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君之憶

永平末年,年僅十三歲的蔡倫被選中入宮做太監。
蔡倫雖說年幼,但他卻很早熟,進宮之後,處處小心,事事留意,深得内務總管的賞識。
第二年,蔡倫便升為小黃門,不久,他又被提拔為黃門侍郎。
他的重要工作就是負責宮裡宮外諸事的傳達,以及引導、安排朝見皇帝的人就坐等等。
這份差事的好處就是能經常接觸王公大臣及後宮妃嫔。
久而久之,蔡倫便不知不覺地卷入了後宮的明争暗鬥。
漢章帝的皇後窦氏因為不能生育,是以,凡是有妃嫔們生了皇種,她就極為嫉妒,暗地裡想方設法将這些妃嫔打倒,以維護自己的地位。
在封建社會的後宮,要想鞏固自己的地位不受威脅,不至于窮途末路,被打入冷宮,就必須明白一個道理:子以母貴,母以子貴,而且兩者相輔相成。
後宮深似海,海的表面也許是風平浪靜的,但實則内裡暗流洶湧,一個不留心,就會被人暗算,甚至禍及九族。
兇悍善妒的窦氏皇後,要使用三十六計之借刀殺人,來達成自己的不可告人的目的。
于是她把目标鎖定了蔡倫。
蔡倫這個人也是聰明絕頂的,他心裡暗自思忖:這擺明了是拿我當棋子啊!當刀使啊!但如若不聽窦氏的,我的小命也肯定玩完了!
窦氏皇後不是省油的燈,兇狠潑辣,陰險狡詐,手段多得很。
蔡倫最終迫于窦氏的淫威變成了她的幫兇。
為了殺一儆百,窦氏皇後第一個下手的就是太子劉慶的母親宋貴人,她指使蔡倫誣陷宋貴人,說宋貴人專門制造歪門邪道來蠱惑皇帝。
皇帝昏庸無能,聽信謠言,宋貴人被貶黜,根據宮廷母子關系,太子劉慶被廢為清河王。
她又威逼梁貴人,把尚在襁褓之中的劉肇認作自己的兒子,并讓皇帝立劉肇為太子。
蔡倫協助窦氏皇後拔掉了眼中釘、肉中刺,蔡倫加官進爵自然不在話下。
公元88年,漢章帝駕崩,十歲的劉肇順理成章繼位了,窦太後垂簾聽政,獨攬大權。
蔡倫被委以重任負責陪伴小皇帝,必要時可以參與國家大事。
十年之後,窦太後去世,蔡倫嗅覺敏銳地投靠了他的新主子,劉肇的皇後鄧綏。
鄧皇後是一個才女,喜歡吟詩作賦,是以她需要一個比帛紙質地更好的東西來寫字呀、畫畫呀之類的。
蔡倫心想:自己的機會終于來了。
蔡倫是非常聰明的一個人,腦子非常靈活,動手的能力也相當的強。
他在總結先人造紙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再加以改進,終于發明出一種特别先進的造紙術,受到鄧皇後等人的高度贊揚。
自己的發明那麼厲害,蔡倫正在沾沾自喜之際,一個壞消息傳來,漢和帝劉肇英年早逝,留下鄧皇後和不滿兩歲的幼帝。
正所謂禍不單行,鄧皇後的幼帝卻不幸夭折,國不可一日無主,在精挑細選之後,鄧太後決定立自己的皇侄子劉祜為太子。
雖然鄧太後仍握有實權,劉祜隻是瞎子的眼睛——擺設,但這個消息也把蔡倫吓得半死。
因為劉祜就是被窦太後和自己誣陷的清河王劉慶的兒子,宋貴人的孫子。
然而,即便如此,在鄧太後執政期間,她還是非常寵愛蔡倫的,蔡倫還是過着異常風光的日子,他還被封為龍亭侯,他發明的紙就叫蔡侯紙。
鄧太後還給他一個官職:長樂太仆。
在太後無暇處理公務的時候,蔡倫可以合法地代為處理。
正所謂,日中則移,月滿則虧。
就在蔡倫權傾朝野的時候,一個噩耗傳到蔡倫的耳朵裡,無異于晴天霹靂。
窦太後病卒!蔡倫背後的靠山轟然倒塌。
安帝劉祜即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反攻倒算,為自己的父親和祖母出一口惡氣。
主謀窦太後早已不在人世了,那麼這筆債總要有人來償還,理所當然地,蔡倫被革職查辦。
蔡倫一下子便偃旗息鼓、徹底焉了,他深知自己氣數已盡、死罪難逃,為了能比較體面地離開人世,他選擇了服毒自盡。
他的一生像煙花一樣,經曆了刹那的絢麗輝煌後,一切又都歸于沒落和沉寂。
蔡倫作為一個科學家,卻參與了爾虞我詐的政治鬥争,并且成為政治鬥争的犧牲品,着實令世人唏噓。
但蔡倫的曆史功績也已載入史冊,被世人所廣為傳頌。
史書上記載,蔡倫,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首——造紙術的締造者。
在影響人類曆史程序的一百名人中,蔡倫位列前十。
【作者簡介】君之憶,文學愛好者,愛閱讀悅讀,愛寫作。
推薦:
梁山最聰明伶俐具有大智慧的好漢浪子燕青最終去了哪裡?
梁山一百零八個好漢中宋江最怕的三個人是誰?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