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魯迅為什麼會聯想到巴金?因為他認為人比别人更嚴肅

作者:澎湃新聞

記者 羅偉

魯迅為什麼會聯想到巴金?因為他認為人比别人更嚴肅

10月18日,由巴金樓、巴津樓、徐彙區文化旅遊局主辦的"薪資傳記"——魯迅與巴津攝影展在徐彙區旅遊公共服務中心開幕。全文由活動組織者提供

為紀念魯迅先生誕辰140周年和巴金先生逝世16周年,為展示魯迅與巴金之間的友誼和精神傳承,10月18日,由巴金府、徐彙區文化旅遊局主辦的"薪資傳記"在徐彙區旅遊公共服務中心開幕。

魯迅為什麼會聯想到巴金?因為他認為人比别人更嚴肅

展覽分為三個章節,分别追溯巴金與魯迅交流的故事,展示巴金與魯迅相關的珍貴書籍和物品,呈現巴金傳承和發揚魯迅精神的實際行動。

"巴金先生也是我們了解魯迅先生的重要橋梁。上海市作家協會黨委書記王偉說,舉辦這樣的展覽,既能讓我們體驗到中國文學兩大巨人的精神,又能體驗到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的偉大大師,感受到他們溫暖的友誼仍然溫暖着我們,他們的精神光彩依然照耀着我們。"我認為'工資通行證'這個詞,就是我們今天面對魯迅和面對巴金時需要思考的思考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我們如何繼承他們兩人的精神?"

魯迅為什麼會聯想到巴金?因為他認為人比别人更嚴肅

主題海報

展覽分為三個章節,命名為"那個人比别人更嚴肅","我們從未忘記他""跟随魯迅的道路"。這三章追溯了巴金與魯迅互動的故事,展示了巴金與魯迅有關的珍貴書籍和文章,呈現了巴金繼承和發展魯迅精神的實際行動。由于魯迅素有中國新興版畫之父之父之稱,本次展覽展出了許多知名版畫家的木刻作品,如魯迅的小說《AQ正傳》插畫,版畫家劉偉的《雜草》作者魯迅,樵夫曹白的《魯迅的蕾絲文學》,畫家陳光宗的木刻作品《魯迅的肖像》,藝術家袁遠的木刻版畫魯迅肖像, 等。據悉,展覽将持續到10月27日。

魯迅為什麼會聯想到巴金?因為他認為人比别人更嚴肅

"薪水"——魯迅與巴金攝影展

"魯迅、巴金,他們是書中很多人的名字,但因為我有幸住在上海,是以他們也是我年輕記憶中一個生動的存在。我從小就參觀過魯迅故居、魯迅公園,然後慢慢讀着巴金先生的作品,也知道了巴金先生的淵源,巴金先生和上海協會,現在覺得還是有一種美妙而不可思議的感覺。作家、上海市作家協會副會長潘向麗說:"這也是上海市給予我們每一位文學工作者的精神恩賜,是我們精神的重要源泉。"

在她看來,魯迅和巴金有三個相似之處:從不庸俗,從不籠統,從不虛假。"這三點聽起來很容易,但事實并非如此。考慮到兩位大師所經曆的時代背景,有各種各樣的起伏。我想這三點對于我們這一代作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靈感,也是我們永恒的标杆,是我們寫作的第一課介紹,也是我們一生的實踐。"

魯迅為什麼會聯想到巴金?因為他認為人比别人更嚴肅

魯迅和巴金互相支援和信任。

日本學者善達曾問過魯迅,為什麼他和他的"傾向于以截然不同的傾向工作的年輕作家",這裡的年輕作家,指的是巴金。當時,魯迅用信任的語氣說:"那個人比别人更嚴肅。"

在上一篇名為"那個人比别人更嚴肅"的文章中,通過巴金收藏的魯迅作品、魯迅的筆迹、巴金的文章等展品,展覽引導讀者在接觸過程中回頭看巴金和魯迅。從童年到成都讀《廣告狂人日記》開始,巴金就是魯迅的忠實讀者。他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我第一次來到北京大學是在1926年8月,住在北河邊的同興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裡。......在北京,我隻有兩三個偶爾的朋友聊天,半個月一直和我在一起就是一聲"尖叫"。我讀了很久了,也讀過《廣告狂人日記》和成都《新青年》雜志上發表的其他幾部小說。這不是我第一次讀它們。我慢慢地學會了愛他們。這次我有更好的機會閱讀它們。在這種悲慘而孤獨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生活中,正是他的小說安慰了我失望的孩子的心。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它,并相信藝術的力量。在随後的幾年裡,我從未離開過Shout,我把它帶到了很多地方......"

