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每個人對愛情的了解不一樣,對家庭生活目标的追求各異。愛情可以是一輩子的等待,也可以是一瞬間的感動,還可以是一句話的承諾。但是,随着社會的發展,反而讓夫妻或者親人間的關系卻反而變得更淡了。那些原本與我們最親近的人,在缺乏有效溝通中漸漸變得疏遠和陌生。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在親曆生活瑣事中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不同年齡層面群體關于愛情和家庭的不同觀念,在相處過程中才能領悟出相愛才能相親的深刻内涵。2017年11月3日在内地上映的親情電影《相愛相親》,從平實溫馨感人的家庭題材入手,講述了三位處于不同年齡段的女人的愛情故事。因為一個遷墳事件,将三代人的愛情選擇交織在一起,引出中國式的家庭親情關系。一個簡單的故事,在沖突與沖突中最後歸于和解與讓步,感情真摯卻足夠感人。
質樸的電影鏡頭下,一條故事主線将三代人對愛情的不同了解和态度和盤托出,将中國文藝片那種追求生活質感和藝術感染力的特質展現了出來。故事本身非常接地氣,再加上片中幾位老戲骨内斂且出彩的演繹,将觀衆自然而然帶入電影裡的同時,也突出老中青三代人對愛情和親情的堅持。
電影立足于細膩而真實的現實生活,從不同的角色視角去看待愛情的忠貞與守候,将相愛相親的故事講述得很溫暖。平鋪直叙的劇情展開,讓觀衆品味生活中的五味雜陳,在講述三代人的感情生活的同時,也表達出三代人對生活方式的自我選擇。
台灣女導演張艾嘉在情感表達上保持細膩克制,為觀衆奉獻了一部恰到好處的溫情電影。同時,她親自在片中出演女主角,塑造了一位敏感而固執的中年女性形象,與角色本身很貼切。不僅如此,劉若英、王志文、李雪健等實力派演員的友情客串,讓本片更加值得期待。
整部電影所呈現出的人物場景和生活,情到深處發人深省。就像一副徐徐展開的家庭情感畫卷,娓娓道來耐人尋味。總體來說,該片是一部難得的華語佳片。在第54屆電影金馬獎和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評選中,該片都入圍了最終環節各主要獎項的角逐。即便是僅僅拿到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的殊榮,但實力有目共睹。
這樣一部電影,專注于中國傳統而細膩的情感展示,雖然沉重悲傷卻充滿正能量。飽含溫情,催人淚下,不能取得商業電影的成功卻極富人文關懷。

通過講述一個普通平凡的故事,在細膩柔軟的筆觸下表達三代女人的愛情觀。導演張艾嘉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曆和對愛情的個人了解,認真細緻地描繪處于不同年齡階段群體的感情生活,讓人感同身受的同時對人近中年的感情生活作了一次現實意義上的诠釋。
一個普通的家庭,生活上平靜如常,卻在愛情和親情上卻産生了碰撞和隔閡,這就是建立在不同愛情觀和婚姻觀基礎上家庭沖突的展現。三代人的真實生活場景和細膩的感情訴求,表達出不同時代女性面對自身命運選擇的态度。
無論是擔綱主演還是客串出演,本片中的各位演員的精彩表演是一大亮點,特别是對情緒的掌控上表現出恰到好處的火候。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飽滿而富有立體感,每一個角色都在這場看似平常的遷墳事件中經曆成長和蛻變。
相比平淡無奇的劇情,沒有血緣關系的外婆和嶽慧英在沖突沖突中最終走向和解,冰釋前嫌的那一刻也成為全片的感人瞬間。或許,在不同時代成長起來的三位女性面臨的是同一種情感困惑,至少在在這個故事裡就是如此。
