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百部名人六大秘密傳記故事》居裡夫人命運逆襲改變世界傳記

作者:中美集團陳永工作室
《世界百部名人六大秘密傳記故事》居裡夫人命運逆襲改變世界傳記

中美陳永編譯編著

[接上期]

第六章 做自己熱愛的事,一輩子都不夠

6-1小身軀裡的家國夢

衆所周知,居裡夫人瑪麗出生于被俄國占領時期的波蘭。生活在一個被統治,被侵略的國家,敏感的瑪麗從小感受到壓迫。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

平時,瑪麗在生活上感到波蘭民族被當做三等公民,處處被壓迫。而在精神上,她們的學校處于沙皇的嚴密監控下,平時的學習内容也被嚴格控制。還有代表政府的督學時不時就來突擊檢查,老師和孩子們時刻處于精神緊張的狀态。瑪麗就經常被督學先醬油查,對她來說,應付這樣的檢查是一種酷刑。是以,瑪麗很早就認識到生活是殘酷的,對民族是這樣,對個人也是這樣。

俗話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瑪麗的骨子裡繼承了斯科沃多夫斯卡家族的反抗精神。在這期間,愛國的教師們偷偷給孩子們教授波蘭相關知識(比如曆史和地理)的做法給瑪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1891那年,瑪麗辭退了家庭教師的工作,她已經差不多攢夠了去巴黎讀書的費用。此番她的打算是在華沙老家陪伴幾個月,接着去巴黎。但在機緣湊巧之下,瑪麗參加了當地的這個青年學習團體。

無論哪個民族,那個時代,青年總是代表熱血和激情的一群人。在19世紀末的波蘭也不例外。那是一個普通的盛夏午後,瑪麗和她的小夥伴們齊聚在華沙北郊的一個已經不開門營業的劇場裡。她灰色的眼睛專注的盯着舞台上的人正在演講的青年。

在聽到那個青年神情激昂的說道:“親愛的同學們,祖國的希望寄寓于人民知識水準的提高和道德觀念的加強之上,隻有如此,才能使我們的祖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得到提高。目前我們首要的任務就是努力自學,并竭盡所能地在勞工和農民之間普及知識。”聽到這裡,瑪麗和她的小夥伴們一起鼓起了掌。這些年輕人太深有同感了。

這群生活在被沙皇侵略占領的土地上的青年人為了心中的家國情懷,組成了這個帶有政治色彩的學習團體。正所謂有志不在年高,這群年輕人将服務社會、報效祖國作為自己的任務。為此,他們做出決定:每個人都利用晚上向廣大群衆講授自己所精通的内容,用以普及知識。

對此,瑪麗有自己的認識,她對大家說:“如果不是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得到很好的教育,具備良好的素質,一個美好的社會是不可能建立起來的。為了實作這一美好的目的,所有人都必須完善自己,并且共同分擔社會責任,竭盡全力投入到本職工作中去,并有效地去幫助别人,這樣,我們才覺得自己生活得更有價值。”

《世界百部名人六大秘密傳記故事》居裡夫人命運逆襲改變世界傳記

身處亂世,仍能心系家國,瑪麗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令人由衷的佩服。無怪乎連愛因斯坦都為她寫文點贊。

因為有了這樣的理想和追求,瑪麗更加堅定了學習和深造的決心。她知道隻有這樣才能為祖國、為社會做出有益的貢獻。

初到巴黎學習的時候,瑪麗隻能居住在一個小小的閣樓裡,過着缺衣少食的生活。但她似乎樂在其中,就像孔子的學生顔回那樣“一碗飯,一瓢水,居住在簡陋的小巷子裡,人們為他的生計堪憂,他卻一直能保持自己的快樂而不改變”。我想除了對天賦才能的熱愛和追求,支援她内心的應該就是這個家國夢想了。

也是因為這個夢想,瑪麗在畢業後一直在教學第一線工作,即使實驗室裡忙得不可開交,她依然每天會到理學院去上課。在課堂上的瑪麗,就像一個知識的精靈,她會用輕松、愉快的方式滿足講台下那一個個汲汲渴求的靈魂。

也是因為這個夢想,在瑪麗和皮埃爾克服重重困難,甚至付出了健康代價,發現并提煉出放射性物質鐳的時候,她沒有把這個科學發現化為私有,而是無償的獻給了國家,獻給了社會,讓它們為全人類服務。正如高爾基所說:“科學家的成果是全人類的财産,而科學是最無私的領域。”而瑪麗也一直認為:科學研究的基本要求應該是“非關名利”。

不得不說,是家國夢想讓瑪麗成了逆境中的燦爛千陽,而她也用自己的知識為人類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世界百部名人六大秘密傳記故事》居裡夫人命運逆襲改變世界傳記

