情拖慢了建設速度,但拖不住李典服務的步伐。受疫情影響,“盈德制造”施工機關“恒進集團”陷入停工。“得知情況後,我們第一時間着手查驗工地勞工核酸檢測、健康碼等情況,加班加點幾乎不離崗,僅用1到2天就完成200餘人的資訊台賬,并為工地提供消毒消殺、人員管控等方面指導。”李典鎮行政審批局幫代辦主任張月婷介紹,在園區的不懈努力下,“恒進集團”得以迅速辦結複工許可等手續,成為廣陵區第一批建築業複工企業,快馬加鞭推動“盈德制造”緊追序時,最大限度減少了疫情對項目建設的影響。
除外,李典鎮還積極落實《揚州市廣陵區人民政府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援企業發展十條措施》《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促進建築領域平穩發展的若幹意見》等惠企政策,助力項目快建設、企業快發展。“通過對項目投資方和施工方的政策關懷,確定項目複工後能第一時間恢複建設,勞工安心,企業也放心。”李典鎮經濟發展局黨支部書記周俊說,目前來看,李典鎮首批“拿地即開工項目”建設成效顯著,除“盈德制造”項目外,“嘉和鋼鐵”也順利完成基礎結建構設,主體工程年前即可封頂,“後續我們還會繼續優化提升,将好經驗、好做法推廣下去,争取創造更多‘拿地即開工’項目建設樣闆。”
(來源:廣陵區人民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