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輕女”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即便現在無論是媒體,還是年輕人,都在宣傳“男女平等”,尚不乏許多老年人執迷不悟,也許他們也許沒有壞心,就是單純的想抱孫子。
老年人的封建思想未完全剔除,他們認定男孩才是香火延續,也認定唯有男孩,可以繼承家業。
我們常常戲谑重男輕女的家庭:“你家有王位要繼承嗎?”
實際上,對于喜歡抱孫子的老年人來講,王位有沒有不重要,但是一個男孩能讓整個家庭在街坊鄰裡中站穩腳跟,尤其是在沒有男孩的家庭面前,說話底氣都足三分。
遇到這種情況,我一邊感歎究竟是怎樣自卑的人,才會用孩子的性别來為自己貼金,但是卻無法否認,真的有些老年人,重男輕女到極緻,令人無可奈何。

讀者許惠前來投稿,說如果大家遇到了重男輕女的婆婆,可以用一招搞定,絕對屢試不爽。
許惠結婚後跟公婆住在一起,剛開始,許惠沒有覺得公婆難相處,但是随着接觸越多,她越發覺得婆婆毫無界限感。
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婆婆對許惠的身體很關心,包括她的生理期,婆婆都拿本子記日期,如果她出現推遲或者提前的情況,婆婆就會來問她。
其次,她對許惠的飲食有諸多要求,平時許惠是吃公司食堂的,偶爾也吃外賣,涼的辣的都不忌口,可自從結婚後,婆婆千叮咛萬囑咐,不讓她吃涼了也不讓她吃辣的,甚至稍微吃些油炸的,就好一通數落。
剛開始,許惠也跟丈夫告狀,丈夫向着她,當着她的面就跟婆婆說:“媽,你怎麼管這麼多,惠惠有她自己的習慣,你不要總是管。”
婆婆明面上答應,但是趁兒子不在時,又管了起來。
許惠是家裡的獨生女,家庭條件也不錯,别說在吃喝上從沒受過委屈,就連自己父母,也不見得對她的隐私了若指掌。
有一天,在婆婆不讓她吃炒飯時,終于忍無可忍說了出來:“媽,您能不能不總是管我,管我吃管我喝,我又不是小孩,我親生父母都沒這樣管,您這是幹嘛?”
婆婆将筷子“啪”的一放,趾高氣揚地說:“你說我管你什麼,你們小兩口結婚多久了,你連個動靜都沒有,天天吃一堆垃圾食品,能生出兒子嗎。”
許惠聞言也不吃,站起身将凳子一扯:“生孩子是我們夫妻倆的事,生不生的出跟您沒關系,我不是你家的生育工具。”
話畢,許惠收拾行李就回娘家了,這一去就住了半月,等丈夫出差回來才将她接回去。
就這樣一家人不冷不熱過了半年,許惠終于懷孕了。
懷孕的消息一出,婆婆顧不得賭氣,而是将所有的精力都專注在“生男or生女”的猜測上。
比如,如果許惠吃飯多吃兩口辣的,婆婆會說:“酸兒辣女,你還是少吃辣的,多吃酸的好。”
比如,她如果哪天精神不好,婆婆會說:“懷女孩不精神,男孩就精神。”
再比如,随着肚子大了起來,婆婆時不時左右端詳:“肚子尖就是女孩,圓的就是男孩。”
日日說,夜夜念叨,哪怕許惠隻有一點風吹草動,婆婆都能往男女上揣測。
許惠懷孕不想生氣,也曾想心平氣和跟婆婆交流:“媽,您能不能不要總是猜男孩女孩,性别有這麼重要嗎?”
婆婆說:“當然重要啊,生孫子多好,我就喜歡男孩。”
許惠苦口婆心:“您喜歡孫子,但是我們覺得男孩女孩都一樣,再說了,如今是男是女都已經定了,您再猜也沒用了。”
“怎麼沒用,我孫子聽到我的念叨,肯定會來的….”婆婆自信的說。
許惠對于婆婆的愚昧無知,實在無話可說。
一轉眼,到了生産的時候,過程很順利,順産女孩,6斤4兩。
許惠跟丈夫都很高興,看着女兒軟嫩嫩的樣子,愛不釋手。
當然,婆婆自打得知孩子性别,就一臉頹唐。
她曾在産房外問護士:“女孩?确定是女孩?會不會是你弄錯了?”
一句話問出來,周圍聽到此話的人都連連搖頭,連公公都說:“你是不是魔怔了,孫女有什麼不好。”
婆婆失望的瞪了他一眼,沒再說話。
第二天,婆婆來伺候月子,開口說了這樣一番話:“兒媳,你别介意,我們家真的沒有照顧女娃的經驗,你看我們都是帶男孩子長大的,女娃嬌嫩,怕帶不好,不如你回娘家坐月子?”
許惠一聽便笑了,幹脆利落的應下來:“好啊,我正想着你們沒經驗,讓我媽去照顧我。”
想必婆婆沒料到許惠能夠輕易答應,一時不知該如何接話。
接下來,許惠的操作真是厲害。
她拿起手機給母親打電話:“老媽,明天你來接我回家哈,我婆婆說他們沒有照顧女孩的經驗,讓我回咱家坐月子。”
電話那頭的母親喜笑顔開:“好好好,我也是這樣想的,咱家吃的喝的都給你預備好了,還給你從農場訂了雞,兩天一隻往家送。”
許惠說:“行,對了,你順便跟我爸說一聲,看看該給孩子起什麼名,她随我的姓,起個陽光好聽點的,别跟我的名字一樣,俗氣的很。”
正偎在一側的婆婆聽到這句話,立馬一個挺身坐起來,沒顧着兒媳婦的電話還沒挂,就嚷嚷起來:“什麼?随你的姓,這是誰說的?”
許惠瞄了一眼婆婆,挂了電話說道:“首先,你不喜歡女孩。其次,孩子剛出生您看也不看,抱也不抱,很明顯要跟她劃清界限。既然如此,我為什麼不能讓她随我的姓,我老公沒意見,你有什麼意見?”
婆婆說:“哪有随女姓的!!不行不行,我不準。”
“您是孩子的什麼人?做奶奶要有個奶奶的樣子,光動嘴,不出力,你有什麼資格管我?大家都歇歇吧,生孩子的不是你,養孩子的也不是你,你既然樂得清閑,就别手伸得這麼長”,說完許惠就轉身睡覺,留婆婆一個人在旁叫喚。
至于結果呢,自然是許惠勝利,婆婆壓根沒讓娘家的人将她接走,還掏了三千塊錢給她買補品,意思很明确:隻要别讓孫女随母親姓,其他怎麼着都可以。
說起來,許惠也是感慨,婆婆人不壞,就是老思想改不過來,她不喜歡孫女,是老傳統“重男輕女”,但是比起幻想中的孫子變孫女這件事,她更無法接受孩子随母姓。
是以,這場戰争是她赢了。隻不過,家裡有這樣一位不明事理的婆婆,以後還有的鬧呢,就看往後的戰役,誰輸誰赢了。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待重男輕女的老人?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