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谷利本為孫權奴仆,曾救過孫權的命,後因冒死抗命受到孫權敬重谷利的概述谷利在第二次“合肥之戰”的貢獻谷利冒死違抗指令

孫權有一個奴仆叫做谷利,孫權曾經很信愛這個奴仆,谷利也曾經在第二次“合肥之戰”中救過孫權的命。後來在一次乘船航行的時候,谷利冒死違抗孫權的指令,反而得到孫權敬重。這個谷利到底是怎樣一個人物呢?下面小編就來說一說。

谷利本為孫權奴仆,曾救過孫權的命,後因冒死抗命受到孫權敬重谷利的概述谷利在第二次“合肥之戰”的貢獻谷利冒死違抗指令

谷利這個人在漢末三國時期的影響比較微弱,隻能算是一個小人物,是以在史料當中的記載很有限。根據《江表傳》當中的記載,谷利本來是孫權的奴仆,這個人恭謹耿直,很對孫權的脾氣。孫權就任命他為親近監。親近監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目前也沒有明确的說法,不過很明顯是一個官職,大概也要跟随孫權身邊左右。即便受到孫權提拔,谷利仍然是非常嚴肅、忠誠的性格,更加受孫權的信愛。

谷利本為孫權奴仆,曾救過孫權的命,後因冒死抗命受到孫權敬重谷利的概述谷利在第二次“合肥之戰”的貢獻谷利冒死違抗指令

在東漢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發生一場戰役——第二次“合肥之戰”,孫權趁着曹操去打張魯的時候進攻合肥。這是一場相當經典的戰役,具體過程小編就不詳細說明了,總而言之孫權沒有打下合肥,正在撤退的時候,遭到了合肥守将張遼的追擊。

谷利本為孫權奴仆,曾救過孫權的命,後因冒死抗命受到孫權敬重谷利的概述谷利在第二次“合肥之戰”的貢獻谷利冒死違抗指令

當時孫權的大部隊就在逍遙津南,隻有孫權和呂蒙、甘甯、淩統等人在逍遙津北,軍隊也不多。孫權有一千親兵,淩統有三百人,呂蒙和甘甯有多少人不知道,不過也不會太多。孫權無力抵抗張遼,隻能盡快地渡過逍遙津,與前面的大部隊會合。

谷利本為孫權奴仆,曾救過孫權的命,後因冒死抗命受到孫權敬重谷利的概述谷利在第二次“合肥之戰”的貢獻谷利冒死違抗指令

非常要命的是逍遙津上的橋已經被敵人給破壞掉,有一丈多寬是沒有橋面的。這麼寬的缺口也是很不容易度過的。谷利就在孫權的戰馬的後面,讓孫權抓緊一點,谷利在後面用鞭子催動戰馬,就這樣幫助孫權度過逍遙津。淩統看到孫權安全撤退,率領親兵斷後,軍隊基本上全軍覆沒,自己也受傷,因為橋面毀壞,他是遊回逍遙津南的。如果不是谷利幫助孫權過橋,淩統等人拼死斷後,孫權很有可能就被張遼抓住。到時候等待孫權的命運就顯而易見了。是以在這場戰役之後,谷利就因為催動戰馬的功勞被封為都亭侯,算是列侯中最小的一個。

谷利本為孫權奴仆,曾救過孫權的命,後因冒死抗命受到孫權敬重谷利的概述谷利在第二次“合肥之戰”的貢獻谷利冒死違抗指令

谷利再度出現在史料當中,是在東吳黃武五年(即公元226年),時間已經到了三國時期,當時孫權雖然還沒有稱帝,但是基本上也可以視為一個獨立的政權,有着獨立的年号,都城在江夏郡的武昌。在這一年孫權建造了一艘大船,取名為“長安”,制作完成之後,孫權乘坐這艘大船試航,結果就遇到了大風的天氣。

谷利本為孫權奴仆,曾救過孫權的命,後因冒死抗命受到孫權敬重谷利的概述谷利在第二次“合肥之戰”的貢獻谷利冒死違抗指令

當時谷利指令船工去樊口避險,孫權指令說:“應該去羅州。”谷利拔出刀威脅船工:“如果不去樊口就殺掉你。”船工于是轉舵向樊口行進。等到進入樊口之後,風浪已經變得非常兇猛難以航行。這個時候孫權說:“阿利這樣害怕水浪嗎?”谷利向孫權謝罪說:“大王作為一國之主,不應該冒險進入風浪當中,應該以社稷為重。是以谷利敢冒死抗命。”孫權聽到谷利的解釋後,對谷利非常敬重,也不再直呼谷利的名字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