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禹东:透支世界的游戏——美元霸权的前世今生(4)

李禹东:透支世界的游戏——美元霸权的前世今生(4)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李禹东,85后畅销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发展导报》研究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文学院签约作家。作品包括散文集《狂若处子》、《带刺的莎士比亚梦》;长篇小说《夜案》、《罨》、《人间犬吠》、《失焦》;长篇历史小说《笔落三千年》;历史文化系列专稿《尸骸上的舞者一战华工100年》。

透支世界的游戏:美元霸权的前世今生

目录

金银大战 丨 血腥一战 丨 风云二战 丨 美苏冷战 丨 透支世界 丨 次贷危机 丨 尾声

李禹东:透支世界的游戏——美元霸权的前世今生(4)

一、金银大战

4

天无绝人之路。

在那个困难重重的1861年,身陷绝境的林肯总统,终于在一位友人的帮助下,想到了破局的奇招。

只不过,和那些欧洲银行家精明、狡诈的手段相比,这破局的奇招,却又显得那样粗俗低劣、并且毫无品味。

方案第一步,通过游说国会,也利用《宪法》赋予国会的权力,他凭空创造并发行了一种特殊的纸币。

说它特殊,并非是因它的质地——因为就发行纸质货币而言,这并不是头一遭。而说它特殊,也并非是因它表面鲜明的绿色图案——虽然在美国历史上,正因这独特的图案,它才有了那个著名的称呼——绿币(greenback)。

它真正的特殊之处,是它令人称奇的独到属性。

与那个时候,全世界所有正在发行的纸币都不同的是——这种纸币的背后,没有金银。

它不是什么贵金属的“欠条”。

它由财政部直接发行、且不可兑换、自成一体。

对于人类而言,有了奋斗的目标,就有了生产的动力。

而赚钱,就是这一目标的直接表达形式。

如此说来,国家印刷了钞票,百姓就有了奋斗的目标,生产与消费就能够蓬勃发展,而在这一买一卖之间,各行各业便能够起死回生,前线的战士,就能获得充足的弹药。

但这必须首先保证一个前提:

钱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民众的奋斗目标,其原因只有一个——它具有,且整个社会的民众都相信它具有购买物品的能力。

否则,它就毫无意义。

于是,一个潜在的问题摆在了面前,作为一种不兑换货币,绿币的成本太过于低廉,又太容易制造,如若掌握货币发行权的部门,为一己之私随随便便地将其加印,那通货膨胀的情况就必然会迅速到来,如此这等状况一旦发生,则百姓辛苦赚来的财富,便将一夜间化为泡沫。

对呀,金银天然非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与金银相比,这纸钞算个什么东西?

生活在那时的人们来说,具有超前的意识——面对这样一种仅仅是以政府信誉为后盾的廉价货币,他们的内心,依然只能是忐忑不安。

而林肯总统是幸运的。因为在他尚未成为总统的1848年,在美国境内,一场由黄金大发现而引发的淘金热潮,便拉开了序幕。而今,许多年过去,即便这淘金的狂热已成为往事,但那段属于美国人民的金色记忆,却从未因时光的推移,而被抹去。

据说,正是这场黄金大发现,使处于战乱中的美国人民无不本能地认为,虽然不能兑换,但他们相信,凭借着雄厚的黄金储备,这新生的纸钞,一定算得上真正的货币。

带着这样一种心态,人民接受了绿币。

一切顺利——于是,1862年,应战争之需,林肯总统又连续三次获得国会授权。这样前前后后算下来,这一年,他共发行的绿币数量,足足达到了3亿美元。

但战争尚未停止。炮火还在继续。

随着大把绿币的发行,身为杰出的政治家,林肯总统敏锐地意识到,一个全新的问题正在这前进的道路上,逐渐成为羁绊。

作为一种不兑换纸币、一种由财政部直接掌控的纸币——绿币的发行,使得掌握着金矿开采的银行家们,直接失去了对于整个国家的货币控制权。随着绿币的发行量越来越大,面对逐渐失控的利益,他们注定将扭在一起,以诉求为纽带,形成一股阻碍国家运转的强劲力量。

因此,林肯总统方案的第二步——在如此这般复杂的背景下,1863年,为了获得更多的绿币印发权,他主动选择让步,接着,便和议会中的银行家势力,做起了一笔交易。

而这笔交易的结果,是一部《国家银行法》的诞生。

所谓国家银行①,就是指向联邦政府注册的商业银行。作为交易的内容,该法案授权政府,可以批准这些国家银行发行一种代替金银流通的银行券——事实上,它就是后来的美国国家货币。

之所以称作是让步,其原因无非是银行家们在这样一个有利于自身的条件下,占了政府的便宜。

在发行这种银行券以前,1861年,随着绿币的发行,同为提振美国经济,美国政府还曾通过银行家之手,发行过一批价值4亿美元的国债。而此刻,利用手中的债券,这些狡猾的银行家们,却巧妙地将其设定为银行券的储备金,从而将整个国家的货币和债务,牢牢地绑在了一起。你想要发行多少钱的货币,你就必须拥有多少钱的债务——否则,货币就将成为废纸。

国债是有利息的,不断发行的国债,换来不断增长的利息——而这批银行家,则永远是债务的承销商。

国家的债务越来越多,银行家的财富、便越累越高。

但不论怎样,得到足够多的绿币后——林肯总统笑了。

困境中挣扎着的新兴企业家、行将崩溃的北部资本家、还有那些正饱受战争摧残的普通民众——他们也全都笑了。

接下来,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工业生产开始回升了。并非主要经济的北方农业,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在实体经济的带动下,华尔街的股票又一次飞涨了起来。

充足的弹药被运往前线、强劲的经济支撑着战争的损耗。

1865年,历时4年、血流成河的南北战争,终于在一片死寂之中,划上了最后一个句点。

李禹东:透支世界的游戏——美元霸权的前世今生(4)

绿币

战争的结果——林肯总统麾下的北方政权,获得了全面的胜利。

辉煌的过往讲完了。战争的硝烟已然散尽,分裂的美国复归一统。狂躁的民众逐渐冷静了下来,和平时的理性,驱赶着战时的恐慌。

没有了流血、没有了动荡、没有了奴隶制度、没有了境外势力的横加干涉,一个愈加稳定的环境下,美国的经济,终于能够更加大踏步地向前迈进了。

也正是在这愈加惬意的生活状态下,人们那曾为战争所冰封的脑细胞,这时终于解冻了、终于运转了、终于缓过神来了。

宽松的环境使他们意识到,战争结束后的此时此刻,他们正面对着一个全新的美国社会。而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社会中,他们相信——他们有资格提出自己的疑问。

战争年代,为应对时局,在发行货币的问题上,政府时而果断、时而让步、时而强势、时而妥协——于是,由政府发行的绿币、由银行发行的银行券(美元)、从人类文明优胜劣汰中走出的真金和白银,一切都仿佛混乱不堪。

而这些事关个人财富的问题,有关金钱的规则,在这重回太平的年代里,究竟将如何制定?那些临时形成的法案、临时发行的钞票,在这个春回大地的岁月里,又将何去何从?

注:①nationalbank,亦做“国民银行”

未完待续

连载时间:每周一、六、日

李禹东微信公众号:作者李禹东 语音同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