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儿媳,你生的女孩,我不伺候月子”女人打了一通电话,婆婆慌了一二三

“重男轻女”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即便现在无论是媒体,还是年轻人,都在宣传“男女平等”,尚不乏许多老年人执迷不悟,也许他们也许没有坏心,就是单纯的想抱孙子。

老年人的封建思想未完全剔除,他们认定男孩才是香火延续,也认定唯有男孩,可以继承家业。

我们常常戏谑重男轻女的家庭:“你家有王位要继承吗?”

实际上,对于喜欢抱孙子的老年人来讲,王位有没有不重要,但是一个男孩能让整个家庭在街坊邻里中站稳脚跟,尤其是在没有男孩的家庭面前,说话底气都足三分。

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边感叹究竟是怎样自卑的人,才会用孩子的性别来为自己贴金,但是却无法否认,真的有些老年人,重男轻女到极致,令人无可奈何。

“儿媳,你生的女孩,我不伺候月子”女人打了一通电话,婆婆慌了一二三

读者许惠前来投稿,说如果大家遇到了重男轻女的婆婆,可以用一招搞定,绝对屡试不爽。

许惠结婚后跟公婆住在一起,刚开始,许惠没有觉得公婆难相处,但是随着接触越多,她越发觉得婆婆毫无界限感。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婆婆对许惠的身体很关心,包括她的生理期,婆婆都拿本子记日期,如果她出现推迟或者提前的情况,婆婆就会来问她。

其次,她对许惠的饮食有诸多要求,平时许惠是吃公司食堂的,偶尔也吃外卖,凉的辣的都不忌口,可自从结婚后,婆婆千叮咛万嘱咐,不让她吃凉了也不让她吃辣的,甚至稍微吃些油炸的,就好一通数落。

刚开始,许惠也跟丈夫告状,丈夫向着她,当着她的面就跟婆婆说:“妈,你怎么管这么多,惠惠有她自己的习惯,你不要总是管。”

婆婆明面上答应,但是趁儿子不在时,又管了起来。

许惠是家里的独生女,家庭条件也不错,别说在吃喝上从没受过委屈,就连自己父母,也不见得对她的隐私了若指掌。

有一天,在婆婆不让她吃炒饭时,终于忍无可忍说了出来:“妈,您能不能不总是管我,管我吃管我喝,我又不是小孩,我亲生父母都没这样管,您这是干嘛?”

婆婆将筷子“啪”的一放,趾高气扬地说:“你说我管你什么,你们小两口结婚多久了,你连个动静都没有,天天吃一堆垃圾食品,能生出儿子吗。”

许惠闻言也不吃,站起身将凳子一扯:“生孩子是我们夫妻俩的事,生不生的出跟您没关系,我不是你家的生育工具。”

话毕,许惠收拾行李就回娘家了,这一去就住了半月,等丈夫出差回来才将她接回去。

“儿媳,你生的女孩,我不伺候月子”女人打了一通电话,婆婆慌了一二三

就这样一家人不冷不热过了半年,许惠终于怀孕了。

怀孕的消息一出,婆婆顾不得赌气,而是将所有的精力都专注在“生男or生女”的猜测上。

比如,如果许惠吃饭多吃两口辣的,婆婆会说:“酸儿辣女,你还是少吃辣的,多吃酸的好。”

比如,她如果哪天精神不好,婆婆会说:“怀女孩不精神,男孩就精神。”

再比如,随着肚子大了起来,婆婆时不时左右端详:“肚子尖就是女孩,圆的就是男孩。”

日日说,夜夜念叨,哪怕许惠只有一点风吹草动,婆婆都能往男女上揣测。

许惠怀孕不想生气,也曾想心平气和跟婆婆交流:“妈,您能不能不要总是猜男孩女孩,性别有这么重要吗?”

婆婆说:“当然重要啊,生孙子多好,我就喜欢男孩。”

许惠苦口婆心:“您喜欢孙子,但是我们觉得男孩女孩都一样,再说了,如今是男是女都已经定了,您再猜也没用了。”

“怎么没用,我孙子听到我的念叨,肯定会来的….”婆婆自信的说。

许惠对于婆婆的愚昧无知,实在无话可说。

一转眼,到了生产的时候,过程很顺利,顺产女孩,6斤4两。

许惠跟丈夫都很高兴,看着女儿软嫩嫩的样子,爱不释手。

当然,婆婆自打得知孩子性别,就一脸颓唐。

她曾在产房外问护士:“女孩?确定是女孩?会不会是你弄错了?”

一句话问出来,周围听到此话的人都连连摇头,连公公都说:“你是不是魔怔了,孙女有什么不好。”

婆婆失望的瞪了他一眼,没再说话。

第二天,婆婆来伺候月子,开口说了这样一番话:“儿媳,你别介意,我们家真的没有照顾女娃的经验,你看我们都是带男孩子长大的,女娃娇嫩,怕带不好,不如你回娘家坐月子?”

许惠一听便笑了,干脆利落的应下来:“好啊,我正想着你们没经验,让我妈去照顾我。”

想必婆婆没料到许惠能够轻易答应,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

“儿媳,你生的女孩,我不伺候月子”女人打了一通电话,婆婆慌了一二三

接下来,许惠的操作真是厉害。

她拿起手机给母亲打电话:“老妈,明天你来接我回家哈,我婆婆说他们没有照顾女孩的经验,让我回咱家坐月子。”

电话那头的母亲喜笑颜开:“好好好,我也是这样想的,咱家吃的喝的都给你预备好了,还给你从农场订了鸡,两天一只往家送。”

许惠说:“行,对了,你顺便跟我爸说一声,看看该给孩子起什么名,她随我的姓,起个阳光好听点的,别跟我的名字一样,俗气的很。”

正偎在一侧的婆婆听到这句话,立马一个挺身坐起来,没顾着儿媳妇的电话还没挂,就嚷嚷起来:“什么?随你的姓,这是谁说的?”

许惠瞄了一眼婆婆,挂了电话说道:“首先,你不喜欢女孩。其次,孩子刚出生您看也不看,抱也不抱,很明显要跟她划清界限。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能让她随我的姓,我老公没意见,你有什么意见?”

婆婆说:“哪有随女姓的!!不行不行,我不准。”

“您是孩子的什么人?做奶奶要有个奶奶的样子,光动嘴,不出力,你有什么资格管我?大家都歇歇吧,生孩子的不是你,养孩子的也不是你,你既然乐得清闲,就别手伸得这么长”,说完许惠就转身睡觉,留婆婆一个人在旁叫唤。

至于结果呢,自然是许惠胜利,婆婆压根没让娘家的人将她接走,还掏了三千块钱给她买补品,意思很明确:只要别让孙女随母亲姓,其他怎么着都可以。

说起来,许惠也是感慨,婆婆人不坏,就是老思想改不过来,她不喜欢孙女,是老传统“重男轻女”,但是比起幻想中的孙子变孙女这件事,她更无法接受孩子随母姓。

所以,这场战争是她赢了。只不过,家里有这样一位不明事理的婆婆,以后还有的闹呢,就看往后的战役,誰输谁赢了。

“儿媳,你生的女孩,我不伺候月子”女人打了一通电话,婆婆慌了一二三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待重男轻女的老人?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