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书脊泛黄,封面上沾满了墨水,但《资本论》中文整版译本的第一版仍然散发着岁月的光辉,其中有卡尔·马克思和大夏大学校友郭伟(译者东华大学的前身)撰写的三卷书。10月8日,在华东大学新开办的历史博物馆的翻新工程中,有许多这样的珍贵展品首次公开。

郭文贵的第一部中文《资本论》全译本
王建潘校长在学校历史博物馆发现了他历史的旧照片
河滨、中山北路校区是中山北路最古老的老建筑区,华东大学历史博物馆建于1930年,拥有一组鼠尾草堂、大草坪,并建于1946年,四群堂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了华东分部大学的历史风貌区。111岁的新四军老兵石平为新博物馆写下了名字,为她"打开了云彩"。除东华大学老书记外,当天共有4位党委书记、4位校长见证了70年历史的高校历史,将校内的历史场地向外开放,弘扬新。
新校史博物馆揭幕
经过一年多的翻新和展览建设,新校史博物馆通过图形、视频、物理、互动等方式,全景展示华东理工大学70年甚至142年的文化传统、校成绩和社会贡献。在陈展空间,学校历史展览实施了"1-1计划",即学校历史展览在学校历史博物馆,人物在集团西塘展出。
学校历史展陈在学校历史博物馆,人物在群象堂展出
师生参观新学校历史博物馆
根据13年的历史,靠500多人之手修缮了170万字的"上海级专业"。该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9年成立的圣约翰大学,成立于1924年的大夏大学和成立于1925年的光华大学。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新型师范大学,学校的雄心壮志引入了不同时期华东师范大学的办学和部门进程,这三所学校与东亚体育学院一起,包括上海幼儿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上海第二教育学院, 上海中日制师范学院等学校都设立了专科。大学有一两个系,如复旦、上江、大同、振旦等大学教育系,同济大学动物系、植物系,也对其创建、发展直至全过程纳入鉴定。
1926年1月,光华大学大溪路新校区开学典礼
光华大学,"王先生,王先生省和法佩翠肇德夫人纪念碑"
在博物馆中,实物展品忠实地讲述了历史的故事。1938年8月至9月,郭安迪、王亚楠翻译的《资本论》第一部全中文译本在上海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名著《资本论》终于完整地呈现给中国人民。其背后,既有国民党当局的镇压,也有模棱两可、贫穷和疾病的苦难,以及翻译祸害在日本炮火中被烧毁,但译者排除了完成翻译的困难。此外,田涵的《易永军之歌》的歌词、光华大学为感谢学校管理人员的捐赠而设立的昭德纪念碑、毛泽东主席对凤起先生著作《如何认识世界》的注释、戴家祥先生的《黄金词典》手稿,都是博物馆"箱底"级别的藏品。
华东分部,学校的历史
1957年,中央批准成立华东大学人口地理研究室和河口海岸研究室,分别由胡焕勇和陈继宇领导。图为演播室前的胡泛勇。
大学有硕士,人和事都在房间里。2018年,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公布了首批"上海市社会科学硕士"候选人,68名已故社会科学名人学者入选。据统计,其中20人为华东大学教授,分别为陆思英、廖世成、张耀祥、孟先成、肖晓轩、闫新哲、胡焕勇、方钟、石世轩、李平新、王建政、陈玉如、李春芬、吴泽、刘福年、冯婁、周元兵、陈璇轩、钱古荣、王元华(按出生排序)。另外四位分别是长期在大夏大学任教的王伟昌、光华大学毕业生杨光光、曾在华东大学担任兼职教授的顾廷龙。集团香塘惠群贤,他们作为华东大师选拔出的第一批"上海社会科学硕士",分别驻扎在集团香塘人民会馆展区。
2018年5月14日,华东师范大学24位先生在上海被选为社会科学硕士。
据校刊报道,华东师范大学1951年成立时,隶属于华东军政委教育部,1954年隶属于中央教育部,1964年转入中央高等教育部,1969年转入上海,1972年更名, 自1978年以来,它一直由中央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参加学校新闻出版座谈会的专家认为,这些变化,无论是国家组织和机构调整造成的自然变化,还是全国不同时期师范大学和高等师范教育不同取向的特殊演变,都有进一步探索的价值。
新老书记、校长参观新校史博物馆
陈继宇:沿海大桥建设浦东国际机场的建议
几十年来,博物馆还突出了华东师范大学作为服务中国重点大学的国家战略的重大成就。其中不仅有陈继宇《关于浦东国际机场在沙滩上施工的建议》和《草沙水库建设建议》的稿件,还有陈玉如教授《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与思路研究》的论文,包凡教授团队构建北斗集装箱物流跟踪监测系统融合及其相关作品。国际标准,等等。
专栏编辑: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来源: 作者: 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