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康熙王朝》中,康熙帝封姚啟聖為“西湖候”,這種情況可信嗎?

作者:左都禦史

《康熙王朝》是一部經典的清代影視劇,在這部劇中,除了陳道明扮演的康熙帝和斯琴高娃扮演的孝莊,其他配角同樣都很出彩。明珠、索額圖、周培公、李光地等角色身上亮點十分突出,尤其是蘇延石老師扮演的那個“倔強老頭”姚啟聖,其形象更是被塑造的十分生動。

《康熙王朝》中,康熙帝封姚啟聖為“西湖候”,這種情況可信嗎?

不過,既然是電視劇,就難免有藝術成分在裡頭,很多情節和曆史不符也情有可原。就拿姚啟聖來說,其人物形象就和曆史上的真實情況相差甚遠,其最大的“敗筆”就是在姚啟聖收複台灣後,康熙帝論功行賞,封為他“杭州西湖候”。

姚啟聖是舉人出身,但他并不是被順治帝定為“永不叙用”之人,他從廣東香山知縣做起,一直做到了福建布政使。康熙十七年(1678年)升任福建總督,負責平台事宜。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底,也就是施琅出兵台灣的那一年,姚啟聖便病逝了,死後追封兵部尚書、太子太保。也就是說,姚啟聖并沒有等到台灣收複的那一天。

《康熙王朝》中,康熙帝封姚啟聖為“西湖候”,這種情況可信嗎?

再來說一說姚啟聖封西湖候的事情。首先強調一下這并不是去挑電視劇的毛病,而是想與各位讀者分享一下關于清代封爵的一些知識。

“候”是清代的一種爵位,和官職本身并無多大關系。按清代慣例,爵位封為三個系統,即宗室爵位、異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宗室爵位就是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蒙古爵位也有親王、郡王等封号,但在這個基礎上會保留蒙古尊号。這些想必大家都很熟悉。

異姓功臣爵位主要指愛新覺羅氏以外的封爵,如清初的開國五大臣額亦都等人,他們就是屬于異姓封爵,這些爵位有九級,分别為公、候、伯、子、男、輕車都尉、騎都尉、雲騎尉、恩騎尉。而且前面六種爵位又分為三等,如一等公,二等候、三等輕車都尉等。

《康熙王朝》中,康熙帝封姚啟聖為“西湖候”,這種情況可信嗎?

清代是滿族人的江山,是以對于滿洲八旗有着特殊的待遇,一般情況下,授封爵位最多的還是滿洲八旗和蒙古八旗,當然漢軍旗也有不少被封爵。漢人被封爵的有清一代不過十幾人,其中又以吳三桂、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孫可望最高,他們都是王爵。

不過,這五個人和其他漢人明顯不同,他們是清開國功臣,曾為愛新覺羅氏江山立下過大功,其他漢人中也不乏被封公、候之人,但基本都是隸屬漢軍八旗。

按清例,非戰功不能封爵。作為文官無論政績再好,想要得到爵位如同登天,雍正朝第一寵臣張廷玉資曆夠深吧,他也不過是個三等伯爵,後來還被乾隆給抹了。

《康熙王朝》中,康熙帝封姚啟聖為“西湖候”,這種情況可信嗎?

漢人中第一個封為侯爵的是曾國藩,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後,曾國藩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候。其後左宗棠收複新疆,勘定西北,以軍功晉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再後,李鴻章興辦北洋,以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晉升文華殿大學士,追封一等肅毅侯。

不論是曾國藩、左宗棠還是李鴻章,在他們身上都有明顯的印記,那就是軍功。憑着他們當時在朝中的地位,也僅僅是封了個候爵。反觀姚啟聖,一個封疆大吏隻不過是政績卓著,并無尺寸戰功,康熙帝又怎麼輕易授予他侯爵呢?

更無法解釋的是,即便姚啟聖封了侯爵,也不會冒出來個“西湖候”。《康熙王朝》中原話是這樣的,康熙對姚啟聖說:“論功業、人品,朕都不知道封你什麼好,就封你為杭州西湖候吧,哪裡還有一座行宮也一并賞給你。”

《康熙王朝》中,康熙帝封姚啟聖為“西湖候”,這種情況可信嗎?

清代的侯爵為一、二、三等,任何情況下,官方對侯爵的稱呼一定要加上等級,絕不可以馬虎。況且,清代的侯爵都會冠以忠、勇、誠等能充分展現被封者人格特點的名稱,斷不會将地名或是風景名勝作為爵位的稱呼的。是以,康熙帝封姚啟聖為“西湖候”乃大謬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