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又到臘八節,你喝的臘八粥是什麼樣的?

作者:Beiqing.com

今日是農曆臘月初八,是傳統的“臘八節”,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過後,“年味”就日漸濃郁起來。說起臘八節美食,必須要提臘八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習俗已經傳承千年,且各地的臘八粥各有特色,一起來看看。

喝臘八粥習俗已傳承千年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常用的食材有大米、小米、紅棗、蓮子以及紅豆、綠豆或者黃豆等豆類。清代徐珂在《清稗類鈔》提到:“臘八粥始于宋,十二月初八日,東京諸大寺以七寶五味和糯米而熬成粥,相沿至今,人家亦仿行之。”至今已有千年曆史。

又到臘八節,你喝的臘八粥是什麼樣的?

圖/ic photo

有說法稱,臘八節喝臘八粥和佛教有一定淵源,臘八粥也叫“佛粥”。據傳,釋迦牟尼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佛教傳入中國後,為祭祀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院在這一天要念經,煮臘八粥敬佛。

在古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代,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皇帝、皇後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外,民間也流行在這一天做臘八粥,全家團聚在一起食用。

到了清代,臘八粥的做法更為複雜。古籍《燕京歲時記》中有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瓤、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各地臘八粥各不相同

因習俗不同,我國各地的臘八粥的做法也有差别。

其中以北京地區最為講究,在老北京習俗中,人們一般會在臘月初七的晚上開始洗米、泡果,在半夜時分開始煮,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才能熬好一份好的臘八粥。粥中會摻有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等,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

山西的臘八粥也很有特色,和其他地區以大米為主不同,山西臘八粥的食材以當地特産小米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綠豆、小棗,還有黏黃米、大米、江米等一塊煮。在山西的東南地區,臘月初五就會用小豆、紅豆、豇豆、蕃薯、柿餅等煮粥,一直延續到初八,煮出來的食物叫做甜飯,也是臘八食俗之一。

在甘肅部分地區,流行喝蔬菜臘八粥,即除五谷、豆類外,煮粥時還添加蔬菜。而陝北臘八粥材料就更為豐富了,熬粥除了用五谷、豆類之外,還會加入各種幹果、豆腐和肉。

在南方的江浙地區,臘八粥分甜鹹兩種。蘇州人煮臘八粥一般要放入茨菇、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浙江人煮臘八粥除了谷物、豆類等食材外,還會加入桂圓肉、荔枝肉等。

喝臘八粥最豪橫的當屬四川人,由于四川地大人多,臘八粥做法也五花八門,口味包含甜鹹麻辣。主要是用黃豆、花生、肉丁、白蘿蔔、胡蘿蔔熬制而成。在喜歡吃麻辣口味的四川人眼裡,麻辣口味自然是最流行的。

除了喝粥之外,臘八節還有腌制臘八蒜的習俗,等蒜瓣整體變成翠綠色後,拿來吃餃子、拌涼菜都十分美味。

臘八節的這一碗粥,你家喝的是什麼口味的?一起評論區聊聊。

新京報記者 劉歡

編輯 祝鳳岚 校對 王心

來源:新京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