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濠江人,這道獨特的佛手排骨你吃過嗎?

作者:Beiqing.com

食在廣東,味在潮汕。潮菜作為粵菜重要的一支,有許多的傳統菜是非常獨特的,例如佛手排骨。這道在濠江和潮陽一帶較為常見的菜,你熟悉嗎?

濠江人,這道獨特的佛手排骨你吃過嗎?

這就是佛手排骨。青年民俗研究者黃峻青時常在潮汕三市奔走,今天,他也是第一次吃到佛手排骨。

濠江人,這道獨特的佛手排骨你吃過嗎?

▲ 青年民俗研究者黃峻青

黃峻青仔細地品嘗着這道佛手排骨,發現這看似不起眼的這團小肉球,其實内有乾坤,“除了豬肉之外,還有馬蹄、蝦,有些海鮮的味道來調動肉的鮮味,馬蹄也會顯得比較爽口”。

看來,這是一道不簡單的手工菜,我們也找到濠江澳頭的朱姐,為我們展示佛手排骨的制作過程。

濠江人,這道獨特的佛手排骨你吃過嗎?

▲ 濠江區澳頭餐飲經營者朱瑞芬

朱姐告訴我們:“佛手排骨是要先買新鮮的排骨,剁成一節一節,差不多6公分的長度,咱們就得剔除它的肉,剔成這樣,這些肉剔出來但又得留下一點兒肉,留下一點兒肉嘴裡可以嚼一下,就像是可以從骨頭撕一些肉出來。”

一根排骨去頭去尾剩下中間的部分,剔出肉之後,骨頭還要放在秘制的湯裡腌制,這樣,骨頭本身就成為可以品味的部分。

濠江人,這道獨特的佛手排骨你吃過嗎?

朱姐說:“把肉拆出來剁碎,剁成像肉末一樣,就來加蝦,加馬蹄、香菇,紅辣椒粒,姜米,蔥,加方魚翅脯,加方魚的目的是就會鮮甜,裡面有魚的鮮味,就會甜,做成一粒一粒沾着面粉炸了吃,濠江上桌傳統留下來的菜式。”

濠江人,這道獨特的佛手排骨你吃過嗎?

這些料被剁碎捏成團,看起來還有點兒“獅子頭”的樣子。不過,關于佛手排骨的曆史,并沒有太多的記載。根據潮菜研究者陳坤達的假設和推斷,這個菜應該是受到了江浙菜式“獅子頭”的影響發展改良而來的。

濠江人,這道獨特的佛手排骨你吃過嗎?

▲ 潮菜研究者陳坤達

“因為在四五百年以前,達濠埠是非常繁華,是以吸引了各地的人到這裡來這裡做生意。這樣一來各地來的廚師裡面有一部分是來自江浙地區,現在咱們非常多的菜是帶着江浙地區淮揚菜裡面一些元素,比如說現在在達濠‘食桌’菜裡面非常流行的佛手排骨”,陳坤達說。

現今,佛手排骨多出現在濠江、潮陽一帶,識者不多,但在上個世紀潮菜大師朱彪初出版的菜單書籍當中,這道傳統菜式被納入其中,其做法在用料和比例上更為繁雜,如加入肥肉和瘦肉,而這也更接近于獅子頭的用料。

濠江人,這道獨特的佛手排骨你吃過嗎?

而對于濠江佛手排骨的做法由來,黃峻青也有自己的推斷:“在我們潮汕鄉下的一些祭祀的活動是以豬肉為主的。有的時候是拜全豬,那麼拜全豬在宗族來食桌的情況下,這隻豬怎麼處理?怎麼變換菜式變換口味、同時又要照顧到老人小孩。類似這樣的佛手排骨,我感覺他的肉剁碎了,是可以照顧到一些牙口不是太好的老人。”

在潮汕地區,處理祭品菜衍生出來的美食小吃并不少見,如豬頭肉處理成豬頭粽、肉脯等等,而佛手排骨更展現了潮菜的精工細作和奇思妙想。

濠江人,這道獨特的佛手排骨你吃過嗎?

黃峻青說:“我們很多炒菜的菜都是食材非常普通,但是添加了廚師手工的東西在裡面。他的想法、他的奇思妙想然後化平常為神奇,變成的另外一種在造型上、在口感上變成了和普通豬肉不一樣的一道菜。那麼這個應該說一方面消化掉了一些祭品,第二個從口感上也給食客給鄉裡人另外的一個口感,也豐富了整個桌席裡面的一個色彩和品種。”

濠江人,這道獨特的佛手排骨你吃過嗎?

說到祭品菜衍生出來的美食小吃,目前濠江地區還有不少類似的菜式品種,如紅焖鵝,紅燒海參,蛋卷等,這些都是民俗活動中留存于民間的桌菜,也是一代代廚師聰明才智的結晶,其中的奧妙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挖掘。

來源:汕頭電視台“民生檔案”、“汕頭橄榄台”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