參與文學工作後,巴金和魯迅有直接接觸,寫書、寫稿,互相交談,然後互相支援,互相信任。當巴金受到别人的質疑時,魯迅堅定地站在巴金一邊,例如,在《回答徐玉勇和抗日統戰》一文中稱贊巴金是"一位充滿激情和進步的作家,是為數不多的優秀作家之一"。展覽還展出了魯迅《回答徐偉勇與抗日統戰問題》的手稿、出版物和剪報。

巴金對魯迅也有很高的評價,一直是魯迅的後衛。在巴金看來,魯迅是一個有着強烈正義感的戰士,他是與時俱進、與時俱進、與時俱進的偉大戰士之一,"對于所有人除了自己的小小關心,都能擺出一副笑臉來講寬容和禮貌。一個愛公義、恨惡罪的人是不能容忍的。因為他的愛恨是真的,是以并不總是能以大而便宜的商品出售。殘酷地暴露了我們社會的陰暗面,也是對它最嚴厲的打擊,除了魯迅先生還給我們指明了光明之路。這是愛的工作。在他的文章中總是跳動着一顆熾熱的心。"

魯迅為什麼會聯想到巴金?因為他認為人比别人更嚴肅

一張與魯迅有關的紙,巴金也珍惜,這是他珍藏的紀念郵票。

書名《我們從未忘記他》,主要展示了巴金收藏的與魯迅有關的書籍和物品,包括魯迅的一些作品、譯本、魯迅全集、魯迅手稿、魯迅的書,甚至魯迅的紀念信封和魯迅的郵票。巴金儲存了他接觸到的與魯迅接觸的一切,包括一張紙。魯迅死的時候,巴進說:"他活着的時候,我找不到機會向他表達我的感激之情。現在我隻能把我的感激之情埋在心裡,永遠埋在心裡。"

魯迅為什麼會聯想到巴金?因為他認為人比别人更嚴肅

與魯迅有關的一張紙,巴金也珍惜,這是他珍藏的信封。

據悉,巴金晚年長期住院,在他帶到醫院的書裡有一本《魯迅詩》的袖珍本,家人說他經常在病床上讀書朗誦,以鍛煉記憶力。巴金收藏了數以萬計的書籍,他把它挑出來了。

魯迅為什麼會聯想到巴金?因為他認為人比别人更嚴肅

魯迅詩集

接下來的《跟随魯迅之路》講述了巴金為繼承和發揚魯迅精神而采取的實際行動。"紀念魯迅先生""魯迅先生十年犧牲""緬懷魯迅先生""秋夜""我認識的魯迅先生"......為了紀念那篇回憶魯迅的文章,巴金寫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因為我的人生是一個鼓舞人心的春天源泉,仿佛他的書是我的指南。"每當他站在魯迅的雕像前,或者參觀陸先生曾經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時,巴金先生都可以回憶起他和魯迅先生在一起的時光,反思和鞭打自己。

晚年,巴金高舉"講真話"的旗幟,直接繼承和發揚了魯迅看生命的真實精神。學者錢立群認為,巴金一生都堅持魯迅開創的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巴金理所當然地成為魯迅的精神繼承人之一,他是繼魯迅之後中國知識分子最重要的代表。"

開幕式後,上海文史館員、華東師範大學漢語系教授、巴金研究會副會長陳子山做了題為《魯迅與巴金的交流——以黑夜為例》的演講,回顧了巴金提議出版的散文集《夜書》的誕生和結尾, 魯迅的初任主編,徐廣平的文化生活出版社。由巴金故居制作的《夜》重刻版将在展會現場釋出,該書除了是《文學系列》的主編之外,70年來一直沒有重刻,這本重刻的書推出,是對兩位前輩文學友誼的紀念,也希望以這種形式具體呈現和傳遞新的文學精神。

魯迅為什麼會聯想到巴金?因為他認為人比别人更嚴肅
魯迅為什麼會聯想到巴金?因為他認為人比别人更嚴肅
魯迅為什麼會聯想到巴金?因為他認為人比别人更嚴肅

負責編輯:梁佳

校對:石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