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禹東:透支世界的遊戲——美元霸權的前世今生(4)

李禹東:透支世界的遊戲——美元霸權的前世今生(4)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李禹東,85後暢銷書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察哈爾學會研究員、《發展導報》研究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山西文學院簽約作家。作品包括散文集《狂若處子》、《帶刺的莎士比亞夢》;長篇小說《夜案》、《罨》、《人間犬吠》、《失焦》;長篇曆史小說《筆落三千年》;曆史文化系列專稿《屍骸上的舞者一戰華工100年》。

透支世界的遊戲:美元霸權的前世今生

目錄

金銀大戰 丨 血腥一戰 丨 風雲二戰 丨 美蘇冷戰 丨 透支世界 丨 次貸危機 丨 尾聲

李禹東:透支世界的遊戲——美元霸權的前世今生(4)

一、金銀大戰

4

天無絕人之路。

在那個困難重重的1861年,身陷絕境的林肯總統,終于在一位友人的幫助下,想到了破局的奇招。

隻不過,和那些歐洲銀行家精明、狡詐的手段相比,這破局的奇招,卻又顯得那樣粗俗低劣、并且毫無品味。

方案第一步,通過遊說國會,也利用《憲法》賦予國會的權力,他憑空創造并發行了一種特殊的紙币。

說它特殊,并非是因它的質地——因為就發行紙質貨币而言,這并不是頭一遭。而說它特殊,也并非是因它表面鮮明的綠色圖案——雖然在美國曆史上,正因這獨特的圖案,它才有了那個著名的稱呼——綠币(greenback)。

它真正的特殊之處,是它令人稱奇的獨到屬性。

與那個時候,全世界所有正在發行的紙币都不同的是——這種紙币的背後,沒有金銀。

它不是什麼貴金屬的“欠條”。

它由财政部直接發行、且不可兌換、自成一體。

對于人類而言,有了奮鬥的目标,就有了生産的動力。

而賺錢,就是這一目标的直接表達形式。

如此說來,國家印刷了鈔票,百姓就有了奮鬥的目标,生産與消費就能夠蓬勃發展,而在這一買一賣之間,各行各業便能夠起死回生,前線的戰士,就能獲得充足的彈藥。

但這必須首先保證一個前提:

錢之是以能夠成為一種群眾的奮鬥目标,其原因隻有一個——它具有,且整個社會的群眾都相信它具有購買物品的能力。

否則,它就毫無意義。

于是,一個潛在的問題擺在了面前,作為一種不兌換貨币,綠币的成本太過于低廉,又太容易制造,如若掌握貨币發行權的部門,為一己之私随随便便地将其加印,那通貨膨脹的情況就必然會迅速到來,如此這等狀況一旦發生,則百姓辛苦賺來的财富,便将一夜間化為泡沫。

對呀,金銀天然非貨币,貨币天然是金銀。

與金銀相比,這紙鈔算個什麼東西?

生活在那時的人們來說,具有超前的意識——面對這樣一種僅僅是以政府信譽為後盾的廉價貨币,他們的内心,依然隻能是忐忑不安。

而林肯總統是幸運的。因為在他尚未成為總統的1848年,在美國境内,一場由黃金大發現而引發的淘金熱潮,便拉開了序幕。而今,許多年過去,即便這淘金的狂熱已成為往事,但那段屬于美國人民的金色記憶,卻從未因時光的推移,而被抹去。

據說,正是這場黃金大發現,使處于戰亂中的美國人民無不本能地認為,雖然不能兌換,但他們相信,憑借着雄厚的黃金儲備,這新生的紙鈔,一定算得上真正的貨币。

帶着這樣一種心态,人民接受了綠币。

一切順利——于是,1862年,應戰争之需,林肯總統又連續三次獲得國會授權。這樣前前後後算下來,這一年,他共發行的綠币數量,足足達到了3億美元。

但戰争尚未停止。炮火還在繼續。

随着大把綠币的發行,身為傑出的政治家,林肯總統敏銳地意識到,一個全新的問題正在這前進的道路上,逐漸成為羁絆。

作為一種不兌換紙币、一種由财政部直接掌控的紙币——綠币的發行,使得掌握着金礦開采的銀行家們,直接失去了對于整個國家的貨币控制權。随着綠币的發行量越來越大,面對逐漸失控的利益,他們注定将扭在一起,以訴求為紐帶,形成一股阻礙國家運轉的強勁力量。