6-2為科學貢獻一生

1934年7月3日早晨,久病卧床的居裡夫人瑪麗已經進入了彌留之際。她像昨天一樣,顫巍巍拿出體溫表,看到上面的顯示的數字降低了,她很高興,臉上露出了一絲久違的笑。可是沒過多久,她就感覺不太好了,發出了痛苦的呻吟聲和帶着遺憾的歎息:“我的工作還沒完成……我再也不能說明白我的意思了……”

但是,此時瑪麗沒有想到任何一位親人,她的腦海裡全是和工作有關的事情,隻聽她斷斷續續的說道:“各章的分段,都應該是一樣的……我一直在想這個出版物……”她說的是正在進行的《放射性》作品的編校工作。

她一回頭看到床頭櫃上的茶杯時,就伸出手拿起茶匙在裡面攪拌,嘴裡念念叨叨地問:“這是用鐳做的,還是用钍做的?”當醫生看的不忍心想要給她注射針劑時,瑪麗用最後的力氣喊道:“我不要,我希望别打擾我。”

看着被病痛折磨得虛弱不堪的居裡夫人,至死仍對自己所真正的熱愛和信仰初心不改。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為之動容。

此時,居裡夫人想到的是什麼呢?是她第一次見到實體儀器的悸動嗎?還是第一次進入正式的實驗室時的興奮?我們不得而知。

可以肯定的是,居裡夫人一定想到了她在科學上的“孩子”——钋和鐳。當年,她還是精力旺盛的年輕姑娘,和丈夫皮埃爾·居裡在缺少實驗裝置和原料的情況下,隻能在馬棚改建的簡陋實驗室裡提取他們傾家蕩産買來的礦渣。

多少次,居裡夫人把手伸進原料袋,捧出好幾磅重的礦渣,放進盆子裡,然後把盆子放在爐上溶解、過濾、沉澱、收集,再溶解,漂掉溶液上層的清液,然後測度。之後,她需要重新開始。

有時候她需要整天用一根差不多和自己一樣高的鐵棒,來攪拌那煮沸的礦渣。很難想象這個瘦弱的女子是怎麼扛起那麼繁重的工作的,日積月累的工作讓她疲憊不堪、精疲力竭。但睡醒一覺後,她就會滿血複活,繼續到實驗室當牛做馬。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在3年後,居裡夫婦先後提煉出放射性物質钋,以及1小玻璃管的鐳。居裡夫人熱切的注視着那盞極小的玻璃容器中閃爍着一點略帶藍色的熒光的畫面,成了瑪麗作為實體學家最美的一幅畫面。

《世界百部名人六大秘密傳記故事》居裡夫人命運逆襲改變世界傳記

此後幾十年,居裡夫人從一個漂亮的小姑娘,變成了一個端莊堅毅的女學者,最後成為科學教科書裡的新名詞“放射線”之母。其中艱辛可想而知,更讓我們想象不到的是居裡夫人為了放射性研究而做出的犧牲。

由于長期從事放射性物質的研究工作,加上惡劣的實驗環境和對身體保護的不夠嚴格,時常受到放射性元素的侵襲,居裡夫人的血液漸漸受到了破壞,患上白血病。同時,她還患有肺病、眼病等其他病症。

然而,在居裡夫人看來,科學研究要比她本身的健康更重要。她曾為了能參加世界實體學大會,請求醫生延期施行腎髒手術;也曾帶病回國參加鐳研究所的開幕典禮;更曾忍受着眼睛失明的恐懼,頑強地進行科學研究。

直到她生命的最後一息,由于惡性貧血、高燒不退,躺在床上的時候,她仍然記挂着自己的實驗和著作。可謂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居裡夫人終于為自己的理想和熱愛都奉獻出了自己的一生。

可以說,居裡夫人留給後人的不僅僅是科學遺産,更是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天賦和熱愛,創造自我生命價值的精神典範。

《世界百部名人六大秘密傳記故事》居裡夫人命運逆襲改變世界傳記

曾有記者在采訪居裡夫人時問到這樣的問題:“你覺得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居裡夫人說:“我們應該不虛度一生,應該能過說‘我已經做了我能做的事’。”是啊,她為科學貢獻了自己的一生,實作了自己的熱愛和追求,活出了屬于自己的人生精彩,真正做到了不虛度不荒廢。這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世界百部名人六大秘密傳記故事》居裡夫人命運逆襲改變世界傳記

正如愛因斯坦寫給居裡夫人的悼詞中所說:“像居裡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于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做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于時代和曆史程序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即使是後者,它們取決于品格的程度,也許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我幸運地同居裡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摯的友誼。我對她的人格的偉大愈來愈感到欽佩。她的堅強,她的意志的純潔,她的律己之嚴,她的客觀,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斷——所有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

《世界百部名人六大秘密傳記故事》居裡夫人命運逆襲改變世界傳記

居裡夫人命運逆襲改變世界連載傳記故事已完結,請繼續關注更多精彩内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