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費希特逝世207周年,他的一生,為何是康德與黑格爾哲學的紐帶師從康德柏林大學《自然法權基礎》與絕對自我康德與黑格爾的紐帶

1814年1月27日約翰·費希特在德國柏林逝世,費希特可以說是直接師從康德,他對康德哲學的總結整理和延展,直接影響了後來的黑格爾。

費希特逝世207周年,他的一生,為何是康德與黑格爾哲學的紐帶師從康德柏林大學《自然法權基礎》與絕對自我康德與黑格爾的紐帶

要知道在康德與黑格爾直接的大哲學家還有很多,比如謝林、叔本華,可是隻有費希特被稱之為康德和黑格爾哲學的紐帶。

在費希特離去207周年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一起走進費希特,看看他與近代哲學最偉大的兩座高峰有着怎樣的聯系和影響。

費希特逝世207周年,他的一生,為何是康德與黑格爾哲學的紐帶師從康德柏林大學《自然法權基礎》與絕對自我康德與黑格爾的紐帶

費希特在哲學領域入門并不算早,1781年已經19歲的他才進入萊比錫大學神學系開始學習哲學。

那個時候文藝複興理性主義的光輝還照耀的歐洲,是以費希特學習的也是斯賓諾莎的理性主義,還沒有接觸到康德。

我們知道18世紀末期,歐洲世界最重要的一個事件,就是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

費希特逝世207周年,他的一生,為何是康德與黑格爾哲學的紐帶師從康德柏林大學《自然法權基礎》與絕對自我康德與黑格爾的紐帶

法國大革命油畫

這場革命不僅是當時法國思想界最重要的幾個人物:孟德斯鸠、盧梭、洛克對于國家政治制度的探索,更是向整個歐洲推行了康德的理性與經驗的統一精神。

康德所強調的“知性為自然立法”,就是強調理性去認識經驗的重要性,理性是建立在人類自我意識的覺醒上的,是一種主觀理性,而不是古希臘和斯賓諾莎所認識的面對客觀世界的理性。

到了1790年,已經28歲的費希特才第一次讀到康德,但也就是這一次,就深陷康德的哲學世界,被深深地吸引。

費希特逝世207周年,他的一生,為何是康德與黑格爾哲學的紐帶師從康德柏林大學《自然法權基礎》與絕對自我康德與黑格爾的紐帶

康德畫像

在對康德哲學産生了強烈的興趣以後,費希特打算與當時已經名震歐洲67歲的康德見面。

一個是名不見經傳的學生一個是剛剛發表完哲學史上的最偉大著作三大哲學批判的康德。費希特為了讓康德能夠見他,自然是做了一些準備。

費希特早年在神學領域學習,後來又拜讀了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

是以他基于康德的三大批判内容的學習和研究,又融入自己的神學讨論。寫了一篇有關研究康德批判哲學和神學之間聯系的宗教文章,交到了康德的手裡。

費希特逝世207周年,他的一生,為何是康德與黑格爾哲學的紐帶師從康德柏林大學《自然法權基礎》與絕對自我康德與黑格爾的紐帶

在當時教會和宗教已經在走下坡路,是以在康德的幫助下,費希特将文章命名為《試評一切天啟》匿名發表了。

我們要知道,早期康德是做科學研究,發現了天體運作理論,發表了星雲假說,是以在歐洲整個文化界都是倍受推崇的。

這篇文章發表以後,學界以為這是康德自己對于宗教進行的批判,文章被廣為傳播。之後康德自己說明了這是費希特的著作,并且進行了高度的贊賞,這直接讓費希特在哲學界名聲大噪。

費希特逝世207周年,他的一生,為何是康德與黑格爾哲學的紐帶師從康德柏林大學《自然法權基礎》與絕對自我康德與黑格爾的紐帶

自此,費希特算是真正地進入了哲學世界,并且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推行和延展康德的哲學思想。後世也将費希特的哲學納入了前康德主義學派。

費希特逝世207周年,他的一生,為何是康德與黑格爾哲學的紐帶師從康德柏林大學《自然法權基礎》與絕對自我康德與黑格爾的紐帶

1806年第一次普法戰争油畫

我們已經知道費希特是1781年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哲學,在此之前,1780年他還進入了耶拿大學。

