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晉第九任​晉孝武帝​司馬曜簡介

作者:史地客棧

晉孝武帝司馬曜,字昌明,(361年—396年11月6日)是東晉的第九個皇帝,在位時間是372年至396年。他是晉簡文帝的第三個兒子,晉安帝和晉恭帝的父親,母李陵容。

東晉第九任​晉孝武帝​司馬曜簡介

生平經曆

晉孝武帝四歲時被封為會稽王,372年被立為太子,同年晉簡文帝逝,他繼位,當時才11歲。第二年立年号為甯康。一開始由太後攝政。14歲時(376年)開始親政,改年号為太元。當年他改革收稅的方法,放棄以田地多少來收稅的方法,改為王公以下每人收米三斛,在役的人不交稅。此外他在他在位期間試圖加強皇帝的權力和地位。383年前秦進攻晉,試圖滅晉,在淝水之戰中晉軍大勝。

晉孝武帝即位時期由于稅賦改革與謝安當國,被稱為東晉末年的複興;但是謝安死後司馬道子當國,以及晉孝武帝嗜酒成性,《晉書》說“醒日既少”,優柔寡斷,導緻東晉政局再度陷入混亂。

晉孝武帝由于對他當時寵信的張貴人開玩笑說:“你已經快要三十歲了,按年齡應該要被廢棄了”,導緻當晚張貴人一怒之下殺了他。死後葬于今江蘇南京的隆平陵。

盡心親政

甯康三年(375年),14歲的司馬曜加元服,正式臨朝親政,改年号為太元,以謝安為輔政。太元三年(378年)春,帝移居會稽王邸。親政的頭三年,他改革收稅的方法,放棄以田地多少來收稅的方法,改為王公以下每人收米三斛,在役的人不交稅,被稱為東晉末年的複興。但是後來孝武帝嗜酒成性,《晉書》說“醒日既少”,又優柔寡斷,導緻東晉政局再度陷入混亂。司馬曜在親政的同年八月,冊立了他的皇後王法慧。王法慧是太守王蘊的女兒,比司馬曜大三歲。當初議立皇後的時候,大家一緻認為王家名聲好,養出來的女兒也一定性情柔順、四德俱全、可以母儀天下。然而這位王皇後卻讓所有的人都大失所望,她不但驕奢悍妒,而且還嗜酒,行為粗魯,舉止不端,尤其擅長借酒裝瘋,鬧得司馬曜的後宮雞犬不甯。司馬曜十分苦惱,隻好向嶽父王蘊求助,将自己的遭遇如此這般加以控訴一番。王蘊惶恐,也過意不去,摘下帽子向女婿皇帝賠禮道歉,此後王法慧略有收斂。5年之後,21歲的王皇後病逝,谥号“定皇後”,葬于隆平陵。18歲的孝武帝總算恢複了自由。

東晉第九任​晉孝武帝​司馬曜簡介

淝水之戰

孝武帝司馬曜,是東晉王朝比較有作為的皇帝。在他稱帝的24年裡,晉王朝多少出現了一些振興之象,還曾經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迹“淝水之戰”。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堅“帥衆渡淮,(司馬曜)遣征讨都督謝石、冠軍将軍謝玄、輔國将軍謝琰、西中郎将桓伊等距之。”“諸将及苻堅戰于肥水,大破之,俘斬數萬計,獲堅輿辇(車駕,多為天子所乘)及雲母車(帝後所乘)。”

淝水之戰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戰役,發生在東晉太元八年(383年)8月至12月。前秦苻堅下诏,大舉攻晉,試圖滅之,于是淝水大戰爆發。苻堅親率步兵60萬、騎兵27萬、羽林郎(禁衛軍)3萬,共90萬大軍從長安南下,綿延數千裡,水陸齊進,僅運糧船隻就有萬艘。同時,苻堅又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師7萬從巴蜀順流東下,向建康進軍。苻堅驕狂地宣稱:“以吾之衆旅,投鞭于江,足斷其流。”這就是著名典故“投鞭斷流”的來曆。東晉北上抗擊秦軍的總共兵力才8萬,在宰相謝安的主持下,以謝石為大都督,謝玄為前鋒,主力軍隊就是聞名天下的北府兵。東晉建都建康(今南京),軍府設在建康之北的廣陵(今江蘇揚州市),故稱軍府曰北府。