老戲骨吳彥姝飾演的外婆似乎是一個悲情角色,為愛堅守一輩子,也是祖母輩愛情觀念的真實寫照。她代表的是二三十年代出生的那代人忠貞不渝的愛情觀,相愛相守催人淚下。活着,為夫妻可以等候一輩子;死了,為心上人守候一輩子。
吳彥姝的演技可圈可點,表現出老一輩藝術家的水準,自然不做作。特别是蘊含東方情感特色的中國式執着與堅守,莫名地戳中觀衆的淚點。她為束縛于封建禮教下的愛默默堅守了一生,或悲憫或敬佩,讓人感動之餘頓生憐憫之心。
導演張艾嘉親力親為飾演了片中的母親嶽慧英一角,人近中年,處于女性更年期這個尴尬的年齡段。作為一名老師,教書育人的同時最能體會到事業和家庭的辛酸。外強中幹,典型的獨立女性代表,在婚戀觀上有着自己的了解和思考。
與女兒在愛情觀念的針鋒相對,導緻母女關系緊張。而自身面臨退休和各種感情糾葛,導緻她過于敏感。對女兒的排斥,對夫妻的唠叨,似乎對生活充滿了抱怨和無奈。縱使時光飛逝,一種淡然的浪漫依舊藏于心底,始終記得并珍惜彼此,這就是父母輩的愛情觀。
郎月婷飾演的薇薇則代表了八零後一代青年女性沖破世俗束縛的愛情觀念。作為女兒,她有着自己還算不錯的事業,還找到了鐘情于音樂夢想的愛情。本身而言,她到了一個被父母問及婚姻的年齡段,她有着自己的愛情所向,理性地為自己的幸福人生做規劃。
工作不被母親了解,戀情不被父母看好,這樣一來她似乎陷入了一種死循環的糾結中。男友的叛逆不羁與自己的玩世不恭,能在相處中有共同語言;男友的細膩體貼能夠讓自己體會幸福生活的味道,在相同夢想的指引下一起為将來打拼,這就是當下年輕人的愛情觀念。
對于母女來講,除去因時代的變化而産生不同的婚戀觀念之外,還有着血濃于水的親情在裡面,這種情感元素是不會被割舍的。為人處事的态度不同和情感觀念的各異,這是一種很平常的現象。
親人之間的疏離和隔閡,需要互相之間的了解與溝通。年輕一代的戀愛自由和家庭觀念,影響着他們的整個人生,作為父母隻能引導而不是強行逼迫,這才是一種理性的态度。換句話講,現在的婚戀觀建立在雙向選擇的基礎上,一起過日子,沒有誰等着誰的絕對守候。
電影中,田壯壯飾演嶽慧英的丈夫尹孝平,與張艾嘉組成夫妻檔,他的出場頓時讓母親嶽慧英的角色增色不少。他的忍與妻子的揚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也從側面透露出如今中年夫妻的相處之道:互相體諒、關懷與了解。
在經曆了年輕時期的浪漫和完成養家育女的使命後,生活更多的是歸于平淡。沒有生活激情,處處顯示出相敬如賓的親情關系。這個時期的夫妻恩愛,更多的是表現在愛的了解和寬容,這就是平淡生活的溫情之處。
就女兒薇薇的戲份而言,她的角色能夠很好地展現出新老愛情觀念的沖撞。雖然某些情節有點突兀,但是貴在真實的情感流露。特别是她與外婆的相處,沒有血緣關系的隔代親情卻讓人倍感溫暖。
外婆在蹉跎歲月中對愛情忠貞的堅守,更能表現出在當今社會看來難能可貴的至死不渝的愛情精神。既然在人生的牢籠中無法脫身,隻能在隐忍着默默守候,表現出亘古不變的愛情主題。
長久以來,一個家庭中,關于親情關系疏離和愛情觀念的碰撞,成為引發家庭沖突的主要原因。不管是祖孫情還是母女情,建立在親情基礎上的體諒與和解,才能引導一代人的成長和蛻變。在與長輩的相處過程中,也許會笑中帶淚,處處展現出溫馨細膩的一面。
時代在進步,傳統思想與現代觀念的碰撞在所難免。一個家庭,囊括了多重情感元素在裡面,而家也成為宣揚愛與成長的最佳場所。無論是親情還是愛情,多點諒解和寬容,愛的意境是相通的,都希望自己心中的那個人過得幸福,其他的都可以在時間流逝中慢慢得到和解。
電影《相愛相親》通過一個溫馨而細膩的故事折射出三個時代的不同愛情觀念,普通家庭中的親情與愛情除去感天動地、轟轟烈烈,隻剩下波瀾不驚和相敬如賓,最後達成的和解卻能夠溫暖和感染人心。微小的細節融入真實的生活,讓這部成熟優秀的佳作顯得更加溫馨感人,關于愛與親情的了解,在沖突化解後後給人以滿滿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