是以,林肯總統方案的第二步——在如此這般複雜的背景下,1863年,為了獲得更多的綠币印發權,他主動選擇讓步,接着,便和議會中的銀行家勢力,做起了一筆交易。

而這筆交易的結果,是一部《國家銀行法》的誕生。

所謂國家銀行①,就是指向聯邦政府注冊的商業銀行。作為交易的内容,該法案授權政府,可以準許這些國家銀行發行一種代替金銀流通的銀行券——事實上,它就是後來的美國國家貨币。

之是以稱作是讓步,其原因無非是銀行家們在這樣一個有利于自身的條件下,占了政府的便宜。

在發行這種銀行券以前,1861年,随着綠币的發行,同為提振美國經濟,美國政府還曾通過銀行家之手,發行過一批價值4億美元的國債。而此刻,利用手中的債券,這些狡猾的銀行家們,卻巧妙地将其設定為銀行券的儲備金,進而将整個國家的貨币和債務,牢牢地綁在了一起。你想要發行多少錢的貨币,你就必須擁有多少錢的債務——否則,貨币就将成為廢紙。

國債是有利息的,不斷發行的國債,換來不斷增長的利息——而這批銀行家,則永遠是債務的承銷商。

國家的債務越來越多,銀行家的财富、便越累越高。

但不論怎樣,得到足夠多的綠币後——林肯總統笑了。

困境中掙紮着的新興企業家、行将崩潰的北部資本家、還有那些正飽受戰争摧殘的普通群眾——他們也全都笑了。

接下來,一切就順理成章了。

工業生産開始回升了。并非主要經濟的北方農業,也迎來了蓬勃的發展。在實體經濟的帶動下,華爾街的股票又一次飛漲了起來。

充足的彈藥被運往前線、強勁的經濟支撐着戰争的損耗。

1865年,曆時4年、血流成河的南北戰争,終于在一片死寂之中,劃上了最後一個句點。

李禹東:透支世界的遊戲——美元霸權的前世今生(4)

綠币

戰争的結果——林肯總統麾下的北方政權,獲得了全面的勝利。

輝煌的過往講完了。戰争的硝煙已然散盡,分裂的美國複歸一統。狂躁的群眾逐漸冷靜了下來,和平時的理性,驅趕着戰時的恐慌。

沒有了流血、沒有了動蕩、沒有了奴隸制度、沒有了境外勢力的橫加幹涉,一個愈加穩定的環境下,美國的經濟,終于能夠更加大踏步地向前邁進了。

也正是在這愈加惬意的生活狀态下,人們那曾為戰争所冰封的腦細胞,這時終于解凍了、終于運轉了、終于緩過神來了。

寬松的環境使他們意識到,戰争結束後的此時此刻,他們正面對着一個全新的美國社會。而在這樣一個全新的社會中,他們相信——他們有資格提出自己的疑問。

戰争年代,為應對時局,在發行貨币的問題上,政府時而果斷、時而讓步、時而強勢、時而妥協——于是,由政府發行的綠币、由銀行發行的銀行券(美元)、從人類文明優勝劣汰中走出的真金和白銀,一切都仿佛混亂不堪。

而這些事關個人财富的問題,有關金錢的規則,在這重回太平的年代裡,究竟将如何制定?那些臨時形成的法案、臨時發行的鈔票,在這個春回大地的歲月裡,又将何去何從?

注:①nationalbank,亦做“國民銀行”

未完待續

連載時間:每周一、六、日

李禹東微信公衆号:作者李禹東 語音同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