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毛澤東關于如何認識世界的注釋到浦東機場院士手稿的建造,百年紀念人命名了新博物館

盡管書脊泛黃,封面上沾滿了墨水,但《資本論》中文整版譯本的第一版仍然散發着歲月的光輝,其中有卡爾·馬克思和大夏大學校友郭偉(譯者東華大學的前身)撰寫的三卷書。10月8日,在華東大學新開辦的曆史博物館的翻新工程中,有許多這樣的珍貴展品首次公開。

從毛澤東關于如何認識世界的注釋到浦東機場院士手稿的建造,百年紀念人命名了新博物館

郭文貴的第一部中文《資本論》全譯本

從毛澤東關于如何認識世界的注釋到浦東機場院士手稿的建造,百年紀念人命名了新博物館

王建潘校長在學校曆史博物館發現了他曆史的舊照片

河濱、中山北路校區是中山北路最古老的老建築區,華東大學曆史博物館建于1930年,擁有一組鼠尾草堂、大草坪,并建于1946年,四群堂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形成了華東分部大學的曆史風貌區。111歲的新四軍老兵石平為新博物館寫下了名字,為她"打開了雲彩"。除東華大學老書記外,當天共有4位黨委書記、4位校長見證了70年曆史的高校曆史,将校内的曆史場地向外開放,弘揚新。

從毛澤東關于如何認識世界的注釋到浦東機場院士手稿的建造,百年紀念人命名了新博物館
從毛澤東關于如何認識世界的注釋到浦東機場院士手稿的建造,百年紀念人命名了新博物館

新校史博物館揭幕

經過一年多的翻新和展覽建設,新校史博物館通過圖形、視訊、實體、互動等方式,全景展示華東理工大學70年甚至142年的文化傳統、校成績和社會貢獻。在陳展空間,學校曆史展覽實施了"1-1計劃",即學校曆史展覽在學校曆史博物館,人物在集團西塘展出。

從毛澤東關于如何認識世界的注釋到浦東機場院士手稿的建造,百年紀念人命名了新博物館

學校曆史展陳在學校曆史博物館,人物在群象堂展出

從毛澤東關于如何認識世界的注釋到浦東機場院士手稿的建造,百年紀念人命名了新博物館

師生參觀新學校曆史博物館

根據13年的曆史,靠500多人之手修繕了170萬字的"上海級專業"。該大學的曆史可以追溯到1879年成立的聖約翰大學,成立于1924年的大夏大學和成立于1925年的光華大學。作為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所新型師範大學,學校的雄心壯志引入了不同時期華東師範大學的辦學和部門程序,這三所學校與東亞體育學院一起,包括上海幼兒師範學院,上海教育學院,上海第二教育學院, 上海中日制師範學院等學校都設立了專科。大學有一兩個系,如複旦、上江、大同、振旦等大學教育系,同濟大學動物系、植物系,也對其建立、發展直至全過程納入鑒定。

從毛澤東關于如何認識世界的注釋到浦東機場院士手稿的建造,百年紀念人命名了新博物館

1926年1月,光華大學大溪路新校區開學典禮

從毛澤東關于如何認識世界的注釋到浦東機場院士手稿的建造,百年紀念人命名了新博物館

光華大學,"王先生,王先生省和法佩翠肇德夫人紀念碑"

在博物館中,實物展品忠實地講述了曆史的故事。1938年8月至9月,郭安迪、王亞楠翻譯的《資本論》第一部全中文譯本在上海出版,馬克思主義經典名著《資本論》終于完整地呈現給中國人民。其背後,既有國民黨當局的鎮壓,也有模棱兩可、貧窮和疾病的苦難,以及翻譯禍害在日本炮火中被燒毀,但譯者排除了完成翻譯的困難。此外,田涵的《易永軍之歌》的歌詞、光華大學為感謝學校管理人員的捐贈而設立的昭德紀念碑、毛澤東主席對鳳起先生著作《如何認識世界》的注釋、戴家祥先生的《黃金詞典》手稿,都是博物館"箱底"級别的藏品。

從毛澤東關于如何認識世界的注釋到浦東機場院士手稿的建造,百年紀念人命名了新博物館

華東分部,學校的曆史

從毛澤東關于如何認識世界的注釋到浦東機場院士手稿的建造,百年紀念人命名了新博物館

1957年,中央準許成立華東大學人口地理研究室和河口海岸研究室,分别由胡煥勇和陳繼宇上司。圖為演播室前的胡泛勇。

大學有碩士,人和事都在房間裡。2018年,上海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公布了首批"上海市社會科學碩士"候選人,68名已故社會科學名人學者入選。據統計,其中20人為華東大學教授,分别為陸思英、廖世成、張耀祥、孟先成、肖曉軒、闫新哲、胡煥勇、方鐘、石世軒、李平新、王建政、陳玉如、李春芬、吳澤、劉福年、馮婁、周元兵、陳璇軒、錢古榮、王元華(按出生排序)。另外四位分别是長期在大夏大學任教的王偉昌、光華大學畢業生楊光光、曾在華東大學擔任兼職教授的顧廷龍。集團香塘惠群賢,他們作為華東大師選拔出的第一批"上海社會科學碩士",分别駐紮在集團香塘人民會館展區。

從毛澤東關于如何認識世界的注釋到浦東機場院士手稿的建造,百年紀念人命名了新博物館

2018年5月14日,華東師範大學24位先生在上海被選為社會科學碩士。

據校刊報道,華東師範大學1951年成立時,隸屬于華東軍政委教育部,1954年隸屬于中央教育部,1964年轉入中央高等教育部,1969年轉入上海,1972年更名, 自1978年以來,它一直由中央教育部和地方政府雙重上司。參加學校新聞出版座談會的專家認為,這些變化,無論是國家組織和機構調整造成的自然變化,還是全國不同時期師範大學和高等師範教育不同取向的特殊演變,都有進一步探索的價值。

從毛澤東關于如何認識世界的注釋到浦東機場院士手稿的建造,百年紀念人命名了新博物館

新老書記、校長參觀新校史博物館

從毛澤東關于如何認識世界的注釋到浦東機場院士手稿的建造,百年紀念人命名了新博物館

陳繼宇:沿海大橋建設浦東國際機場的建議

幾十年來,博物館還突出了華東師範大學作為服務中國重點大學的國家戰略的重大成就。其中不僅有陳繼宇《關于浦東國際機場在沙灘上施工的建議》和《草沙水庫建設建議》的稿件,還有陳玉如教授《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标與思路研究》的論文,包凡教授團隊建構北鬥集裝箱物流跟蹤監測系統融合及其相關作品。國際标準,等等。

專欄編輯:徐瑞哲 文字編輯:徐瑞哲

來源: 作者: 徐瑞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