當時秦軍前鋒苻堅之弟苻融兵30萬首先到達颍口(今安徽颍上縣),秦軍初戰告捷,苻融攻占了壽陽(今安徽壽縣),與此同時,秦軍慕容垂部攻占了鄖城((今湖北鄖縣)。而且截斷了東晉派來救援軍胡彬的退路,将其團團包圍在硖石(今安徽鳳台西南)。苻融趕快送信給苻堅說:“敵人少而且易捕獲,就是擔心逃跑了,請趕快派大軍過來。”苻堅見信大喜,滅東晉心切,留大軍于項城,帶輕騎八千趕到壽陽。這時候無論是苻堅或者是苻融都認為東晉已是刀翥之肉,于是派出原東晉太守朱序去勸降。朱序原是東晉襄陽守将,公元378年,苻堅派出大軍圍攻襄陽城,朱序頑強抵抗堅守了一年,朱序多次出城作戰,屢破秦軍。後來朱序部将李伯護秘密派其子送信秦軍,願做内應。苻堅派兵加緊攻城。城破後,苻堅沒有殺他,反留在身邊重用。

朱序到了謝玄營中,将秦軍部署完全和盤托出。并建議,趁秦軍未完全集結,迅速出擊。謝石本來是打算堅守不戰,聽了朱序的話後,便改變了作戰方針,決定主動出擊。11月,謝玄派劉牢之率精兵五千到洛澗(在今安徽淮南東),秦将梁成率部5萬隔洛澗布陣以待。劉牢之以兵五千就敢強渡洛水,去攻擊對手的5萬人馬,而秦軍也居然被殺得大敗,被斬殺一萬五千人,秦大将梁成也被劉牢之突入陣内一槊刺死。這場戰役下來,秦軍有10多個将領被殺。

洛澗大捷後,令晉軍信心倍增。謝石繼續揮軍水陸并進,直抵淝水(今安徽壽縣南瓦埠湖一帶)東岸,在八公山邊紮下大營,與壽陽的秦軍隔岸對峙。由于秦軍緊逼淝水西岸布陣,扼守着淝水,晉軍無法渡河。雙方力量對比懸殊,又不容許晉軍曠日持久地打消耗戰,等到秦軍九十萬大軍都雲集過來,這仗就不好打了。此時,謝玄派使者去見苻融,要求秦軍把陣地稍向後退,空出一塊地方,好讓雙方一決勝負。苻堅認為讓軍隊稍向後退,待晉軍半渡過河時,再以騎兵沖殺,這樣就可以取得勝利。苻融對苻堅的計劃也表示贊同,于是就答應了謝玄的要求,指揮秦軍後撤。這本來是一次正常的戰術退卻,但秦兵士氣低落,結果一後撤就失去控制,陣勢大亂。謝玄率領八千多騎兵,趁勢搶渡淝水,向秦軍猛攻。朱序這時在陣後乘勢喊叫:“秦軍敗了!秦軍敗了!”秦軍有很多是強征入伍的,而且由多個民族組成,各懷鬼胎,人心本來就不穩。加之剛吃了落澗慘敗,朱序這一喊,以為真的敗了,越發惶亂,争相逃命,導緻幾十萬軍隊象山崩了一樣丢盔棄甲的大潰逃。謝玄等乘勝追擊,直至青岡(今壽陽西30裡)。秦軍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軍追至,因而草行露宿,不敢停息。此時,苻堅又中了流矢,單騎北逃,朱序乘亂投奔晉營。這場戰争是中國曆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并給後人留下了著名的曆史典故和成語。如“投鞭斷流”、“風聲鶴唳”、“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等,一直脍炙人口。這場戰争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它确定了南北朝時期長期分裂的格局。以後南朝的劉裕(劉宋的開國皇帝)北伐,于417年攻入長安,但未能久駐。北朝的大将侯景,也曾南征攻梁(梁朝梁武帝),于548年攻陷建康,不久即為部下所殺,南北都未能統一全國。直到589年隋文帝楊堅,才統一了全國,至此淝水之戰已經過去了206年。

