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霸80年前寫的日記
你讀過嗎?
我沒見過
現在就來看看

這本日記的主人
是氣象學家,地理學家
中國現代氣象事業的創始者
權先生
在曆史的長河中
他為中國氣象産業的發展留下了巨大的貢獻
"龔先生始終把造福國家、服務社會作為第一原則。他必須推進國家需要的一切。從老人對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的巨大貢獻中,我們可以看到做事的精神。"
- 葉都正
下一個
讓我們一起讀曆史的話語
感受一代氣象學家
第一心與使命,責任與行動
01
從字面上看
很多人都知道,他留下了500萬字的學術著作。但他寫的日記的大小是未知的 - 900萬字。
日記片段
日記中涵蓋的領域範圍令人驚歎!
天氣狀況、國事活動、來賓出行、信件等,無所不包,不僅與科教領域有關,而且記錄了他們廣泛參與社會各界的活動。
除了氣象學和地理學,數學天文學,地質生物學,國際政治,中外曆史,哲學傑作,通俗小說,詩歌和歌曲,以及物體的混合,都參與了狩獵。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記錄是在1961年,當時于克俊通路了四川省的阿壩。
從阿壩到米亞羅,有詳細的記錄,關于何時,要走多少公裡,以及要走多少高度。在這張記錄表中,他于7:50從阿壩出發,于18:06抵達米亞羅,在海拔2,700至4040米的高度行駛了244公裡,沿途留下了23個地點的記錄。
日記的原始手稿是淩亂的筆迹,因為他坐在吉普車裡,在崎岖的道路上行駛,拿着高度計看現在的高度;那一年他71歲。
你可以學習
他寫着天氣和條件的日記,這是他日常日記的"必備行動"。
天氣、溫度、濕度如何,當桃樹開花,柳樹長出綠葉,燕子從北方飛來,他在日記裡有記載。
作為一名氣象學家,這不僅是他的日記,也是他研究的源泉。
02
科學精神
1935年,他在南甯主持了中國科學會第二十屆年會,并發表了題為"利害關系、權利和權利"的演講。
培養科學的空氣是什麼?這是"科學精神"。什麼是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是"隻問對錯,不顧利益"。也就是說,隻有真理,無論個人利益如何,有了這種科學精神,才能擁有科學的存在。
- 這很容易談論
他指出,先進科學技術要想在我國生根發芽,首先要培養"隻問是非,不計利益"的科學精神。
在演講發表後的一年裡,這位46歲的老人被任命為浙江大學校長,該大學将"求真"作為一門學科。
"求真道,"适度"說得最好,是'博學、審問、深思熟慮、辨識、做',僅憑博學審問是不夠的,必須深思熟慮、自以為是、獨眼,要分辨是非。可以對錯失心,然後盡我所能去做,朱格武侯所謂'敬業,死後',成敗直言,不見逆光。
1941年,在《科學的精神和方法》一書中,他更明确地強調:
"倡導科學,不僅要認識科學的方法,還要認識現代科學的目标。現代科學的目标是尋求真理。科學的方法可以改變,但科學的目标永遠不能改變,這就是科學的精神。"
于克軒倡導的科學精神
具體來說,還有三個方面
第一,"不盲目服從,不回響,一以理性為依據。在逆境中,那麼不屈不撓,無所畏懼,堅強,隻問對錯,不管興趣如何。
第二,"虛假的,不是任意的,不是任意的。
第三,"專注一緻,實事求是,不做無病呻吟,嚴謹、細緻"。
閱讀這本80年前的日記
你想說什麼?
留言告知我們
來源:中國氣象
編輯:楊萌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