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記者從獅山鎮文化發展中心獲悉,非遺詠春拳走進了騰訊旗下手遊《食物語》,不僅推出的新角色《佛手排骨》的人設為詠春師傅,還邀請了佛山詠春拳(葉問宗支)南海區代表性傳承人、葉問詠春第二代傳人董崇華參與探尋詠春·《食物語》特别采訪專欄,讓詠春拳走進了更多年輕人的視野。
《食物語》是一款中華美食拟人手遊,憑借國風美少年與傳統美食的融合設計吸引大批年輕玩家。記者從食物語手遊的官方微信公衆号了解到,新角色《佛手排骨》生活在民國時期的佛山,機緣巧合下拜入詠春高人葉先生門下學習詠春。受恩師“習武先立品”、“重節而輕利”等思想的影響,出師之後,他行走四方,傳授拳法。在佛山他創辦了一座武館,不為功名利益,隻為讓普通人能習得自保之法,徒弟們稱他“古大哥”。

圖源食物語手遊的官方微信公衆号。
佛山詠春拳是國家級非遺項目。該遊戲還邀請了佛山詠春拳(葉問宗支)南海區代表性傳承人、葉問詠春第二代傳人董崇華參與探尋詠春·《食物語》特别采訪專欄,以問答的形式,向玩家講述佛山習武風氣的由來、練習詠春的關鍵以及學習詠春拳對生活的影響等内容。
今年25歲的佛山市民鐘文靜,從事插畫設計工作,喜歡二次元文化的她今年開始接觸這款手遊。“在遊戲中,佛手排骨是一個很‘佛系’的角色,符合我對于詠春的認識,它在遊戲中戰鬥方式,展現了詠春技巧的攻防合一。”鐘文靜說,在佛山生活了五六年,僅僅是從影視作品和書本中了解過詠春拳文化,沒想到能從遊戲中近距離接觸到詠春拳,在《佛手排骨》的遊戲人資料和遊戲互動中,詠春拳的文化形象在心中更加立體鮮明。
圖源食物語手遊的官方微信公衆号。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曆史文化“活化石”,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董崇華表示,近幾年看到很多遊戲都在做詠春、國術相關内容,這也是文化傳承的一種新方式。将詠春與遊戲結合,也是對詠春文化的弘揚,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可以關注詠春,守護非遺傳統文化,推動非遺文化瑰寶持續流傳。
除此之外,前段時間,董崇華還化身國術指導,與有着超400萬粉絲的哔哩哔哩up主“影視飓風”、超50萬粉絲的哔哩哔哩up主“倆大叔的功夫夢”合作翻拍影視劇《葉問3》裡面的經典詠春對決片段,讓更多年輕人看到詠春拳。
關注南海獅山視訊号,掌握獅山最新資訊
來源:珠江時報 彭燕燕
編輯:佛山新聞網劉慧筠
稽核:麥思穎、鄧潤安、潘健君、馮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