是以當他在哲學界獲得地位與名聲以後,他在1793年被耶拿大學邀請成為了哲學教授,就是教授康德的哲學。

也是在這穩定的十年間,他完成了他最重要的兩本著作:《全部知識學的基礎》和《自然法權基礎》。1806年,第一次普法戰争就爆發了。

費希特逝世207周年,他的一生,為何是康德與黑格爾哲學的紐帶師從康德柏林大學《自然法權基礎》與絕對自我康德與黑格爾的紐帶

戰争不到一年,柏林就被拿破侖占領了。作為德國人的費希特加入了愛國主義的運動,發表了那篇著名的《對德意志民族的演講》,在幾次的現實演講中說了想要建立柏林大學。

1810年,柏林大學建立,費希特成為了第一任校長。可是歐洲還籠罩在拿破侖的戰争陰影之中,1814年1月27日,費希特就因戰争而持續的瘟疫不幸去世了。

費希特逝世207周年,他的一生,為何是康德與黑格爾哲學的紐帶師從康德柏林大學《自然法權基礎》與絕對自我康德與黑格爾的紐帶

費希特被稱之為康德哲學和黑格爾哲學的紐帶,我們來看一下他最主要的著作《自認法學基礎》,去感受為何他會得到這樣的評價。

就像康德哲學的核心詞是物自體,黑格爾哲學的核心詞是精神,費希特哲學的核心詞是絕對自我,他的理論裡把自我意識定義為一種自然現象。

在認識世界和認識自己這個大的範圍下來談,他首先承認了外界客觀的實體實質存在是是以一切的前提條件,在所有客體共同的影響下才有每個個體自己的自我意識。這一點直接影響了黑格爾的客觀唯心主義。

費希特逝世207周年,他的一生,為何是康德與黑格爾哲學的紐帶師從康德柏林大學《自然法權基礎》與絕對自我康德與黑格爾的紐帶

黑格爾畫像

費希特哲學在給絕對自我一個客觀前提以後,就如同康德一樣,在他自己的哲學道路中全是主觀的發展了,而康德的那個前提就是我們熟悉的物自體。

自我意識的變化過程,是由那個已經獨立出來的“我”與我認識的自我的差異,而産生的變化,這個變化已經與最開始的客觀實質沒什麼關系了。在費希特的哲學思想裡,新的自我由舊的自我定義和産生,也就成為了我們所說的絕對自我。

費希特逝世207周年,他的一生,為何是康德與黑格爾哲學的紐帶師從康德柏林大學《自然法權基礎》與絕對自我康德與黑格爾的紐帶

費希特是夾在康德與黑格爾之間最重要的哲學家,我們後世如果要評價康德,那一定是在康德之前所有的哲學體系都流向了康德,而之後所有的哲學體系又由康德流出。

康德的批判哲學把理性和經驗成功的組織在了一起,那個我們提到很多次的物自體,換一句話說,就是康德也在提的“先驗”,先于經驗産生的意思。

雖然我們說康德是哲學史上最偉大的兩座高峰之一,但不代表康德的哲學體系就是完善和正确的,但是費希特是康德哲學的強力推崇者。

費希特逝世207周年,他的一生,為何是康德與黑格爾哲學的紐帶師從康德柏林大學《自然法權基礎》與絕對自我康德與黑格爾的紐帶

這個康德沒有辦法去論證的物自體,到了費希特這裡變成了絕對自我之前的那個客觀實質。而這兩個東西,在之後的黑格爾那裡,都是走不通的。

康德和費希特找到了那個理性主義時代存在的問題,那個真實存在在客觀世界的東西。不管是我們記住的經驗,還是我們學習經驗所需要的理性,在哲學上不能與自我形成統一。

我們可以看理性主義最重要的人物斯賓諾莎關于自我的描述,就感受到這種自我與客觀實質的沖突。

任何事物就其本身而論,都努力維護自身的存在。一匹馬如果變成一個人,那就如同變為一條昆蟲一樣,将完全被毀了。 物質的運動狀态就其本身而論,就是它的存在形式,但自然界卻使這種狀态難以維持,但物質卻竭力地維持這種狀态,進而表現出“慣性”,這就是物質的“自我”。 ——參考資料來源于頭條百科

這個問題是後面黑格爾緻力去解決的問題,在黑格爾對康德和費希特長達數十年的批判之中,黑格爾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趨于完善。

費希特逝世207周年,他的一生,為何是康德與黑格爾哲學的紐帶師從康德柏林大學《自然法權基礎》與絕對自我康德與黑格爾的紐帶

黑格爾用了一種絕對精神代替費希特的絕對自我,認為其是永恒存在的,不會因為主體的變化而變化,而黑格爾所使用的論證方法,就是後來影響了我們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的辯證法。

我們看見了費希特在哲學體系上和思想上作為了康德和黑格爾兩座高峰之間的紐帶,但事實并不僅僅是如此,曆史還留下了更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費希特在1810年柏林大學建立後成為了第一任校長,也是柏林大學哲學系的教授,在1814年因病去世。

費希特逝世207周年,他的一生,為何是康德與黑格爾哲學的紐帶師從康德柏林大學《自然法權基礎》與絕對自我康德與黑格爾的紐帶

柏林大學(現柏林洪堡大學)

黑格爾在1818年去柏林大學應聘,獲得了哲學系教授的席位而接替了費希特的位置,1829年黑格爾成為了柏林大學的校長,1831年離世。

費希特的哲學曾受到了黑格爾強烈的抨擊,但是黑格爾還是接過了由康德以來開創了新的哲學道路的接力棒。

我想這就是哲學的魅力,我們的思想是那樣的對立與沖突,我們的思想卻也是同樣的偉大而絢爛。

不管費希特的絕對自我哲學體系對人們産生了怎樣的影響,在他逝世207周年這個日子裡,我們應當感恩他對于這個世界做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