東晉第九任​晉孝武帝​司馬曜簡介

戲言喪命

司馬曜雖然是個盡心國事、重用賢臣的君主,但也是嗜酒如命的主兒。史書上說他常為徹夜之飲,在華林園(今南京市雞鳴山南古台城内)甚至對着劃空而過的太白金星,舉酒祝之曰:“長星,勸汝一杯酒,自古何有萬歲天子邪!”。太元二十一年(396年)9月,司馬曜在宮内清暑殿中與寵愛的張貴人一起飲酒,灌多了黃湯的司馬曜,已有七分醉意,還要張貴人陪他對飲。張貴人已經酒足,極力辭謝。司馬曜面露愠色,半真半假地發起了酒瘋:“你當年是因為美貌才被封貴人,如今你年近30,美色大不如前,又沒生孩子,白占着一個貴人的名位,明天我就廢了你,另選新人。”說到這裡,又大口嘔吐,噴得張貴人滿頭滿身都是。在這之前是他的王皇後,酗酒之後吐他一身,如今他吐張貴人一身,也算是洩憤吧。然後,司馬曜爛醉如泥,沉沉睡去。其實司馬曜隻是酒喝高了一些,本能地說了一句玩笑話,沒想到竟遭殺身之禍。司馬曜的一通酒話對張貴人來說,卻無異于晴天霹靂。張貴人自從得寵以來,恃寵生驕,從來沒有受過如此訓斥、羞辱;她又嫉妒成性,俗語說的“酒後吐真言”,何況司馬曜好色,她對皇帝的這席話自然是甯可信其有,不會信其無的。想到自己多年來小心翼翼的服侍,卻将要換來打入冷宮甚至被賜死的下場,頓時起了殺心。

于是她召來心腹宮女,乘司馬曜熟睡之際,搬了幾床大被子,很久,司馬曜還沒死,然後又掙紮起來,兩個宮女搬來一個大石頭,砸了一下,司馬曜就暈了,然後又用石頭壓住,把還在睡夢中的司馬皇帝給活活捂死了。史料上并沒有說司馬曜是被貴人命宮女用被子捂死的。《晉書·卷十一》載“為張貴人所弑。”《晉書·卷九》載“時張貴人有寵,年幾散失,帝戲之曰:‘汝以年當廢矣。’貴人潛怒,向夕,帝醉,遂暴崩。”司馬曜死後,谥孝武帝。廟号烈宗。與孝武定王皇後共葬于隆平陵(今南京鐘山之梅花山)。

可憐無辜的司馬皇帝,隻因酒後開了個小小的玩笑,丢掉了幾輩子才修來的一條皇帝性命,成為千古奇談。

據說,次日,張貴人謊稱皇帝于睡夢中“魇崩”,竟得以瞞天過海。一說,張貴人自知犯下滔天大罪,遂拿出重金賄賂司馬元顯及其左右,果然其效如神,司馬元顯竟對伯父之死不做任何追究。新皇帝司馬德宗是個白癡,連自己吃飽沒有都弄不明白,當然更不可能提出任何疑問。不久,張貴人趁着皇宮一片混亂的機會,帶着金銀細軟逃走(又去害人)。

生母簡介

司馬曜的母親是宮女“昆侖”。兩晉的皇帝生育後代都有問題。孝武帝的父親簡文帝就遇上了麻煩。簡文帝本來有好幾個兒子,但是都相繼夭折。接着後宮嫔妃又都變得不能生育。官員就算了一卦,說應該有一個地位卑微的宮女能為皇室生下三子一女,并且都能茁壯成長。于是皇帝将宮中所有洗衣做飯掃地的宮女都弄出來,一個一個找。最後一個皮膚黝黑叫“昆侖”的紡織宮女脫穎而出。雖然長相實在不敢恭維,但簡文帝為了“大計”,不得不納她為妃,而正是這個黑女人後來生下了司馬曜。

其實司馬曜也很不幸,母親長相奇醜,被稱之為“昆侖奴”;前妻又極兇悍,嗜酒不說,還會動手打人(皇帝);而最寵幸的張貴人卻要了他35歲的性命。曆史就是這樣的無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